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刊传播与华北根据地的抗战戏剧宣传

2020-07-16

理论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华北大众化

段 俊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报纸期刊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发布抗战政策,宣传与报道抗日救亡运动,直接参与到抗战的整个过程当中。尤其是报刊媒介对华北地区的抗战戏剧活动作了全面的呈现,进而促进了各根据地抗战文艺宣传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戏剧创作与演出实践活动的开展。报刊不仅记载了华北地区产生的大量抗战戏剧作品,留存了诸多珍贵的原始剧本资料,还直接刊载戏剧理论文章,及时报道各类戏剧研讨会议,介绍研讨中提出的大量戏剧新理论新观点。依托报刊媒介,华北文艺界逐渐构建起了大众化的抗战戏剧理论体系。报刊媒介在宣传抗战文化、抗战戏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华北根据地文艺的发展,指导了根据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而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

一、华北根据地抗战戏剧宣传的主要报刊媒介

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根据地先后创办发行的大型报纸包括《抗敌报》《太岳日报》《晋察冀日报》《抗战日报》,以及《新华日报》的华北版、太行版、太岳版等;专业文艺类期刊有《文艺舞台》《华北文艺》《华北文化》,以及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各分会如晋冀鲁豫分会、晋西分会、太行分会、晋察冀边区分会等创办的《华北戏剧》《大众文艺》《西北文艺》《边区文艺》《太岳文艺》《晋察冀文艺》,山西第二战区文化抗敌协会主办的《西线》《西线文艺》等。一些在华北地区以外刊发的重要报纸如《解放日报》、重庆版《新华日报》,也参与了对华北地区抗战戏剧的宣传。这些报刊成为当时文艺工作者进行抗战救亡宣传的主要平台。

在华北创办发行的报纸中,《抗敌报》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党在敌后创办的第一份党报,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报社编辑出版,1937年10月在河北阜平县试办,12月11日正式创刊,1938年4月成为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的机关报,后成为中共晋察冀分局机关报,1940年11月7日更名为《晋察冀日报》。抗战期间主要对晋察冀边区的戏剧作了报道与宣传。

华北各版《新华日报》是抗战及抗战文艺宣传的主要阵地。《新华日报(华北版)》是1939年元旦在山西沁县后沟村正式创刊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也是党在敌后创办的第一张铅印大型日报,至1943年9月30日共出版846期,为敌后抗战戏剧宣传、抗战新闻事业及根据地的巩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华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1943年10月1日,华北版改为太行版,《新华日报(太行版)》是中共太行区机关报,有力地宣传了太行区的抗战戏剧。1940年6月7日在沁源县正沟村创办的《太岳日报》是中共太岳区党委机关报,其前身是1939年5月创办的《黄河日报(上党版)》,1944年4月1日更名为《新华日报(太岳版)》,成为太岳区最重要的报纸,为太岳根据地的抗战戏剧提供了重要的宣传平台。

《抗战日报》于1940年9月18日创刊于山西兴县石楞子村,为中共晋西党委机关报,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成为中共晋绥分局的机关报,主要宣传晋绥根据地的抗战戏剧。

在华北地区以外的报纸中,1941年5月创刊于延安的《解放日报》对华北抗战戏剧作了诸多宣传报道,为戏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指向作用。此外,《新华日报(重庆版)》也刊载了一些华北根据地的剧本和剧论。

期刊方面,华北地区较早出现的宣传抗日和抗战戏剧的进步刊物有杜任之1935年10月在太原创刊的《文艺舞台》,该刊旨在弘扬进步戏剧。创办于1941年5月1日的《华北文艺》也是抗战时期重要的文艺期刊,聚集了一大批文艺评论者担任编辑,如洪荒、张秀中、徐懋庸、陈默君、林火、蒋弼、乔秋远、袁勃等。尽管受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华北文艺》只出版了6期,但在太行根据地却产生了极大影响。《华北戏剧》月刊是1941年10月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太行山分会组织出版的,聘请了徐懋庸等10人为编委。1942年初创刊的《华北文化》是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出版的月刊,由徐懋庸等任主编。

