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板自加热除雪性能研究

2020-07-16

节能技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除雪积雪环境温度

丰 敏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241)

0 引言

在光伏发电发展中,光伏板上积雪的清除已成为当今研究关注的焦点。若不能及时清除光伏板上的积雪,将会降低发电效率、影响组件寿命、成为安全隐患[1-2]。尽管目前已存在一些清除光伏板积雪的手段,如人工除雪[3]、机械除雪[4-7]、纳米自清洁涂层[8-10]等,但各自均有一定的弊端:人工除雪易损坏光伏组件,机械除雪装置复杂、操作不便,纳米自清洁涂层成本高。这些弊端限制了上述除雪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除雪手段——光伏板自加热除雪技术。此技术将光伏板作为负载,在电池板正负两极施加正向电压。利用光伏电池的结构原理[11-12]及内部p-n结的特性,光伏组件内部产生热量,温度升高,紧贴光伏板表面的积雪融化。受热融化的雪水相当于“润滑剂”,由于光伏板一般为倾斜放置,其上面的积雪层在底部雪水的润滑作用下滑落而下,从而顺利除雪。

通过建立并研究光伏板自加热除雪理论模型、查阅相关文献[13-17]、结合前期预实验,归纳出影响光伏板除雪性能的因素主要有:积雪厚度、雪密度、环境温度、加热功率、光伏板倾斜角度。在本文实验条件下,所用积雪为同一批次,密度一定,均为420 kg/m3左右。因此,本文实验中主要研究积雪厚度、环境温度、加热功率和光伏板倾斜角度对除雪性能的影响。

1 实验设计

1.1 实验系统准备

本实验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直流稳压电源、光伏板、温度采集系统以及焓差实验室,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系统图

直流稳压电源(AN50501S,输出电压0~60 V,输出电流0~50 A,输出功率0~3 000 W)为系统的供电装置,使电流正向流经组件内部p-n结。

光伏板(CSUN245-60P,额定功率245 W)相当于一个负载,当直流稳压电源在其正负两极施加正电压时,在其内部的p-n结作用下,产生单向导通电流,继而发热,以融化积雪。

温度采集系统(包括T型热电偶线和Agilent34970A型数据采集仪)对通电后的光伏板正面及背面温度分别进行采集。如图2,在光伏板的正面及背面分别均匀地布置5个温度测点并进行编号(正面测点的编号为①~⑤,背面测点的编号为⑥~⑩)。且正面测点与背面测点一一对应:①对应⑥,②对应⑦……依此类推,取十根已标定好的热电偶线,分别将一端固定在测点上,另一端连接安捷伦数据采集仪,实时监测温度变化。

焓差实验室可进行温湿度的调节来模拟外界露天环境。

图2 温度测点分布示意图

1.2 实验工况设置

本实验分别对影响光伏板上积雪融化滑落的四个主要因素——积雪厚度、光伏板倾角、环境温度和加热功率进行探究。每个影响因素设置5个实验工况,见表1。

Jordan[18]和Hockersmith[19]等人研究发现,雪在融化过程中存在“平衡高度”,经实验测定约为3 cm。若积雪厚度小于“平衡高度”,雪层底部融化而成的雪水立马结成冰,将整个雪层牢牢地冻结在光伏板上,在此情况下无论再怎么延长加热时间或增大光伏板倾角,均无法使雪层滑落。因此本实验中积雪厚度均大于“平衡高度”,即大于3 cm。

表1 实验工况列表

工况编号积雪厚度h/cm环境温度t/℃加热功率q/W·m-2光伏板倾角θ/°142536-6.02301847586-3.07-4.586-6.0230189-7.510-9.01117012200136-6.023018142601529016141715186-6.02301619172018

对光伏板上的积雪进行受力分析后发现,若光伏板倾斜角度过小:一方面,雪层沿光伏板平行方向的分力(相当于有助于积雪下滑的拉力)过小;另一方面,沿光伏板垂直方向的压力(此压力与积雪和光伏板之间的摩擦力成正比)过大。由此造成积雪不易滑落。因此必然存在一个“最小倾角”,只有当光伏板倾斜角度大于此值时,积雪层才能从光伏板上滑落。通过前期预实验,得出本文试验条件下的“最小倾角”为13°。因此本实验中光伏板倾角均在13°以上。

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表1设计的实验工况进行实验。经检测,实验中的雪密度约为420 kg/m3。图3、图4和图5分别为不同积雪厚度、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加热功率下的光伏板正面(即积雪底部)温度变化曲线。

图3 不同积雪厚度下的光伏板正面温度曲线

图4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光伏板正面温度曲线

图5 不同加热功率下的光伏板正面温度曲线

观察图3~图5中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加热的进行,光伏板正面温度上升到0℃以上的某个值时会停止上升的步伐,转而下降,形成“突变点”,此突变点成为温度曲线上的“坡峰”。到达“坡峰”前,光伏板正面的温度上升较快;到达“坡峰”后,温度上升速度骤减为零,温度发生小幅度地下降,此后温度基本保持稳定。

