APP下载

探美四六言句式

2020-07-16陈曦

美文 2020年14期
关键词:刘勰句式美学

陈曦

纵观古典文学典籍,无论诗歌抑或散文,乃至明清兴起的章回体小说,都能明显地感受到四六言句式在行文章句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四六言句式是我国古典文学一脉相承的行文传统。经历几千年的承继与发展,这一传统随时代和文风而演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特点的文化存在之一。时至今日,如何有效地继承这一传统,将其发扬在高考作文的写作中,依旧是语文研究者十分关注的课题。

四六言传统的形成,渊源有自。四言与六言在先秦便因其在言语上的缓急和谐和语用上的表意特点而成为颇具“正统”色彩的语句形式。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第四十三”中曾明确表达:“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 刘勰:《文心雕龙》,中华书局,2014年10月第一版,第198页。]可见,四言、六言句式的出现和流行,并非一时之兴起,而是在內部特征和时代潮流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当然,三言、五言、七言也在夏至两汉时期便“间杂”出现,但终归没有像四言与六言一样成为广泛使用的句式。

以四六言为句式构成的骈俪体在南北朝成为一时风潮,形成文体之后的四六言句式在这一时期达到全盛。但最早的骈体短章在两晋时期便已经出现并产生了较大影响。西晋陆机所写《演连珠五十首》,凡五十首均为四六骈句所结,据考,这五十篇短韵文为现存四六骈文短章之滥觞。

随文人仕子对骈体文形式上的狂热追求,骈体文也一度走入重形式而轻内涵的窠臼,直至“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提倡师法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强调散文要有内容、重说理、明逻辑、强气势,反对一味追求声律对仗,这一风潮才有所转机。可以说,自韩愈起,四六言传统开始由骈俪文这种文体,逐步逆演为句式,以“部分”的形式存在于散文乃至其他文体之中,并经几代文人的使用而不断发展。

随时代流转,文学句式也不断演进,“情数运周,随时代用”。[ 刘勰:《文心雕龙》,中华书局,2014年10月第一版,第198页。]新文化运动至今,白话文几经发展已经成为了有严格语法规范和使用准则的现代汉语。但四六言句式却依旧被人们使用着,其音乐美、结构美、意蕴美的特征让使用了这一句式的文章更具可读性和审美张力。

究其美学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点:1、音韵和谐;2、结构整齐;3、表意深切。

在音律和谐方面,由于四六文在创作上自古便有着“双声叠韵”的要求,因此沿袭着这一特点的四六言句式在声律上便具有和谐之美。作为现代汉语中极具特点的声韵现象,双声叠韵的恰当使用能够大大增强联句的跳跃性和音乐美。如“清风摇翠,依依杨柳画意;皓月波辉,皑皑白雪诗情”,带有双声叠韵特点的四六句式,能够使文章充满含蓄的诗意和音乐般的流动性。

句式的结构对于文章来说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通过排列组合来达成视觉与形式上的美感,在理论中被称之为“建筑美”。作为书面语来讲,建筑美是其美学特征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四六言句式因其“句有定式、字有定数”,且讲究对仗而深具建筑美。现代文在语句结构上并无严格的规定和定式,因此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杂文、论文,都十分自由,而这种自由也势必会使文本呈现出一种“散”的特点,在这个背景下,在恰当的位置适当使用四六言句式,会为文章增添一抹语言结构上的整饬之美。

四六言句式在表意上同样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四六言句式在现代文中往往是以“四,六;四,六”的结构出现,所以无论是抒情还是言志,都能够以四言部分为描述,六言部分为生发。这样,若抒情则委婉含蓄,言志则磅礴恢弘。如“柳丝袅袅,一腔离愁摇荡;波痕粼粼,半寸芳心轻飏”,抒情性在句式的分划中曲折尽兴。再如“碣石横镇,岿然稳观沧海;大江东去,激荡万丈雄心”,雄浑的志向在句式的叠加中更加直观豪迈。在表意上,四六言句式因结构和音韵特征而极大增强了美学意味。

由此可见,四六言传统经历千余年的实践和演变,到了当代已经成为了有着丰厚底蕴和美学特色的一种句式结构,将其合理有效地运用在作文中将大大增强其美感和穿透力,满足高考考场作文对审美性与思辨性的双重要求。其实,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够把握这一句式的精华并有的放矢地加以运用,便能使作文在“方寸之间”尽显语文素养和综合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刘勰句式美学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印花派对
刘勰的“借力”
刘勰拦路拜师
舍弃面子的刘勰
舍弃面子的刘勰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