二、参与和推动:报刊与抗战戏剧的发展历程

报刊是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戏剧宣传和传播的重要媒介,直接参与了抗战戏剧的诞生、发展和繁荣。在抗战戏剧的各个发展阶段,报纸期刊为其提供了展示平台,积极推进了其在根据地的广泛传播。

九一八事变后,军民反日情绪的高涨掀起了团结抗战的怒潮,民间救亡宣传日渐高涨。随着日寇侵略脚步的逼近,国土沦丧、民族危亡,华北各省区普遍出现了救亡戏剧的萌芽。以山西为例,1935年日军入侵绥远后,山西成为国防前线,在中共地下党员杜任之的影响下,省内外一批进步青年积极投身救亡话剧创演活动,使山西的抗日宣传达到了新的高峰。至七七事变前,在太原、祁县、曲沃、晋城等地,以唤起民众救国觉悟为主题的戏剧均有上演。《文艺舞台》通过对初期抗战戏剧的理论构建与创作演出活动的宣传,猛烈地抨击了社会的不平等,抒发了扶助工农、团结抗日的进步主张。1936年第1期上刊发的《艺术通讯社演剧情况》介绍了早期的抗战戏剧活动,包括1935年5月西北戏剧编审会和艺术通讯社的成立、《醒来吧!》《金钱的罪恶》《谁的罪?》《出路》等剧的创作和演出。《文艺舞台》在构建戏剧创演理论的同时,以救亡宣传的实际行动全面推进了抗战进步戏剧的诞生和发展。

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至1943年12月,抗日游击战在城市乡村持续进行,华北抗战戏剧宣传也随着武装斗争的深入而从前线到根据地再到日伪占领区逐渐延伸。不过,在这一时期的戏剧宣传上,内容陈旧、形式固化、戏剧人游离于大众之外等现象较为明显,成为此期抗战戏剧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抗战戏剧界在宣传实践过程中注意到了这些问题,进而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集体创作、贴近现实、在丰富戏剧语言的基础上开展大众化戏剧运动的方略。自1939年起,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文化界抗日救国会、文联等抗战戏剧组织相继成立分会,戏剧艺术经验交流活动普遍开展。《新华日报(华北版)》的文艺副刊戏剧理论专刊《戏剧》、晋察冀边区《抗敌报》副刊《剧运》等相继创刊,李伯钊、唐恺、伊林、蔡前等文艺工作者则通过撰文推动了华北根据地抗战戏剧理论的发展。经过深入研讨,进一步明确了戏剧工作的内容与任务,逐渐确立了戏剧运动的发展方向。

1940年至1941年,华北根据地抗战戏剧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更为丰富,报刊上开始刊载一些传播较广的剧本和报道重要的戏剧活动情况。依托报刊专栏和副刊(如《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副刊《新华增刊》周刊),华北根据地的抗战戏剧工作者藉由各根据地兴起的“大戏”演剧风潮,对抗战戏剧如何适应并满足实际需要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戏剧宣传为谁服务及如何更好地服务成为探讨的焦点,片面追求艺术性的创作演出风气得到反思。理论界戏剧大众化的呼声愈来愈高,并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被正式确立为抗战戏剧运动的主导性方针。以晋西北文联五四文风座谈会为标志,各根据地及部队单位的文艺整风运动相继展开,重点解决戏剧作品内容空洞、形式脱离受众鉴赏需要、创作态度偏离宣传工作重心等问题。《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社论《纪念五四,整顿我们的文风——论文化与大众的结合》(1942年5月4日)和《迅速把文化推广到群众中去》(1943年6月13日),《抗战日报》发表亚马的文章《文化工作群众运动》(1943年1月7日),明确提出要扩大群众受众、宣扬民主精神与实质、灌输科学知识、针对日伪奴化教育和封建落后思想开展大众文化启蒙运动。

