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配电网效率评价

2020-07-16卜莉敏叶伟张兴杜士平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效率评价配电网

卜莉敏 叶伟 张兴 杜士平

摘要: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制定优化的投资规划至关重要。本文从经济、技术、社会以及环境效益4个方面构建配电网建设产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8个供电企业的各部分产出效益进行计算,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最小鉴别信息原理,求得综合效益。最后,以综合效益值高低为依据,对各供电企业投资效率进行排序,为改进配电网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配电网;超效率DEA模型;效率评价;综合决策

国家相关部门为了加快我国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步伐,先后印发了一些相关指导意见,组织动员和部署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配电网建设力度逐步加大的同时,相应投入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多。在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科学评价配电网投入产出效率,对指导配电网建设、优化投资、提高企业发展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比较常见的效率分析法有参数法、随机前沿分析(SFA)、数据包络分析(DEA)法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结构简单、所需指标少、无需考虑输入和输出要素的权重因素、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因此这种方法已逐渐成为测度生产效率的主流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运用DEA模型针对电力行业开展了大量综合效率评价的研究。但当前的研究对配电网的效率评价考虑的不全面,多集中在经济性、可靠性、供电质量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考虑较少。

本文建立了配电网建设产出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经济、技术、社会以及环境效益4个方面;给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的组合权重计算方法。以2016年某市的8个区县供电公司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供电公司的各产出效益进行计算,计算各产出效益的组合权重和综合效益,并实现了各供电公司投资效率的排名,提出了未来配电网效率提高的具体方向。

一、数据包络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是运筹学、管理科学和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是一种以相对效率评价概念为基础、以凸分析和线性规划为工具的评价方法,可对同一类型的多输入、多输出复杂的DMU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定和排序。

(一)CCR模型

1978年Charnes、Cooper和Rhodes三人创立了DEA理论方法,他们创立的第一个DEA模型也被简称为CCR模型。

二、配电网建设投入产出指标

电网建设投入指标包含人、财、物三方面,产出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分别计算各类输出下的子效率,然后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环境效益4类输出指标的综合权重,然后得到配电网建设综合效益和排名。

(一)投入指标

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11)、运行维护费(12)、项目投资费(13)、职工人数(14)、110kV以下变电总容量(15)、110kV以下线路总长度(16)。

(二)产出指标

配电网建设产出指标如图1所示。

经济效益(01)由售电量(011)、利润总额(012)2项指标组成;技术效益(02)由供电可靠率(021)、户均配变容量(022)、综合电压合格率(023)、最大供电的能力(024)4项指标组成;社会效益(03)由供电面积(031)、供区用户数(032)、电网最大负荷(033)、产电比(034)、地区经济促进率(035)、二三产业产值比重(036)、人均生活用电量(037)7项指标组成;环境效益(04)由1 10kV及以下综合线损率(041)、10kV及以下综合线损率(042)、分布式电源渗透率(043)3项指标组成。

三、基于主客观权重的组合权重计算

(一)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计算

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创立了层次分析法(AHP),这是一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的多目标决策方法。但利用该方法在计算权重的时候还需要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判断矩阵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则该中方法用起来比较困难。

相比层次分析法(AHP),标度构造法的计算量更小,比较简便、直观,实际使用中更方便。而且用该方法确定判断矩阵,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四、算例分析

(一)投入产出指标数据

以某市8个区县供电公司配电网建设实际情况为例,收集各供电公司投入产出指标原始数据,见表1。

(二)电网投入产出子效率

采用Lingo软件分别计算电网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从计算结果可知,各供电单位的社会效益均有效,1个供电单位技术效益无效,2个供电单位经济效益无效,3个供电单位环境效益无效。其中,DMUI经济效益较差,DMU3、DMU7、DMU8环境效益较差,需重点改进。

(三)权重计算

经计算,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权重见表3。

(四)综合效益

综合效益计算结果及各供电单位排名见表4。

五、结语

本文从分析配电网建设产出效益出发,建立基于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一体化的产出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供电企业的各产出效益进行计算,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與熵权法计算得到的主客观权重,求得各部分效益的综合权重,并以效率值高低为依据,对供电企业投资效率进行排序,提出了未来配电网效率提高的具体方向,为改进配电网投资提供了决策依据。

猜你喜欢

效率评价配电网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两型社会”视角下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几点探讨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基于LCC和改进BDE法的配电网开关优化配置
基于CIM的配电网线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