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需求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2020-07-14李青山李瑞宋胜利
李青山 李瑞 宋胜利
摘要:推进高等教育“三全育人”,归根结底是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各方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锻造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何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从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出发,探索面向人才需求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出“三全育人”新模式及实现路径。通过五位一体架构,构建有特色的创新培养体系。利用软件资格考试平台,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软件工程人才。
关键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三全育人;实践能力
DOI: 10. 11907/rjdk.19272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TP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20)001-0007-04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2-3]。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4-5]。
本文结合软件工程专业学科特色,以人才需求导向作为牵引,基于三全育人要求构建五位一体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职业化资格认证平台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
1 红色基因贯穿立德树人培养过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自动控制系,其中导弹系统专用计算机方向就是现在计算机专业的前身,西电也成为国内最早设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是第一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60多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和“姓党、爱国、为民”的西电特质,累计培养出3万余名计算机领域高级专门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国家信息化建设不断输送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计算机科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自2012年开始完成了从1%到1‰的6年长跑,实现了从高水平学科到一流学科的蜕变,为我国“两弹一星”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
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科特色,院党委提出建设本硕博师联合党支部的开创性方案,将“多维度、多类型、全过程”育人作为三全育人新模式落地的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作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数量最多的学院.由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教职工四大部分组成,如何合理配置和使用教学资源是学院教学工作中举足轻重的一环,简单来说是如何能够协调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复杂来说是如何将四者紧密相连,形成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依存关系。
2 五位一体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信息产业已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8年实现收入63 061亿元,增速14.2%,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从业人员643万人,同比增长4.2%,工资总额增长13.4%。更进一步的就业显示,即便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最终也是在软件行业就业。这表明软件行业发展迅猛,急需大量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然而高校培养出来的大批毕业生却因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而与岗位失之交臂。软件行业“供需两旺两难”的尴尬局面凸显我国软件人才“供需失衡”,直接反映出我国高校软件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间的知识鸿沟。如何加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是软件工程专业教育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和重点问题。目前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专业能力培养脱离社会需求。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不明确。大部分专业课程缺乏相应的课程群来支持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多偏向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项目多偏向于验证性实验,脱离实际应用。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测评主要采用课后作业方式和固定模式的考试,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2)创新意识与国家发展需求不匹配。学生对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投入很多时间,而结果往往又无法体现在成绩中。同时,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存在制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为:①教师完全掌控教学过程,不管教学内容难易,按照已定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由教师全部进行讲解,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课堂上没有时间思考,也无法提出自己的想法、缺少主见;②课程考核方式死板,多是以试卷的方式进行,即便有些课程可以完成论文的形式作为考核,但评价机制仍然很单一,忽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没有激发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创新热情。
(3)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亟待深化。产学研结合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然而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各有千秋。“应用型人才”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从普通技能型应用到高级创新型应用之间有较大的空间跨度,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不同的培养模式,相应地产学研合作在理念、制度、内容以及运行机制上应各有特色。高校对产学研合作认识日益深刻,积极性很高,各自结合优势建立了“厂校产学研合作联盟”,打开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空間。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校企高层建立的合作联盟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存在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强化了高层设计,而在具体实施上缺乏必要的执行链条,缺乏系统规划与运行机制。学校与各二级院系缺乏必要的指导与联系,影响了产学研合作联盟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在产学研联盟建立后,在学校与企业间缺乏合作持续运行的纽带,许多合作联盟变成了一纸协议,使产学研合作无法实质性展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从5个方面构建创新实践培养体系:①学科竞赛体系;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③多元联合培养模式;④多样联合培养基地;⑤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2.1 学科竞赛体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一直高度重视培养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学科竞赛为重要抓手,推动培养模式变革,大力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信息技术领域高素质“新工科”人才。形成以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ACM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高校绿色计算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为主体的国际、国家、省、校4级竞赛体系。通过4级竞赛体系,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推动了创新型计算机与软件人才培养,同时也扩大了学校在教学实践与学科竞赛领域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2.2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软件工程专业的创业教育层次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创业意识提升及创新创业基础培训部分,教育方式主要包含创业平台资源、创业微论坛、创业讲座、创业课程等。创业平台层次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交流、创业团队组建、业界沟通学习、创业项目库等服务。项目孵化层次面向具备雏形或具有较高培育价值的团队,为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引导、资源对接、业界合作、媒体宣传等各类对接平台。
2.3 多元联合培养模式
面向产业需求,在软件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产学合作,吸纳产业界专家参加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过程改进和培养效果评价。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参加实际项目研发,建立多元化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案例教学”、“做中学”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满足软件产业需求的软件工程师。
