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管理探析

2020-07-16吕丽丽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吕丽丽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其成本信息质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而成本核算是成本信息质量的重要检验手段,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也能够通过成本控制有效缓解财政资金浪费等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缺陷做出了分析,并尝试结合新会计制度的背景,提出提升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该领域理论与实务的探讨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成本核算与管理;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多从财政拨款渠道获取其营运资金。但随着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文件的下达,政府机构与事业单位间的关系得以理顺,形成以“契约”为主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因如此,事业单位需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资金来源渠道大大拓宽,正面临着转型的需求。种种因素都给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工作,特别是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带来重重挑战。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事业单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便是重点内容之一,这也是促使事业单位长远稳定发展的核心所在。然而,我国事业单位当下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缺陷,阻碍其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行动参照等方面积极意义的发挥。

一、目前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缺陷

(一)成本核算管理意识不足

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部分事业单位对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重视不足,甚至完全忽视。相比于经济效益,更多事业单位仍将政治业绩奉为皋臬,出现诸多只重日常款项审核,忽视分析、预测成本投入的现象。由此导致的成本核算不实、过度分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了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对成本消耗不加控制,对成本分摊的强随意性,也易导致拨款资金的流失和浪费,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随着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转型关键期,原本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理念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资产信息真实性欠缺

事业单位要想达到收支平衡,应当首先保证资产信息的真实性。但是目前仍存在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堪忧,存在账目不符、财务报告不真实等问题。以固定资产的折旧为例,固定资产是有寿命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减值准备做得不够到位,直接影响折旧额。事业单位的折旧计算较为复杂,资产的招标、购置、入库、配置、使用、核对、清查、报废销库等各个环节均需要得到高效监管,巩固强化其与财务管理的协同关系,做好财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工作。而如果对某些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毁损或者丢失的资产,没有及时进行减值、折旧等账面处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析就会不尽合理,无法为成本核算和管理提供有益基础。

(三)相应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我國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从业人员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更容易受到不良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做出损害单位社会、经济效益的举动。此时,如事业单位没有较为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后果将不堪设想。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也影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性的发挥,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

(四)事业单位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因长期依赖于稳定的财政拨款开展经营活动,部分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陈旧落后,无法适应当今的市场经济形势,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其收支平衡管理受到挫败。在陈旧的财务管理制度下,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财务人员设置不合理、专业素质不足的情况,适时持续的培训和学习严重缺乏,导致财务人员不具备足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财务结算和转账知识的机械操作,成本核算选择方法不尽合理;其次表现为仅将工作范围局限于单位的收支记录,不将减员增效、提升资产使用效率等问题纳入考虑范围内,无法为事业单位提供更长远、更科学的成本核算分析和预测。

二、提升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

在认识到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升管理意识的同时,事业单位应当着手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的成本管理制度。首先,深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做到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相结合,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其次,做好权责统一工作。在单位内部的收支工作落实中,应当明确负责人的权利与义务,并注意做好不相容职务分离工作,严禁一人大包大揽。最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利用预算监督机制,事业单位能够及时、完整地反馈相关预算信息,并对预算方案作出适时的调整,在此过程中单位财务人员的行为也应得到监督,结合新会计制度推进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工作。

(二)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

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事业单位应当在对自身实际进行严密考量的基础上审慎做出购置决策,并将其纳入预算管理,避免出现盲目投资和重复购置等问题。其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也应当设置专人负责资产管理工作,关注保管、使用和维修等日程,清查工作也应当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争取及时发现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不符等问题,调查原因并做好后续处理工作。

(三)关注所得税的处理

在新会计制度下,“结余分配”核算事业单位的所得税。然而,制度也同时规定,事业单位的支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业务资金损耗,一部分为基础设施建设损耗。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支出类下设置“所得税”科目,进行所得税相关业务的规范处理。

(四)规范坏账的处理

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并参考企业的相关办法规范坏账处理工作。强化应收账款的账龄管理,设置合理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关于长期挂账回收困难的款项及时进行坏账核算,防止因账实不符而对成本核算的准确性造成损害。

(五)规范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流程

新制度的背景下,会计核算科目与报告内容均呈现众多创新元素,如增设“存货”等科目。而当单位领用原材料或者发生加工费用时,仍要涉及“事业支出”等科目。事业单位则应当按照新制度规定厘清各项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确保单位内各类支出的真实性,同时对成本核算的相关流程进行规范。除此之外,在年终审核流程的清算环节中,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往来款项和其他财产物资应当依据决算编制程序全面结算。

(六)加大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培训力度

在开展事业单位财会人员选拔时,设置相应的专业门槛,在考核应考人员基本财务会计核算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其是否具备一定的成本核算技能和高阶成本管理技能。单位也应当适时组织开展人才培训,讲解实用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技能,促使其保持专业内相关法律法规的关注和理解。除此之外,还应当采取适当措施激励事业单位人员集思广益,在摸清单位内部实践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构建适合本单位情况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模式。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下,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自主性增强,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成本和盈亏状况均由国家兜底的情况已不复存在。事业单位要想获得持久稳定的经营发展,加大成本核算与管理力度势在必行。在新会计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当以此次挑战为契机,尽快适应新制度,提升自身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为事业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创造做出更多贡献。

猜你喜欢

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及意义
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