抗战胜利后,《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报刊及时总结了抗战以来戏剧创作演出取得的成绩。《解放日报》刊文指出,在晋绥戏剧工作座谈会上,贺龙总结了八年全面抗战中戏剧工作的成绩,特别强调了晋绥边区戏剧工作要坚持大众化的方向,继续“把重心放在群众剧运上”,“在职业剧团的帮助下提倡群众剧团自编自演”;各剧团应继续“提高技术,加强历史的、民间的艺术,并向其他地区学习”;继续“开展戏剧工作的统一战线,继续团结旧戏班与旧艺人,推动他们创作、排演新剧”(1)佚名:《晋绥戏剧工作座谈会提出开展群众剧运》,《解放日报》1946年6月14日。。在此推动下,1946年,晋绥区“除有由专门戏剧作者八百余人组成之十余个职业剧团外,尚有评剧、梆子等民间旧剧团体八十余个”;农村业余剧团“仅据兴县、临县、河曲、保德、岢岚、离石数县统计,即有二百多个”(2)佚名:《发展人民文化,晋绥区剧运发展》,《新华日报(重庆版)》1946年6月17日。。《新华日报(太行版)》载文称,从抗战胜利到1946年6月,太岳区31个县有农村剧团722个、演员13719名,秧歌队2191个、演员109550名(3)佚名:《太岳区的社会学校教育》,《新华日报(太行版)》1946年6月5日。,保持了抗战期间戏剧创作演出的热情,戏剧在大众化原则下得以稳步发展。

可见,在华北抗战戏剧从萌芽、发展到繁荣的整个历程中,报刊为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报刊对抗战戏剧作品的大量刊载和对戏剧活动的及时报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在华北根据地的广泛传播,也促进了抗战戏剧自身的发展。

三、刊载和留存:报刊与抗战戏剧作品

抗战时期,报刊媒介记载和存储了在华北根据地产生、传播的部分抗战戏剧作品,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原始剧本资料,我们也由此得以看到抗战戏剧的本来面貌。

抗战全面爆发前,报刊便开始刊载一些著名作家的抗战戏剧,并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赵树理创作的快板剧《打倒汉奸》于1937年1月发表在《太原日报》文学副刊《开展》上;阳城县剧作家张季纯宣传抗日救亡思想的四幕话剧《醒来吧!》第一幕发表在《文艺舞台》1935年第5-6期,第二幕发表在《文艺舞台》1936年第1期,张季纯还为此剧编写了一支主题曲以加强演出气氛,曲中他疾呼:“醒来吧,中华民族!虎豹强邻环伺在周遭,我们那里能昏沉睡觉!……我们要以自己的热血洗尽我们的耻辱,让我们的头颅填满了太平洋,让我们的鲜血染红万里长城!”话剧集中表现了剧作家对祖国危亡的深沉哀痛及对团结抗日的热切盼望。

全面抗战期间发行的大型报纸期刊刊载了一些在华北地区产生或传播的重要抗战剧本。戏剧以适应抗战形势的秧歌剧、广场剧、活报剧、快板剧居多,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多样,以集体创作为主,适于演出和传播,大众化特色显著。主要剧目见表1。

表1 报刊所载华北抗战剧本

《抗战日报》《大家好》华纯等集体创作1944.9.21(4)《唱张初元》(郿鄂岗调)离石农民劳动英雄张智昇1944.12.28(4)《选英雄》(快板秧歌剧)党校一部秧歌组1945.1.20/21(4)《口袋》(秧歌剧)严寄洲1945.2.6(4)《好武器》(秧歌快板剧)实验学校工艺队1945.3.2(3)《参选》吕梁市临县城庄镇松峪村干部集体创作1945.5.4(4)《害人虫》(快板秧歌剧)刘鲁1945.5.8/9(4)《卖牛》(小秧歌剧)王德胜等集体创作1945.5.15/16(4)《闹对了》(秧歌剧)孙谦1945.6.19/20/21/22(4)《聚宝盆》(防旱备荒小剧本)郭瑞1945.7.12/13/14/15(4)《兵干订公约》(河南坠子)韩果1945.8.1(4)《文武结合》(小型广场报告剧)邓朝贵连运队剧团集体创作1945.8.2/3/4(4)《一切为了前线》(兴县杨家坡剧团秧歌剧)王金义、闫玉1945.9.23/24(4)《华北文化》《制止内战》(活报剧)林荧1943.7.25(革新版)《滔天的罪行》(活报剧)李宜1943.7.25(革新版)《西线文艺》《鸡毛店》(独幕剧)朱奇平1939.1(5)《山西民众教育》《公道的力量》纪常1937.4(2/3)

