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搜罗宏富,融汇古今的方言大词典
2020-07-16邢向东
摘要《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本语料宏富,能收尽收,收录了所能搜集到的汉语方言语料;它融汇古今方言于一炉,能够帮助语言学者、爱好者知今稽古,竟委穷源。修订本对1999年版查误补漏,改字订音,做了细致的修订,而且索引齐备,查检方便。该词典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极高的学术价值,是汉语方言词汇研究的重大成果。
关键词《汉语方言大词典》评述现代方言古代方言
由中日两国合作编纂、许宝华教授和宫田一郎教授联合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修订本出版了。《大词典》修订本搜罗宏富,融汇古今,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极高的学术价值。这是汉语方言词汇研究的重大成果,它的出版是方言学研究的重大喜讯。
一、 语料宏富,能收尽收
打开《大词典》修订本,第一个强烈印象就是语料来源广泛。从第十卷所附长达41页的《本词典引用古今语言文字类文献目录》、共1200多部(篇)引用文献,即可看出其语料来源之广、之全。
《大词典》对现代方言材料能收尽收。1989年,笔者参加陈章太、李行健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北方话基本词汇”的语料汇总和《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的编写工作,这个项目从1986年开始调查,共有官话、晋语、徽语的96个方言点、3200多条词语的田野调查记录,总共约30万条数据。当时许宝华先生领导的团队正在编纂《大词典》,他们跟陈章太、李行健先生联系,通过正常程序,一次性地获得了“北方话基本词汇”项目的所有语料及刊用授权。在《大词典》中,这批材料根据地点作为“未刊稿”列入了“引用文献目录”,调查者作为著作人一一著录。由此可见《大词典》在方言语料上所做的努力和对调查者的尊重。
《大词典》修订本共收录方言词语208623条,可谓宏富,是不可多得的工具书。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最关心的是自己想查的词条,词典是否收录,地域分布如何。
下面以“佮”为例。陕北神木话把人缘好叫“佮群儿”,内蒙古丰镇一带把“人缘儿不好”叫“不佮人”,把关系不好叫“佮不住”,还把“连菜带面一起煮的面”叫“佮锅面”。这个“佮”应当是“汇聚、相合、相处”等意思。我们试查《大词典》修订本“佮”字条:
佮① 〈动〉合;合伙;拼合。 西南官话。湖北武汉[ko213]~伙,~线。 吴语。上海[k5]……常州……苏州……嘉兴……苍南金乡……◇范寅《越谚·格致谚》:“耐可~天下,勿可~厨下。” 湘语。湖南长沙[ko24]~绳子。 赣语。江西高安老屋周家[kop3]~伙做生意。江西新干[kot3]。② 相处;结交;邀集。 胶辽官话。山东荣成[ka213]这个人儿好~。 中原官话。陕西商洛张家塬[kuo21]他独孤僻的很,不连人~伙儿他连谁都~不住。 江淮官话。江苏涟水[ko]。 西南官话。湖北武汉[ko213]~得好冒没吃到~食不团结。湖北随州。 吴语。上海[k5]…… 湘语。…… 闽语。广东汕头 [ka2]伊~着人她找了汉子。……⑤ 〈动〉烩。客话。福建永定下洋[ka2]菜~转去炒。(《大词典》修订本第五卷)
从《大词典》修订本看,“佮”不仅单用表示合伙、相处、烩等,还可组成“佮人”“佮本”“佮份”“佮伙”“佮合”“佮实”“佮帮”“佮算”“佮孽”(吵架)“佮不得”“佮老伙”“佮伙计”“佮合儿”“佮色侬”“佮班子”“佮唔来”“佮加过”“佮得到”“佮裆裤儿”“佮群佮汉”等合成词。由此,我们知道这个词几乎遍及汉语各方言,而且使用频率很高,能产性较强,了解到方言的无比丰富性。神木、丰镇等的用法,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甚至丰镇的“佮锅面”的“佮”也找到了同类的用法(客家话“烩”)。至于“佮”的来历,《广韵·合韵》“古合切: 併佮聚。”说明它在汉语中已经存在至少一千多年了。
