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老年患者创伤后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2020-07-15吴桂清阮奇双林丽星
周 丹,吴桂清,阮奇双,林丽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下降,对创伤的应激反应和抵抗能力均下降,而由于经济、照护、沟通等各种原因,使老年人骨折后的心理问题更为突显,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孤独抑郁等,应认真评估心理状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年龄在60-105岁的骨科老年患者共688例,非创伤性疾病408例;创伤性疾病280例,其中车祸引起的创伤89例,跌倒引起的创伤191 例,本次对这280例骨折患者随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报告发出280份,收回268份,分析所得结果如表1:
表1 住院期间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
1.1 心理特点分析
老年患者他们会因为1)所遭受的事件的性质及严重程度,2)以前曾经历的悲痛事件,3)生活中从其他人所得到的支持,4)以往的健康状况,5)个人及其家族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历史,6)文化背景和传统,7)年龄、性别等因素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1.2 愧疚、自责
老年患者意外受伤,一般由于日常生活不小心引起或车祸,觉得影响子女的正常工作生活,又需要支付大笔的费用,心理上会出现愧疚的反应。
1.3 孤独抑郁
老年患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够,导致对疾病过分悲观化,同时又处于陌生的环境,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心理上无法承受,会对治疗、生活上产生孤独、抑郁的情绪。
1.4 焦虑、恐惧
创伤后担心疾病对后续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以及创伤后疼痛引起的焦虑;对医生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的不了解产生恐惧心理,担心手术失败等。
1.5 悲观、绝望
这类情绪较经常出现在创伤程度严重,如车祸导致一向健康的人突然要面临截肢继而成为残疾人等,心理承受的压力太大,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2 心理护理对策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首先,要求护理人员自身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医院应培养护理人员进修心理护理学,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学方法的研究或医院配备充足的心理咨询师,让护理团队更完善。其次,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面对每一个患者应该本着慎独精神用真诚的态度做到“五心”(爱心、细心、耐心、关心、同情心)[1]。再而,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
2.1 愧疚、自责的心理护理对策
这类患者大多经济条件不好,或在家里承担的责任多,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沟通技巧,让患者把自身的顾虑倾诉出来,它可以通过您积极的配合让您比别人恢复的更快,它是可逆的过程,只是需要一个时间段,要正视事实,通过自身情绪的调节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2 孤独、抑郁的心理护理对策
中国慢慢进入老年化社会,患者往往表现出自悲自怜的孤独抑郁状态。(1)护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告知的魅力”认真地为患者讲解疾病的性质,加强各个阶段地健康宣教,指导肢体功能锻炼,给予举例以往成功的案例,传递可治愈地信息,让其积极配合治疗。(2)护理人员可以在病房内选一个乐观向上的患者做组长,让组长带动这些消极、抑郁的患者。(3)亲朋好友、医务人员的鼓励、关怀都十分重要,以消除这种不良的情绪。
2.3 焦虑、恐惧的心理护理对策
创伤的突发性使老人患者没有思想准备,心理应激引起的矛盾往往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手术前对手术是否成功及愈后如何的担忧,对术后生活照顾及康复锻炼安排的担忧;(1)通过望、闻、问、切来评估患者焦虑的程度,产生焦虑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投入分散精力的活动:阅读、听音乐。(2)微笑服务、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告知其骨折的情况,治疗的一般程序,尽量让患者了解诊疗的整个过程,使患者情绪稳定下来。(3)使患者受到尊敬,给患者一个适当而亲切的称呼,为患者创造合理、整洁、舒适、良好的环境,指导他们助行器的使用,并安排及组织一些康复锻炼。(4)创伤往往会带来疼痛,而疼痛引起地活动受限,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因此尽可能地给患者解除或减轻各种躯体症状,如正确地翻身、遵嘱给予止痛剂等。
2.4 悲观、绝望的心理护理对策
患者表现出一种冷黙,对周围环境异常敏感,心理家指出:信息交流=70%语言+38%语调+55%面部表情[2],因此护理人员要注重语言地整体效果。(1)了解患者的忌讳的事物,做好班班交接(2)了解产生异常心理的原因(3)在护理上给予信心,让其充分了解自己最有可能恢复到地健康程度。
现代医学已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不但使医务人员在许多疾病的病因、病理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更使其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上取得了有益于人类自身的进展[3],因此临床上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有效的对策,提高生病的质量,使社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