四、构建和重塑:报刊与抗战戏剧理论体系

报刊媒介为文艺戏剧工作者参与抗战运动、进行救亡宣传提供了活动阵地。一些大型报刊开设戏剧专栏、文艺副刊,围绕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报道各类戏剧研讨会议,刊载大量戏剧理论文章。针对戏剧界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文艺工作者以报刊为平台,进行了多次深入的研讨和广泛的论争,逐渐构建起了大众化的华北抗战戏剧理论体系。

1.文艺工作者把报刊作为戏剧理论宣传的平台

杜任之创办了抗日进步期刊《文艺舞台》,并在该刊发表了戏剧评论《中国需要新戏剧》《戏剧事业的瞻顾》、文艺评论《艺术的任务是什么》《争取民族的生存与文艺应有的方向》《艺术之发生、发展及其动向》等,阐明了当时文艺工作的重点任务,认为文艺应成为指导民众意识的灯塔、争取民族生存权的传声筒以及抗击日军的武器;进而对戏剧内容提出要求:戏剧内容应集中在“描出敌人的凶狠毒辣与其残忍野蛮之兽性”,“表现出我们伟大的光荣历史与现在潜伏着的巨大力量”,“暴露出卖民族利益及一切投降敌人及为虎作伥者之卑鄙行为与其苟且偷生的丑态”,“刻画出一切争取民族生存和奋斗的战士英雄们的壮烈行为”,并主张通过“高歌抗战、杀敌、冲锋、陷阵”的戏剧艺术表现和文艺宣传,来树立和增强民族抗争的自信心(4)杜任之:《争取民族的生存与文艺应有的动向》,《文艺舞台》1935年第5期。。依托《文艺舞台》,杜任之较早提出了建立抗日戏剧运动理论的构想。

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主席、文艺评论家徐懋庸担任《华北文化》主编,在《华北文化》《华北文艺》等期刊发表了诸多戏剧评论,大力倡导戏剧大众化的发展方向,敦促抗战戏剧工作与群众进行紧密结合,强调戏剧宣传必须结合现实、反映群众的真实思想情感,并对华北抗战戏剧运动的工作开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总结。1943年7月,徐懋庸在《华北文化》“革新”第4期刊发《太行文艺界歪风一斑》一文,针对太行文艺界缺乏为大众服务的观念、轻视通俗化、戏剧工作者未深入了解实际、戏剧作品内容失真等问题提出批评,进而就改造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意识、消除文艺家的特殊地位观念、将文艺与劳苦大众的实际相结合等发表了意见。

史群所撰《我们戏剧运动的方向》一文刊发在《新华日报(华北版)》上。该文阐明了对华北抗战戏剧未来发展的构想,提出“要把戏剧运动和全民族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注重表现民众生活和利益的各方面,继而“使戏剧运动成为大众的战斗的进步的运动”(5)史群:《我们戏剧运动的方向》,《新华日报(华北版)》1939年2月27日。,以通俗的作品反映大众的意志与情感。

葛一虹于1939年6月随作家战地访问团考察山西根据地期间,在《新华日报(重庆版)》上发表了题为《现阶段演剧运动的任务》的文艺评论,对抗战初期华北前线戏剧运动作了详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抗战戏剧工作规划了具体任务。葛一虹注意到,抗战初期的戏剧创演活动存在如下问题:反映大众斗争成绩的剧目较少、前线及游击区演剧活动不足、抗日戏剧统一战线组织还未充分发挥作用、戏剧界对民族传统形式不够重视,强调抗战演剧运动必须符合战争发展的规律,这样才能在战争的各个阶段完成现实赋予的任务;戏剧的初期创作应以歌颂抗战胜利成果、树立英雄典型的题材为主,如此才能激发大众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戏剧演出不能只“拥挤在后方”,更应当深入到前线,演剧运动应“特别开展于游击区域,演剧宣传要求在一切群众之中,把游击区域里的广大人民作为首要对象”(6)葛一虹:《现阶段演剧运动的任务》,《新华日报(重庆版)》1939年11月2日。,为未来的反攻奠定群众基础;戏剧界应进一步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戏剧统战组织更应主动承担起领导责任,组织开展有计划的抗战戏剧创演活动。