二、 古今一炉,知今稽古
《大词典》修订本将古今方言词语融于一炉,以一部词典满足读者知今且稽古的需求,实属难能可贵。不少方言词语在古代汉语方言中已经存在,在考察其来源的时候,靠个人之力查考浩如烟海的古今方言资料,几乎无法完成任务。《大词典》修订本在竟委穷源方面下足了功夫,为我们探知某词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极大的帮助。试举二例。
神木话把外婆叫“姐婆[ti21321phuo44]”,外公叫“姐爷[ti21321i44]”,舅舅家叫“姐家家[ti21321 tia21324 ti0]”或“娘家[niɑ~44 ti0]”,還可以合起来称“娘家姐家家”[niɑ~44 ti0 ti21321 tia21324 ti0]。周边方言也有相同的说法。过去以为这个说法很怪,更由于有些地方的读音与“姐”的古今对应规律略有不合,对“姐”是否本字颇为踌躇。查《大词典》修订本,方知这种说法在客家话中流布甚广:
姐婆〈名〉外祖母。客话。四川仪陇[tia53 phu11]、西昌[tia31pho13]。广东翁源。清水《翁源儿歌》:“~打发脉介分你归?”◇罗翙云《客方言·释亲属》:“今客俗呼外祖母曰~。”(《大词典》修订本第五卷)
姐公〈名〉外祖父。客话。四川西昌[tia31ku45]、仪陇[tia53ku33]。广东翁源。清水《翁源儿歌》:“疤载麻,疮载公,男畀女探~。”◇罗翙云《客方言·释亲属》:“今俗呼外祖父曰~。”(《大词典》修订本第五卷)
不少客家话同样把“外祖母”叫“姐婆”,把外祖父叫“姐公”(同中有异,客家话称“爷”为“公”)。可见部分晋语“姐婆、姐爷”的说法并非孤例。
既然有把“外祖母、外祖父”叫“姐婆、姐爷、姐公”的,那么就应当有把母亲叫“姐”的。果然,母亲称“姐”古已有之,方言分布更广:
姐① 〈名〉母亲的别称。 中原官话。安徽阜阳。山西汾西[tiɑ33]。章炳麟《新方言·释亲属》:“《说文》: ‘蜀人谓母曰~。今山西汾州谓母为~。” 西南官话。四川。《集韵·马韵》:“~,于野切。《说文》蜀谓母曰~。古作毑或作她、媎。”明陈士元《俚言解》卷一:“蜀人呼母为~,而呼姊亦曰~。”清沈龄《续方言疏证》:“蜀谓母曰~。案《广雅》: ~,母也。”湖南临武[tia21]。 赣语。湖南耒阳[tia41]。江西武宁东北部。余心乐《赣西北方言词语考释》:“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上尝语宪圣曰:“……俟~~归,尔其选矣。”原注: “~~谓太后。”今武宁东北部呼母为阿~。” 闽语。广东东部。苏文擢《粤东方言考》:“粤之呼母不一,或以~称。以四称者(妈、娘、家、~)皆通行于吾粤。海南海口、琼山。……”(《大词典》修订本第五卷)
姐老〈名〉母亲。客话。广东南雄(《大词典》修订本第五卷)
由此我们知道,古代蜀人把母亲叫“姐”。今天仍有中原官话、西南官话、赣语、闽语、客家话的一些方言保存了这种叫法,称母亲为“姐(姐)、姐老”。客家话和部分晋语把外祖父、外祖母分别叫“姐爷、姐婆”,其理据正在于此。神木把娘舅家叫“姐家家”,也是这个道理。联系到学界关于山西、西北方言同客家话关系的论述,笔者甚至思考,客家话的说法,或许同汾河片、晋语正是一脉相承呢!与此相关,一些赣语、客家话、闽语方言还用“姐”“姐姐”指姑母,粤东少数粤语、闽语方言用“姐”指庶母,等等。利用《大词典》修订本,我们对方言中“姐婆、姐爷”称呼外祖母、外祖父的来龙去脉加深了了解,明白了它的构词理据,而且对“姐”称呼母亲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再如,陕西吴堡、韩城、合阳等把“磨”叫“硙[ue53](去声)”,吴堡、神木话把推磨叫“硙”[ue33](阳平)。神木不仅说“硙[vei44]磨”,还把碾盘上固定的金属芯儿叫“碾硙桩”,把下象棋时最后只剩一个“将”在对方棋子的合围下转圈儿,戏称“老官儿硙磨喝烧酒”。从构词法看,动词“硙”(阳平)应当是名词“硙”变调构成的。查《大词典》修订本,可知“硙”也是古方言词,在现代方言中分布甚广,涵盖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晋语、吴语、赣语、闽语、客家话等大方言。
