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反比例新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2020-07-16顾雪春

读与写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反比例小组讨论函数

顾雪春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湄池初中 浙江 诸暨 311800)

学生的基本任务是掌握基础知识,进而发展学习能力。但很多学生往往找不到思路,认为数学课堂很枯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现就此谈谈我观察课堂之后的看法和措施。

1.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青少年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极大程度取决于与任课教师的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多关心学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这份情感。对于双差生,要主动帮助他们,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和与对教师的防备心理,感觉老师是可以亲近的,自己是可以学好数学的。对于优等生。可主动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这样,使全体学生领略到大集体的温暖,觉得教师可亲可敬,学生才会喜欢数学,从“想学”变为“爱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教师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值,可以产生积极的效应。

2.让学生有兴趣,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

所谓问题,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教学内容的疑问。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不要着急“揭示谜底”,以免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权利。而且要善于将那些无味的抽象的内容设计成富有吸引力、且学生易于接受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动机。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定义这一新课时,在引导学生列完四个解析式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

通过类比的数学思想,简明扼要地展示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区别,引导学生从纵向“深度”向横向“广度”去发现,这样,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和创造的欲望,同学们认真观察,思考,从而大胆地猜想和不断创新。

3.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养成分析问题的眼光

4.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中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他们爱动脑动手,爱钻研,勤思考,爱问为什么,具有标新立异的想法,因而数学学科中充分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亲自动脑,动手,动口,亲自操作,独立思考,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引导他们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鼓励他们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尝试着用数学方法解决。在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有了深刻的了解后,我鼓励同学四人为一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能成反比例的量,学生学以致用,反应热烈,兴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多学生想到了科学中的一些量,如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密度和体积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小组讨论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学目的不仅是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去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进一步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反比例小组讨论函数
上期《〈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参考答案
函数备考精讲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
反比例函数相关的隐含结论及其应用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窘境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巧用点的坐标解决反比例问题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关于函数的一些补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