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产房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2020-07-15卿娟
卿 娟
(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广东 深圳 518118)
由于分娩过后产妇自身激素水平的猛然改变以及家人极少的关怀,都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1]。对产妇以及对婴儿的生存质量都会造成负面影响,产后的有效护理对产妇而言有着至关紧要的影响[2]。本文针对家庭产房护理模式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0例。两组产妇均知晓并同意配合我院治疗研究,均为初产妇,均自愿接受抑郁自量表评分,排除有严重精神疾病历史的产妇。对照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6.13±0.13)岁,孕龄37-41周,平均孕龄(38.13±0.13)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 6.4 3±0.2 5)岁,孕龄3 7-4 2 周,平均孕龄(38.24±0.15)周。两组产妇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包括产前基本指导、产后基本指导以及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采用家庭产房护理模式。(1)产前护理教育:初产妇首次分娩难免伴随紧张恐惧的心理。对产妇以及其丈夫产前培训,在学习过程中男方可很大程度上给予女方精神上的支持,缓解产妇恐惧的心理。开设兴趣学习班,至少在一位家属的陪同下学习瑜伽、单人操等。频繁规律宫缩时,给予按摩指导,缓解疼痛。产妇居住的环境增添居住的温馨性,降低居住环境的陌生感。(2)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一些产妇由于产后不能在短时间内接受自己身份的转变,难以适应母亲身份,因而出现产后抑郁。心理护理中应帮助孕产妇尽早适应身份转变,让孕产妇能够明确自身母亲角色定位。比如指导产妇正确喂奶,传授婴幼儿护理技巧,让产妇学会正确抱婴儿、抚摸婴儿等。(3)进入产程后,至少有一位家属陪伴,参与生产过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分娩的各个产程应注意的问题。宫缩频繁产生的疼痛家属应给予产妇语言以及精神上的支持。产程进入活跃的阶段,丈夫可陪同产妇进入分娩室,避免产妇过度紧张。丈夫参与生产的过程,理解产妇的生产的不易,对日后感情的升温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时刻对产妇言语上的鼓励。(4)在生产前给予产妇家属生产结束后护理培训。在产妇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给予一定的关怀,避免产妇产生孤单且不被重视的心理。维护产妇分娩后心理平衡至关紧要。避免对婴儿过分关怀忽视产妇心理健康情况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生产前后抑郁自量表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得分分数≥20分评定有抑郁症。)
对比生产结束后抑郁症发生率(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定,分数≤12分为阴性,分数≥13分为阳性。)
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产妇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生产前后抑郁自量表评分: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评分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1 比较两组产妇生产前后抑郁自量表评分
表1 比较两组产妇生产前后抑郁自量表评分
分组 抑郁自量表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80) 24.13±0.26 18.21±2.36观察组(n=80) 24.16±0.25 14.25±2.86 t 0.743 9.552 P 0.229 0.000
2.2 对比生产结束后抑郁症发生率
观察组产妇抑郁症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抑郁症发生率1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对比两组产妇抑郁症发生率[n(%)]
2.3 比较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97.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86.25%,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3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n(%)]
3 讨 论
产后抑郁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产褥期精神综合征[3]。分娩阶段是女性较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尤其是初产妇,对生产不自信往往会伴随恐惧、消极的心理。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产妇生理上存在很大的冲击,致使产妇心理上的落差平复较慢,往往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4]。
家庭产房护理模式是产科依据产妇需求改进时代推动下的产物。分娩前后的疼痛、初期分娩的产妇以及分娩的时间这些都是影响分娩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分娩前后的有效护理,可有效的增进产妇生产的顺利性。
家庭产房护理模式应用于分娩的过程中,家人的陪伴可有效的缓解初产妇紧张恐惧的不良心理。家人的关怀可减少产妇生产过后的落差感,生产后产妇激素水平的改变,极易诱发不良心理的产生。家属尤其是产妇的丈夫,有效的陪伴不仅促进生产过程的顺利,对夫妻的感情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摆脱单一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使得护理模式趋于情感化、效率化。
家庭产房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临床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