硙wèi① 〈名〉石磨;砻。古代文献多有记载: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四:“郭璞注《方言》云:‘~即磨也。北土名也,江南呼磨。”《旧唐书·李元纮传》: “诸王公权要之家,皆缘渠立~,以害水田。”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卷一九:“《稗史类编》: 《古史考》: 公输般作~,今以砻谷,山东谓之~,江、浙之间谓之砻,编木附泥为之,所以破谷出米。又《正字通》: 俗谓~曰磨,以~合两石,中琢纵横齿,能旋转碎物成屑也。按: 今谓木者为砻,石者为磨。皆~也。”② 〈动〉磨;研。 江淮官话。江苏扬州[i34]……江苏镇江[35]……湖北红安[cai]。 西南官话。湖北武汉[ai213]。湖北襄樊[cai]。四川成都[ai21]。重庆南川。1931年《南川县志》:“脱谷壳出米曰~。”…… 吴语。江苏苏州[E31]、常州[213]。◇清胡文英《吴下方言考》:“吴中谓研末为~,缓磨也曰~。”汉扬雄《太玄·疑》:“阴阳相~,物咸凋离。”(《大词典》修订本第八卷)
笔者按: “硙”做名词为去声,动词多为平声。正与“磨”去声、平声两读相互吻合、平行。语言构造之精妙,于此可见!
“硙”不但是词,而且可以构成“硙子(中原官话)、硙烂(客话)、硙磨(赣语)、硙黑墨(江淮官话)”等合成词。
此外,“硙”的异体字“碨”,也有名词“磨”(晋语、闽语)、动词“磨”(晋语)的意义,同时还有“碨子、碨达、碨腾、碨磨”等合成词。(《大词典》修订本第九卷)
从“硙”条,还看到南方方言有把“硙”叫作“砻”的。笔者再查“砻”。南方方言中单说“砻”的没有记录,但“砻子”(闽语: 潮阳)、“砻手”(客话: 永定下洋)、“砻心”(客话: 永定下洋)、“砻谷”(赣语: 南昌、建宁;客话: 瑞金)、“砻间”(吴语: 丽水;闽语: 海康)、“砻钩”(客话: 永定下洋)、“砻粟”(闽语: 邵武)、“砻谷间”(客话: 瑞金)、“砻糠粉”(吴语: 金华)。可见“砻”指磨在南方方言中曾经(或现在仍然)十分普遍。
通过《大词典》修订本,我们不但知道汉语方言中用“硙”表示“磨(名词、动词)”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南北方言中,而且在历史上也曾经是北方话的说法,“磨”反倒是古代南方方言的说法。《大词典》修订本帮助我们了解了关于“磨”“硙”“砻”在南方方言和北方方言中流布、替換的情况。
三、 查误补漏,改字订音
《大词典》卷帙浩繁,1999年版为五卷7532页(正文+附录),修订版为十卷6812页(正文6568页)。《大词典》是笔者的案头常备工具书,经常查阅。在1999年版中,发现存在个别繁简对应、同音误用、注音中字母脱衍等问题,也有个别释义不够准确、引文存疑的不足。对照初版和修订本,发现修订本在不少地方做了仔细的修订,编、校质量大为提高。下面略举数例。字形改订如:
大掌〈名〉织布机上的一个装置。吴语,上海崇明[d31333‘33]。(《大词典》1999年版第一卷)
大牚〈名〉织布机上的一个部件。吴语,上海崇明[d31333‘33]。(《大词典》修订本)
从读音和意义看,这个“大掌”应为“大牚”。修订版改为“大牚”。“撑、撐”为异体字,在进行繁简转换时,“撐”会转换为“撑”;“牚”同“撑”,又另有名词义,指“斜柱”或“桌椅等腿中间的横木”,如“椅子牚儿”。1999年版正因为“撐、撑”是异体字,从而倒回来误“牚”为“掌”,修订版不仅将“大掌”订正为“大牚”,而且在释义中将“装置”改为“部件”,更为准确。
