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神化的“薏苡”

2020-07-15周明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6期
关键词:周明稼轩大禹

周明

薏苡是一种草本植物。“薏”的本意在《尔雅》中这样描述:白色的果仁,晶莹剔透,核心间有淡青色。古籍《神农本草经》载,薏苡“形似珠而稍长”。自古便有“神珠薏苡”一说。

传说,大禹的母亲吞服“神珠薏苡”后,受胎生下大禹。据《史记·夏本纪》载:“禹母修己见流星贯昴,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

薏苡似珠,史上还因此引出一段冤案。据《后汉书》,东汉名将马援,奉汉光武帝刘秀之命,远征交趾(今越南北部)。北军不适南国水土,军中染瘴者甚多,馬援在当地民医的指导下,用薏苡疗疾,病者因此得愈。待马援平定南疆凯旋时,带回几车薏苡药种。谁知马援死后,朝中有人诬告马援在征南时大肆搜刮民间珠宝,从南方带回的便是搜刮来的几大车明珠。

这便是“薏苡之谤”典故的由来。后世诗人便以此入诗,以浇块垒。元稹有句:“珠玑当尽掷,薏苡讵能谗。”杜甫有句:“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白居易则更为直接:“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

薏苡还是一味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唐代《食医心镜》中写道:“薏苡仁粥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薏苡仁属土。阳明药也……久服,益气轻身。”薏苡煮粥,药效似乎更佳,“薏苡仁粥除湿热,利肠胃”。

北宋张师正在《倦游录》中,还有薏苡疗疝疾的记载,说的是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志士辛弃疾:“辛稼轩忽患疝疾,重坠大如杯。一道人教以薏珠用东壁黄土炒过,水煮为膏服,数服即消。程沙随病此,稼轩授之亦效。”

猜你喜欢

周明稼轩大禹
生态环境我们改变了什么?
寄稼轩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明志
天下为家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剑歌
柴垛上的石头
提神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