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中的细节问题与建议

2020-07-16赵明旭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年9期
关键词:路堤填料施工单位

赵明旭

(山东鼎信路桥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500)

0 引言

道路与桥梁工程具有施工复杂、工艺技术应用较多、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等特点,因此极容易产生一系列细节问题,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和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细节问题的重视与管理,通过开展多项管理措施,以此保证施工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道路与桥梁建设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1 道路与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

1.1 混凝土防水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降雨量多且低洼路段地区,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还需要有效应用混凝土防水施工技术,做好路基、路面的排水及防水工作。应用混凝土防水施工技术对保障混凝土使用质量,避免积水引发的混凝土路面软浸泡问题非常重要。就目前来讲,道路桥梁施工单位常用到的混凝土防水施工技术包括2 种。1)是混凝土配比过程中添加合理比配的防水剂。2)在完成混凝土桥梁灌注后,在桥梁表层涂抹防水材料。以上2 种方式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如今已经有很多施工单位选择融合2 种防水施工技术,这极大地提高了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此外,道路桥梁工程在遇到防水功能下降时,施工单位要考虑是否出现了路基面浮浆细纹裂缝,如果有就要进一步分析细纹裂缝产生原因。一般来讲,细纹裂缝出现的原因是由施工技术不当、内部结构不合理或者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在处理路基路面细纹裂缝时,施工单位采取的技术就是用凿毛机对新老水泥粘合力进行凿毛处理,提高道桥防水功能。还可以采取钢毛刷处理拉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道桥内部结构的稳定性[1]。

1.2 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常用到的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为悬臂浇筑。道路桥梁灌注施工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道桥结构稳定性,并缓解城市交通出行压力。但是实际上很多桥梁设置的架设都较高。在结构框架搭建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在桥墩两侧提前设置好工作平台,采取逐段向跨中悬臂浇筑的方式来僵住水泥混凝土量体,并逐渐施加预应力。在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应用到预应力钢筋,在具体操作时就要求施工人员科学控制钢筋数量,检查钢筋规格与质量,保证钢筋材料应用的经济性。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做好钢筋防锈蚀处理,通过刷涂防腐蚀材料等,以此提高钢筋材料的使用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最后,在混凝土灌注施工前,还需要提前做好模板,为的是方便混凝土浆液定型处理。目前来讲,最常见的灌注技术还包括泵送灌输法,应用该灌注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灌注速度与浇筑数量,极大地方便了混凝土施工。

1.3 混凝土配比技术

1.3.1 混凝土配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比是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在设计混凝土配比时,必须严格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科学确定材料组成比例。常见的混凝土配比设计技术包括2种。1)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质量表示,例如某配合比:240 kg 水泥、630 kg 砂、180 kg 水,1 280 kg 石子,160 kg 矿物掺合料,则1 m3混凝土总质量为2 490 kg。2)以各项材料之间的质量比表示(水泥质量为1),将上述质量换成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 ∶2.63 ∶5.33 ∶0.67[2]。

混凝土配比设计中主要材料包括砂、水、胶凝材料以及石子4 种,这就需要合理控制4 类材料的比量关系。3个具体参数如下。1)胶凝、水材料之间的比量关系用水胶比表示。2)石子、砂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用砂率表示。3)胶凝、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单位水量(1 m3混凝土用水量)表示。

1.3.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调整和施工配合比确定3 个步骤,具体配合比计算如下。1)当混凝土设计强度小于C60 时,计算配制强度(fcu·o)公式为:

式中:fcu·o—混凝土配置强度,MPa。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2)当混凝土设计强度不小于C60 时,公式为:

1.4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在整个混凝土工程施工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后期养护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完成模板的拆除之后,使用遮盖物对其进行覆盖,或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或浇水法等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一般情况下,养护周期应该控制在12 h 以上,通过养护的方式来保证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避免其出现开裂的情况。在混凝土工程完成模板的拆除之后,需要对整体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且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来予以弥补。