字音改订如:
一板子〈数量〉一挂;一串。晋语。山西忻州[i cpɑ~t]~鞭炮。(《大词典》1999年版第一卷)
一板子〈数量〉一挂;一串。晋语。山西忻州[i cpɑ~ .t]~鞭炮。(《大词典》修订本第一卷)
修订版对注音做了修改,删除了“子”的喉塞尾[]和入声调号[],将调类改为轻声的[.]。
对释义的修改,以古代方言词“一抟食”为例:
一摶食〈动〉就餐时用手取食。古方言。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一抟”注: “按一抟者,古人无匕箸,手抟而食之。今天竺及诸藩尚存古风,手抟而食,名~。”
修订本将释义“就餐时用手取食”,改为“用手把食物揉成团吃”。《说文解字·手部》:“抟,团也。”《广韵·桓韵》度官切:“《说文》曰团也。《礼》云无抟饭。”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引《通俗文》:“手团曰抟。”可见“成团”是“抟”的一个重要义素。修订版的释义更加精准。今西藏、青海等地藏族同胞将青稞炒面和着酥油、糖、曲拉(一种奶制品)、茶等,放到小碗里用手拌“酥油糌粑”,并用手团成团食用,青海方言叫“拌炒面”,大致就相当于古方言的“一抟食”。
从上面几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和编辑在修订过程中下了大功夫,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大词典》的质量。
四、 索引齐备,方便查询
《大词典》修订本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优点,就是查检非常方便。它按照汉字笔画排序,每卷附录中既有笔画检字表标明本卷词条首字的笔画数,还有汉语拼音(附注音字母)检字表,方便查检。其他两个附录,《汉语方言分区一览表》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列出官话8区,非官话9区的97个方言片,共含101个方言小片,反映了方言分区的最新成果。《全国各县市汉语方言系属简表》的方言系属也是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行政区划的县市名则更新到2007年,能反映词典所收县级单位的最新地名和方言系属。这两个附录与正文中的地名、方言区互相照应,交代了与词条及其分布地域的全部重要信息。由此可见编著者的良苦用心。
综上所述,《大词典》修订本是一部反映当前汉语方言词汇调查研究最高水平的大型辞书,对于方言研究、汉语史研究、语言资源保护和方言文化研究等都有极高的价值。尤其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修订本都比初版本有了大幅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章太,李行健.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6.
2. 邢向东.神木方言研究(增订本).北京: 中华书局,2020.
3. 邢向东,王兆富.吴堡方言调查研究.北京: 中华书局,2014.
4. 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 中华书局,1999.
5. 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本),北京: 中华书局,2020.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2.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西安710119)
(责任编辑 马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