结合传热学原理分析“坡峰”产生的原因为:在光伏板通电加热前期,光伏板正面温度较低,低于雪的熔点,与之接触的积雪尚未发生融化,此时光伏板积雪的传热过程主要是干雪内部的导热过程,为显热传递,故而温度上升较快;当光伏板正面温度上升到0℃以上时,积雪开始融化,由于相变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潜热,显热传递转化为潜热传递,故而光伏板表面温度发生小幅度骤降,由此形成一个小小的“坡峰”;到达“坡峰”后,光伏板加热量几乎全部转化为积雪融化所需的潜热,温度基本不变。因此,光伏板正面温度曲线上的“坡峰”相当于整个融雪过程中的“分水岭”,板上积雪是相变前后的分界点——“坡峰”前积雪尚未发生相变,此阶段即为“待融阶段”,定义其所经历的时间为“待融时间”;“波峰”处及之后的积雪开始融化,直至滑落,此阶段即为“融化阶段”,定义其所经历的时间为“融化时间”。在融化阶段中,光伏板正面温度基本恒定,定义该温度为“融化温度”。“波峰”处对应的温度定义为“波峰温度”。

图3~图5分别为不同积雪厚度、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加热功率和不同光伏板不同倾角下的除雪时间(包括“待融时间”和“融化时间”)。

分析图3~图5,可得出以下结论:

(1)积雪厚度对光伏板融雪除雪性能的影响:当加热功率为230 W、雪密度为420 kg/m3、环境温度为-6℃、光伏板倾角为18°时,积雪厚度每增大1 cm,则待融阶段中光伏板正面温度提升速率平均增大约0.05℃/min, “坡峰温度”平均降低约0.10℃,融化温度平均降低约0.10℃;待融时间平均缩短约2.1 min,融化时间缩短约4.4 min,除雪总时间缩短约6.5 min。

(2)环境温度对光伏板融雪除雪性能的影响:当积雪厚度为6 cm、积雪密度为420 kg/m3、加热功率为230 W/m2、光伏板倾角为18°时,环境温度每升高1℃,则待融阶段中光伏板正面温度提升速率增大约0.12℃/min, “坡峰温度”升高约0.09℃,融化温度升高约0.07℃;待融时间缩短约6.0 min,融化时间缩短约10.7 min,除雪总时间缩短约16.7 min。

(3)加热功率对光伏板融雪除雪性能的影响:当雪厚度为6 cm、积雪密度为420 kg/m3、环境温度为-6℃、光伏板倾角为18°时,加热功率每增大10 W,则待融阶段中光伏板正面温度提升速率增大约0.04℃/min, “坡峰温度”升高约0.09℃,融化温度升高约0.06℃,待融时间缩短约4.2 min,融化时间缩短约4.2 min,除雪总时间缩短越8.4 min。

(4)光伏板倾角对光伏板除雪性能的影响:当积雪厚度为6 cm、积雪密度为420 kg/m3、加热功率为230 W/m2、环境温度为-6℃时,光伏板每增加1°的倾斜角度,除雪时间可缩短约4.7 min。

表2 不同积雪厚度下的“待融时间”和“融化时间”

积雪厚度/cm45678待融时间/min20.118.315.814.111.9融化时间/min71.059.754.852.753.3除雪总时间/min91.178.070.666.865.2

表3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待融时间”和“融化时间”

环境温度/℃-3-4.5-6.0-7.5-9.0待融时间/min8.110.015.822.844.1融化时间/min15.828.954.886.280.0除雪总时间/min23.938.970.6109.0124.1

表4 不同加热功率下的“待融时间”和“融化时间”

加热功率/W170200230260290待融时间/min62.029.115.814.212.1融化时间/min58.569.354.837.87.9除雪总时间/min120.598.470.652.020.0

表5 不同光伏板倾角下的除雪时间

光伏板倾角/°1415161718除雪总时间/min89.3 85.6 81.5 69.7 70.6

3 结论

本文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设计实验,针对积雪厚度、环境温度、加热功率及光伏板倾角这四个参数对光伏板融雪除雪性能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探究,得出如下结论:

(1)在光伏板自加热融雪过程中,光伏板正面温度前期持续上升,但到达0℃以上的某个值时,温度曲线发生突变,形成“坡峰”。到达“坡峰”前,光伏板正面温度稳步攀升;越过“坡峰”后,温度不升反降,并基本稳定在0℃以上附近。

(2)在实验条件下,积雪厚度每增加1 cm,除雪总时间缩短约6.5 min;环境温度每升高1℃,除雪总时间缩短约16.7 min;加热功率每增大10 W,除雪总时间缩短约8.4 min;光伏板倾角每增加1°,除雪时间约缩短4.7 min。

猜你喜欢

除雪积雪环境温度
阿尔卑斯山积雪
Review of a new bone tumor therapy strategy based on bifunctional biomaterials
一种全自动除雪机器人设计
我们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五合一除雪工具铲
积雪
大型装载机除雪装置设计
雷克萨斯CT200h车环境温度显示异常
机场除雪利器——OSHKOSH P系重型除雪车模型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