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0-07-15袁美玲

吉林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盐酸

袁美玲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响水 224600)

剖宫产是一种经腹部将产妇子宫切开将胎儿取出的分娩方式,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手术[1]。由于产妇生理方面的特殊性,因而对于麻醉方面的要求较高。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剖宫产产妇进行麻醉,麻醉药物常采用盐酸罗哌卡因,该麻醉药物具有毒性小、麻醉效果优等优势[2]。但从目前该药物在剖宫产中应用现状发现,尚无标准的用药剂量。基于此,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产妇麻醉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麻醉药物使用剂量的大小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25例)和研讨组(25例)。参照组中年龄23~43岁,平均(36.21±1.87)岁;单胎妊娠19例,双胎妊娠6例;经产妇9例,初产妇16例。研讨组中年龄23~42岁,平均(36.18±1.81)岁;单胎妊娠20例,双胎妊娠5例;经产妇10例,初产妇15例。本研究已经医学伦理委员学会批准,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组间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给药前对产妇进行静脉通道开放和穿刺,指导其取右侧屈曲卧位躺好后,将其腰椎暴露在视野中,然后常规铺巾消毒,依据产妇情况选择其2至3或3至4腰椎间隙间进行穿刺。参照组给予大剂量盐酸罗哌卡因(AstraZeneca AB,JX20050148)进行麻醉,将2 ml浓度为0.75%的盐酸罗哌卡因与1 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静脉推注;研讨组给予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将1 ml浓度为0.75%的盐酸罗哌卡因与2 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推注。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和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情况,麻醉效果是主要对其麻醉阻滞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进行观察分析,麻醉阻滞效果判定标准:若产妇麻醉过程中无不良反应,肌肉处于松弛的状态,则计1分;若产妇并无显著痛感,分娩过程中并无需追加麻药剂量,在进行切片时可感受到轻微的宫缩痛和牵拉反应,则计2分;若产妇分娩过程中有追加麻药剂量情况,且在进行切片的时候感觉明显的宫缩痛,牵拉反应剧烈,则计3分;分数越高表示其麻醉效果越差。血流动力学主要对其心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

2 结果

2.1两组产妇麻醉效果:通过对两组产妇麻醉效果观察发现,两组产妇的麻醉阻滞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麻醉阻滞效果(分)感觉阻滞起效时间(s)运动阻滞起效时间(s)参照组251.28±0.1440.31±1.2360.97±2.58研讨组251.26±0.1340.30±1.2260.94±2.57t值0.520.030.04P值0.810.990.99

2.2两组产妇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发现,麻醉前参照组与研讨组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研讨组的心率低于参照组,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麻醉前心率(次/min)动脉压(mm Hg)血氧饱和度(%)麻醉后心率(次/min)动脉压(mm Hg)血氧饱和度(%)参照组2581.64±4.6184.36±3.5998.64±1.38116.74±3.0971.98±4.6186.97±2.58研讨组2581.65±4.5984.35±3.6198.67±1.3787.96±2.8980.65±3.8490.64±1.27t值0.010.010.0734.187.236.38P值0.990.990.980.000.000.00

注:1 mm Hg=0.133 3 kPa

3 讨论

在剖宫产分娩过程中,麻醉质量至关重要,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从目前临床应用发现,最常用的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该麻醉方式具有阻滞效果良好,麻醉起效快,且可很好松弛产妇的肌肉,确保手术顺利完成[3]。在剖宫产麻醉中,除了选取质量较高的麻醉方式以外,还需选取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目前剖宫产最为常用的麻醉药物为盐酸罗哌卡因,该药物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毒性较小,对人体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等系统的影响较小,且其并不会透过胎盘的屏障,不会对母体和胎儿造成影响,可保障母婴的手术安全[4]。

盐酸罗哌卡因属于局部麻醉药物的一种,其属于酰胺类麻醉药物,与其他麻醉药物相比,其对人体心脏和神经的损伤较小,不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还可使产妇在麻醉过程中下肢保持一定的张力,可对其外周血管阻力进行增强,使血管收缩得到促进,从而使其血流循环和动力学得到稳定,利于其静脉回流[5]。目前,对于盐酸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方面的应用尚无明确的使用剂量标准,因而如何选择合适的盐酸罗哌卡因使用剂量以提升剖宫产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成为临床重点研究课题。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小剂量和大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发现,两个剂量的麻醉效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血流动力学影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麻醉前两组的差异并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大剂量的参照组血流动力学浮动较大,心率显著升高,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小剂量并未出现较大的浮动,且与大剂量相比,心率较低,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看出,应用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其麻醉效果也较优,且可更好地稳定患者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使手术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产妇剖宫产中麻醉效果良好,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盐酸
盐酸泄漏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