2.戏剧专栏和文艺副刊对戏剧理论的介绍与宣传

《新华日报(华北版)》《抗敌报》《晋察冀日报》《抗战日报》等大型报纸均开设了戏剧专栏、文艺副刊,围绕着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发表先进的戏剧理论,并展开关于戏剧运动、戏剧大众化的文艺论争。主要有以下几种副刊:

《新华日报(华北版)》文艺副刊《戏剧》。这是1939年2月27日由戏剧社编辑的戏剧理论专刊,同年3月27日终刊,共出两期,主要撰稿人有戏剧家李伯钊、唐恺、伊林、蔡前等。创刊号刊载的戏剧理论文章主要有李伯钊的《抗战中的剧团工作》、唐恺的《火星剧团的工作经验(上)》、伊林的《剧作典型故事和典型人物》、史群的《我们戏剧运动的方向》;第二期刊载有唐恺的《火星剧团的工作经验(下)》、伊林的《明朗的主题》、戈丽的《关于戏剧工作》、李伯钊的《剧团的训练与教育》。

《新华日报(华北版)》副刊《新华增刊》周刊。它于1941年3月19日创刊。该刊于1941年7月至10月组织了关于演大戏和展开敌后农村戏剧运动的文艺讨论,发表了张秀中、戈红、乔秋元等的戏剧理论文章。9月9日的《新华增刊》发表了多篇戏剧论文,主要有张秀中的《从演大剧谈到敌后戏剧运动》、郁野的《敌后戏剧往何处去》、侯子的《暴露黑暗与反映光明》;9月28日的《新华增刊》刊发了对《青天白日》《太行镇》的戏剧评论。以《新华增刊》为阵地,戏剧文艺工作者们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戏剧论争,对大戏演出和农村敌后戏剧运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提出要建立大众化的戏剧理论体系。

《抗敌报》副刊《文化界》。它于1939年6月27日创刊,由晋察冀边区文救会主办。1939年12月11日刊载有田间的剧评《关于〈我们的乡村〉及其演出》。

《抗敌报》副刊《剧运》。它于1939年9月1日创刊,由晋察冀边区剧协主办。创刊号刊载有边区戏剧运动发展纲领《边区剧协宣言》及《边区剧运总方向》。

《晋察冀日报》设有副刊《晋察冀艺术》,由晋察冀边区文、音、美、剧协联合主办。1941年1月15日第2期刊载了苏醒的《创造模范村剧团竞赛标准中几个问题》、娄山的剧评《关于〈婚事〉的演出》;1941年2月6日第5期刊载了《剧协宣言:晋察冀艺术工作者总动员起来》、剧评《〈母亲〉〈婚事〉〈日出〉三大名剧边区公演》;1942年1月24日第28期刊载了《怎样提高和巩固农村剧团》;1942年2月24日第30期刊载了韩塞的《怎样解决男扮女装的问题》;1942年3月14日第32期刊载了《化妆随谈》。

《抗战日报》设有文艺副刊《文艺之页》。1942年2月3日出版的《文艺之页》第3期发表了林杉对李伯钊编写、长城演剧队演出的三幕剧《金花》的剧评《谈〈金花〉》。

3.报刊媒介对大众化戏剧理论体系建设的促进

抗战全面爆发前,一些爱国进步戏剧工作者围绕着救亡的时代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戏剧创作演出实践活动,提出和介绍了一些先进的戏剧理论。太原艺术通讯社1935年10月创刊的《文艺舞台》虽刊行不到一年即告停办,但却十分难得地把重点集中在了对戏剧文艺理论的探索上。至1936年6月,该刊发表的理论文章详见表2。

