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7-15贺杰美
曾 一,张 嫚,贺杰美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护理部,湖北 黄冈 438000)
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与患者的健康生活及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应重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良好的护理管理方法保证护理服务质量[1]。本实验主要对护理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理论的价值进行分析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我院的60例护理人员,划分对照组是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取的30名护理人员,观察组是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取的30名护理人员,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女性。观察组年龄在22~50岁,平均(31.47±2.38)岁;对照组年龄23~49岁,平均(30.25±1.57)岁,数据之间显著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管理理论应用于对照组。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观察组。(1)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护理部门为有关管理人员全方位讲解目标管理。对于参加调研的护理人员应依会议内容,全方面的进行宣教,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对护理目标管理理论增进熟悉感,进一步保障目标管理的有效实施,在制定目标管理护理工作计划时主要依据护理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2)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医院在排查各科室的护理人员时,可以了解到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保证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目标制定中,还应对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考量,依据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分配任务,对已经分配的护理人员定期培训,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与病危患者护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开展护理工作,医院内部还应制定奖励机制,对有良好表现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3)对监控质量强化。创建质量监控小组,保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合理应用目标管理理论。应全程监督护理工作,对不足进行及时纠正,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改建工作,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质量,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服务、护理文书规范、技术操作这四项数据,各项数据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分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质量,对照组基础护理(85.14±2.56)分,护理服务(87.23±1.46)分,护理文书规范(86.25±1.32)分,技术操作(88.62±1.34)分,各项数据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质量
表1 分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质量
分组 例数 基础护理 护理服务 护理文书规范 技术操作对照组 30 85.14±2.56 87.23±1.46 86.25±1.32 88.62±1.34观察组 30 96.27±2.89 98.47±2.04 97.38±1.59 97.09±2.31 t 15.791 24.541 29.511 17.372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在科室总目标的基础上,实施目标管理,对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进行评估,并对有良好表现的护理人员发放奖励,还应基于总体目标与个体目标,创建明确的权责体系,保证护理质量[2]。依据各科室的岗位特点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与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使其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实现良好的护理效果,广泛应用目标管理理论[3]。本次实验是分析护理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理论与常规管理理论的价值,结果表明,对照组基础护理(85.14±2.56)分,护理服务(87.23±1.46)分,护理文书规范(86.25±1.32)分,技术操作(88.62±1.34)分;观察组基础护理(96.27±2.89)分,护理服务(98.47±2.04)分,护理文书规范(97.38±1.59)分,技术操作(97.09±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理论,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术操作能力,确保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凝聚力,使护理人员以充足的热情开展护理工作,提升护理管理有效率,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