2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1 路基的填料与压实

路基开挖具体有混合式开挖法、全断面横挖法等。对于路基填料土方来说,我们应该分类进行开挖和应用。

选择路基填料时,尽量控制CBR 值在5.8%~13.4%,满足路基填料CBR 需求。路堤基本填筑技术保留混合填筑法、分层填筑法以及竖向填筑法这3 种。填筑时,应遵守不同填料分层填筑的原则,且保持每一层填料的一致性,严禁使用含杂草、腐殖土、水饱和的湿土。而透水性不良的土应将其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在压实路基时,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松铺的平整度、厚度、最佳含水量等指标,并保证最大松铺厚度应在30 cm 以内,最后一层最小压实度应在8 cm 或以上。路床40 cm 范围使用5%是会稳定土处置,石灰的具体用量应通过试验,根据CBR 值具体需求确定,并满足以下要求,见表1。

表1 路基压实度指标

2.2 构造物两侧路基施工技术

为了避免桥头跳车,减少构造物两侧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必须要加强对台后路基填土>2m 的桥梁、明通道以及明涵两侧路基填筑的特殊处理。根据沉降计算,若地基不满足标准要求,则采取土工格栅融合砂砾垫层进行处理,保障基地压实度在92%以上。在进行桥涵台背填料时,应采取卵砾石和砂砾等填料,期压实度应不低于96%[3]。

2.3 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

强夯法施工技术常应用于地基处理过程中,对提高土强度,降低土压缩性,消除湿陷性黄土湿陷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遇到填方路堤高度在12 m 以上的路段时,可以采取强夯法处理和补强地基与路堤,每填高8 m,就需要对路堤顶部进行强夯处理。强夯法施工步骤有8 个。1)清整施工场地。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3)安置起重机,使得夯锤对准夯点位置。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位置,等到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6)按照设计规定次数实施夯击,重复步骤3~6 次,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夯击。之后再间隔时间后按照上述步骤逐步完成全部夯击次数,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7)每次夯击前,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夯点进行防线,并进行复核,检查完后若发现误差应及时更正。8)在施工过程中详细记录各项参数以及具体的施工情况。

2.4 路基防护技术

然后就是路基防护技术,常用的方法包括生物防护(种树、种草等),其他防护技术,例如六角空心砖护坡、护面墙等。路基冲刷技术包括石笼防护、抛石防护等。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石砌圬工防护技术,对于不同的路基坡面我们应该应用不同的方法技术,从而保障桥梁路基稳定性。

2.4.1 边坡高度≤5 m防护工艺

当路堤边坡高度≤5 m 时,可以采取草灌结合防护,建议使用剪股颖、黑麦草和紫穗槐,每间隔2 m2就栽种一颗密度栽植,土路之间采取植草结合三维网进行防护。

2.4.2 边坡高度>5m防护工艺

当路堤边坡高度>5 m 时,可以采取拱形骨架防护技术,在顶部2 m 范围和土路肩处采用植草结合三维网进行防护,拱格内采取草灌结合防护方法,在每个框格中栽种3~4 棵灌木。

2.4.3 填方边坡坡脚冲沟路段防护工艺

在对填方边坡坡脚冲沟路段,可采取M7.5 浆砌片石进行防护,在边坡坡脚处1.5 m 高处进行灌注[4]。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企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实际上,虽然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施工技术细节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未来发展来说,施工单位和技术人员必须严格落实施工工艺要求和规定制度,并加强对常见施工技术问题原因的研究和探讨,以此丰富施工经验,最终促进道路桥梁工程的飞速发展。

猜你喜欢

路堤填料施工单位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探讨
聚合物型色谱填料的研究进展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填料填装工艺技术创新与应用
错流旋转填料床脱除细颗粒物研究
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临界高度研究
固相萃取填料对有机磷农残萃取效率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匀沉降研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