2.4 多样联合培养基地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以“崇尚实践、回归工程”为指导思想,着力实施“能力导向”、“做中學”、“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的培养模式,构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本科生“螺旋式”和研究生“三段式”专业教学体系。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充分吸纳企业专家参与,先后与美国IBM、Intel、0racle、Sy-base、Xilinx公司,加拿大RIM公司、德国Siemens中国研究院、瑞典Amaranten公司、陕西省邮政信息局、大唐电信、中兴西安研究院、陕西省文化厅等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先后与加拿大Platform、日本CANNAC公司、大唐电信、苏州安可信科技、中科院、631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西安未来国际、北京傲天动联、北京软件与服务业促进中心、中软国际、四川华迪、神州数码、文思创新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了30余个实习实训基地。
2.5 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无缝连接”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设计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的“螺旋式”培养方案,将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设计、实训实习等作为前后衔接的有机整体并统一规划,形成了分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案。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实践教学各层次之间、学校实践与企业实际工作之间的“无缝连接”。
产业需求牵引的分类培养。面向国家和西部地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综合优势,与通信、电子、微电子等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分类培养有鲜明特色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
3 职业资格认证驱动人才培养目标达成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简称全国软考)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领导,全国计算机软件考试办公室负责实施和日常管理的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的考试。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设置了27个专业资格,如表1所示,涵盖5个专业领域和3个级别层次(初级、中级、高级)。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实施了20多年,近10年来考试规模持续扩大,截至目前,累计报考人数500万。该考试由于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社会各界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
根据原人事部、原信息产业部文件(国人部发[2003]39号)规定,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实行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每年举行两次。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全国统一实施后,不再进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应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因此,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同时还具有水平考试性质,报考任何级别不需要学历、资历条件,只要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就可以报考相应的级别。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部分专业岗位的考试标准与日本、韩国相关考试标准实现了互认,中国信息技术人员在这些国家可以享受相应待遇。
为了使本校软件工程系的办学方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符合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自2002年起,西电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现在重组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承担了信息产业部教育中心(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办公室,简称全国软考办)委托的“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研究与实施工作,并于2015年4月在西电软件工程系正式设立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研究部(简称软考研究部)。
软考研究部开展的工作对于国家逐步建立软件专业技术人员和软件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标准体系、组织实施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水平)考试,加快建立和组织实施软件专业技术人员和软件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推进软件专业技术人员的国际职业资格互认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软考研究部也是软件工程系面向社会需求,改进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架构的基础平台。
(1)通过软考研究部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及时掌握国内外计算机软件技术和软件产业发展趋势,及时了解我国软件技术应用及软件产业发展状况,使本校软件工程系准确把握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类型。通过软考研究部进行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工作,可以深入了解国内产业界IT实际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主要工作)、技能标准(技术水平要求)、知识体系(知识要求),从而准确把握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准确定位软件人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对推动软件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按照培养工程型、实用型软件人才的办学理念,软件工程系培养的人才要求达到IT产业界应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研究部的工作,准确定位企业对软件人才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和考核标准,进一步加强西电软件工程系与IT产业界的紧密联系,为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促使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更符合社会需求,促进本校软件工程系更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方案,推进素质教育教学,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及时调整知识结构,提高工程应用实践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考核方法与评价标准,教学内容更趋合理、培养方法更加实用。为软件人才培养和素质提高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3)促进西电软件工程系的教学和专业建设,锻炼师资队伍,提升计算机软件学科的总体实力,推动西电软件工程系的教学工作更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加强西电软件工程系教师与企业和市场的联系,使软件工程系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更符合社会需求。软件工程系教师通过参加软考命题研究工作后,教学理念更加清晰,教学改革更加深入,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师资水平明显提高、责任心大大增强,各项教学工作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培养的学生基本上能够成为有用、实用的“社会需求型”人才。
(4)通过研究部的工作,西电软件工程系与国内许多大型IT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与一批软件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建立了良好关系,为西电软件工程系加快“产学研”结合、加速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4 结语
学院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尤其是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五位一体的培养架构,建立了人才需求导向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学院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未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还应加强合作交流,推进教育现代化,助力教育强国战略,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晓蕾.微信平台的“党员圈”——基于SWOT分析法的“微时代”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探索[J].科教文汇,2015( 10):129-130.
[2] 叶锦文.构建校本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11):11-14.
[3] 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 568):67-69.
[4]韩中元,雷国华,李军,等.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18( 10):26-29.
[5] 赵瑞杰.“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267-274.
[6] 文俊浩,杨丹,陈林,等,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63-65.
[7]郑山红,赵辉,彭馨仪,等.软件工程课程“四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工程,2019,22(9):114-118.
[8] 陈荣武.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1):95-98.
[9] 張广泉,杨季文面向校企合作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 21):31-34.
(责任编辑:杜能钢)
基金项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0901190008,20901190012)
作者简介:李青山(1973-),男,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李瑞(1983-),男,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宋胜利(1981-),男,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本文通讯作者:宋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