表2 《文艺舞台》所载文艺戏剧理论文章

理论家们以《文艺舞台》为阵地,从民族救亡的大义出发,针对当时文坛浪漫、颓废、趣味、幽默、普罗等形式并存的现象,号召以救亡宣传为文艺工作的中心,通过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完成对国家的救赎。王毅哉指出,“我们在这个时代,首先重要的工作,当然要极力宣传,这是我们戏剧运动者不可忽略的事情”(7)王毅哉:《戏剧运动者与戏剧从业者》,《文艺舞台》1935年第2期。。戏剧大众化的问题得到了戏剧界的较早关注。在杨村彬看来,“从教化化走到大众化”乃是戏剧发展的必然趋向,戏剧界应首先致力于“教化化”的创作演出活动,以戏剧唤醒大众、指导大众,进而融入大众、带动大众,承担起戏剧的社会使命。为了丰富戏剧人的经验、开阔其眼界、提高其工作能力,以推动戏剧创演的大众化,戏剧理论家们还就演出活动中的舞台设置进行了分析,并译介了一些外国戏剧表演理论。贺孟斧注意到了现代戏剧演出活动中打破舞台界限、使演员融入观众之中的新型表演技法(8)贺孟斧:《舞台及其所属部分之建筑》,《文艺舞台》1936年第1期。。晓天译介的爱苇·阿拜忝所著《演剧技术入门》则对演出技术中的动作提炼、情感表达等作了具体的指导,强调“新剧艺是大众化的言语”(9)爱苇·阿拜忝:《演剧技术入门(二)》,晓天译,《文艺舞台》1935年第5期。,演出活动应使用易为大众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这些见解和主张的提出和传播,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救亡戏剧的宣传效果,以期引起大众的共鸣。

由上所述可以发现,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华北救亡戏剧界已然出现了关于戏剧工作任务、发展趋向、表演艺术等方面的理论萌芽,戏剧大众化的思想也初现端倪。但相较于创作演出实践而言,戏剧理论研究工作仍略显滞后。抗战戏剧在以救亡为焦点的萌芽期,其理论建设固然有研究方向多、探索面广的进步特征,但却未能在任何一个领域内做到深入周密,整体上还是稚嫩和零散的。

在抗战全面爆发后的初期,依托报刊媒介的传播,华北抗战戏剧理论在探索过程中,戏剧的宣传中心业已明确,大众化的戏剧思想和传统的戏剧形式已被理论界关注,创作演出活动的实践经验亦得到了一定的总结。戏剧界就戏剧工作的方向与任务、戏剧主题的确立、抗战剧团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当时流行的戏剧演出形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索,确立了戏剧宣传中心和具体工作任务。这些理论与抗战斗争实际紧密相联,为开展高效的演出宣传指明了路径,促进了戏剧宣传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基本实现了戏剧理论与创演实践的同步。

当时的报刊及时报道了抗战初期戏剧组织的成立和活动以及戏剧会议的召开情况,以敏锐的眼光抓住了抗战初期戏剧工作的中心内容,确立了这一时期戏剧宣传的主要任务,将发展华北抗战戏剧事业提上了日程。在以报刊为平台的诸多研讨活动中,理论界虽呈现出了极大的热诚,不过其重点关注的问题还仅是如何结合华北剧运的实际环境,尽快完成戏剧创作方法与表现形式的改革,以尽早达到预期的宣传鼓动效果。此时的戏剧理论对演剧宣传教化的重视有余,而对向大众学习、动员大众参与戏剧运动的认识相对不足,蕴含在基层民众之中的巨大艺术潜力因之未得到充分发掘。《新华日报(华北版)》先是在1939年3月9日出版的一期报纸上报道了2月28日剧协太行区分会在山西长治成立及举行座谈会的情况,并介绍了“剧团工作”“化妆表演”“创作”“舞台装置”“音乐”等座谈会的主要内容;后又在5月15日出版的一期报纸上报道了晋东南文救会5月6日在沁县南河村成立的消息,并介绍了“整顿各剧团”“协同政府组织旧剧改良委员会改良旧剧,并团结旧剧人”“建立各区的模范剧团”“提倡活报”“推动各文化出版机关,大量编辑翻印剧本”等工作情况。《西线》在1939年第6期载文介绍了晋察冀边区文救会召开的戏剧座谈会,以及围绕戏剧在抗战中的发展方向、边区戏剧工作如何推进等问题而进行的“根据其形式,创作新内容的剧本”的集体讨论。《抗敌报》1939年9月1日出版的“剧运创刊号”报道了1939年7月7日剧协晋察冀边区分会成立情况,申明分会以“以团结戏剧界,共为发展抗战建国的戏剧运动”为宗旨,肯定了戏剧形式是“宣传工作最有力的武器”,确立了现实主义的戏剧创演方针。

在抗战初期的报刊宣传中,戏剧理论界对抗战剧团建设、戏剧主题的现实性、继承和改进传统戏剧形式、街头剧的创作演出技法等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抗战剧团、戏剧创演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强调抗战剧团必须强化其自身建设、适应全面抗战的新形势,如此方能完成时代赋予它们的任务。该报1939年2月27日所载李伯钊《抗战中的剧团工作》一文指出,抗战剧团“一切组织和行动、演出的内容,都要适合于战斗环境”,它应是“短小精悍极其轻便的团体”,以便深入乡村、敌后乃至前线作流动演出;剧团应扩展其职能范围,“与当地的政权、军队政治机关及群众团体相配合”,参加各种社会服务,并支持大众的抗战戏剧创演活动;还应反对艺术至上主义,以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作品充分发挥戏剧的宣传鼓动作用。与此同时,在大众化戏剧原则下,剧团要创作和演出更多适合乡村基层鉴赏的作品。这些理论从组织形式、工作内容、思想教育、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对抗战剧团的建设进行了指导,体现出了理论界积极求索的态度。此后,各剧团的工作逐渐有序地展开,并在完成宣传任务的同时取得了持续的进步。《新华日报(华北版)》还刊发了伊林的两篇理论文章《典型故事和典型人物》《明朗的主题》,后文指出“戏剧故事的现实性是不可缺少的”(10)伊林:《明朗的主题》,《新华日报(华北版)》1939年3月27日。,剧作要有明朗的主题,提醒戏剧创作者应注意提高作品的艺术性,以进一步增强演出宣传的影响力度。针对演员队伍表演水平不高的问题,《晋察冀日报》1938年7月27日刊载了予里应抗敌剧社的要求所作的《怎样演戏》一文,文中指导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文中指出话剧演员应清楚地了解剧情,把握角色的身份个性特征,使自己“时常的和剧中人化成了一个”。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报刊媒介及时报道了频繁召开的各种戏剧研讨会议,刊载了大量的戏剧理论文章,并对戏剧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探讨,由此构建起了大众化的华北抗战戏剧理论体系。

1941年,仅《新华日报(华北版)》就累计发表了37篇戏剧理论文章。从1941年到1942年,《晋察冀日报》先后刊登了戏剧理论文章28篇。《抗战日报》《太岳日报》《华北文艺》《华北文化》《西线文艺》等报刊中亦有不少戏剧理论文章。随着抗战戏剧宣传的开展和研讨活动的深入,华北抗战戏剧理论有了极大的发展,大众化的戏剧理论体系得以形成。

《新华日报(华北版)》相继介绍了1941年8月3日剧协晋冀鲁豫分会在太北区成立、8月12日晋东南文联大众文化运动问题座谈会召开等情况,指出抗战以来“文化工作者未深入下层接近大众”,因而应把文化运动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在提高大众文化水平、组织大众文化生活方面作更多的努力。7月至10月,其副刊《新华增刊》专门组织了围绕编演大剧的价值与意义、敌后剧运文艺观的方向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通过论争,戏剧界批评了敌后剧运文艺观中脱离现实的偏向,确立了敌后剧运“为大众”的工作方向与求实的工作原则,并提出了加强创作有现实意义新剧的要求。该增刊9月23日刊发的黄远《对目前敌后文艺的几点意见》、10月23日刊发的许光《新的时期与新的方向》等文章,指明了华北戏剧运动的发展方向。

在1941年依托报刊进行的戏剧研讨中,戏剧的大众化已成为各文艺协会组织关注的焦点。1942年的戏剧理论工作延续了这一势头。周巍峙当年1月4日在《晋察冀日报》刊发的《我对于乡村和部队艺术运动的感想》一文指出“积极开展乡村艺术运动是保持与提高部队艺术水准的基本办法”,并辩证地分析了大众化之于抗战戏剧发展的意义。《新华日报(华北版)》介绍了1942年1月16日召开的晋冀豫全区文化人座谈会,强调戏剧工作必须接近群众、了解群众的生活和要求,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同时也应注意着重深入农村开展调查工作,客观地衡量群众的水平。

1942年,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指引下,华北戏剧界对工作中的偏向作了自省,最终确立了大众化的戏剧创演指导原则。在此后各年的研讨活动中,这一原则被反复强调,并围绕其形成了许多具体的理论构想。《新华日报(华北版)》1942年1月19日发表社论《文化战线上的一个紧急任务》,强调要加强对敌宣传,提高大众觉悟。《抗战日报》介绍了1942年6月剧协晋察冀边区分会大会,讨论了部队群众剧运的指导、普及与提高等问题,决定此后戏剧运动应“提倡朴素严肃战斗化的作风”,“多创作、多演出反映边区现实的剧本”。9月6日出版的《抗战日报》又报道了晋绥军区政治部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会议,会上明确了“面向连队、面向士兵”的工作路线。

1943年,戏剧宣传实现了与政治的密切结合,创作演出活动开始从知识分子的小圈子走向工农群众,普通民众表演秧歌形成了热潮。《解放日报》介绍了3月11日召开的太行区文联委员会扩大会议和5月6日召开的晋察冀边区文联第二届代表大会,强调戏剧文化人“必要深入实际,必须参加群众运动”,戏剧工作应重点为“全面开展边区文化运动,配合生产、战斗,对敌展开猛烈政治攻势,反映英勇战斗事迹,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服务。《新华日报(华北版)》6月13日发表社论《迅速把文化推广到群众中去》,6月15日发表社论《彻底改造文艺工作》。1943年的戏剧理论研讨凸显了戏剧大众化的原则,强化了戏剧工作者和演出团队向大众学习、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巩固了大众化的戏剧工作方针。

1944年5月4日,《晋察冀日报》发表了题为《贯彻文化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的社论,再次强调了大众化的抗战戏剧基本原则。社论指出:“文艺工作者要突破专业剧社的狭小圈子”,各剧社应“有重点的帮助各机关连队工厂乡村学校建立各种文艺组织,首先是戏剧歌咏和通讯组织”;戏剧编演活动要与战斗、生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大众化原则真正贯彻到编演实践中。

1945年1月29日,《新华日报(太行版)》所载《三分区文娱工作者会议》一文介绍了会议情况,强调了文教工作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并针对戏剧工作提出了“反映人民在战斗、生产、民主等战线上的各种活动”“创造新形式,改造旧形式”“大量发展小型剧,提倡歌舞剧”等具体要求;后又于5月1日载文报道了4月5日至25日太行区模范文教工作者大会的召开情况,建议农村剧团、秧歌队、职业剧团要做到农忙生产、农闲演剧,保证演戏时有学习的时间。

借助于报刊传播,华北根据地的抗战戏剧理论从救亡戏剧运动中萌生,在抗战宣传的实践中逐渐成熟,并最终发展成为包括题材选择、创作表演技法、宣传服务对象等分支在内的大众化的戏剧理论体系。1940年至1945年,华北戏剧界逐步确立了戏剧运动的工作方针、不同阶段戏剧宣传的具体任务及工作重心。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报纸期刊的传播,对华北根据地所领导的和民众自发的抗战戏剧活动作了较为全面的呈现。文艺工作者们将报刊作为抗战戏剧和抗日救亡运动宣传的平台,报刊适时刊载了华北地区产生和流传的大量原始的抗战剧本资料、先进的抗战戏剧理论文章,并对戏剧方针政策、各类戏剧研讨会议进行了及时的报道与宣传。报刊媒介的抗战文艺宣传,极大地促进了戏剧创作演出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抗战戏剧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从而达到了激发民众奋起抗战、巩固根据地建设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华北大众化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Review on Regist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
先进性别文化的凝练与大众化途径
添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