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课程对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与思考
2020-07-14李荟芹
李荟芹
摘 要: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增强国家和社会稳定,也有利于自身成长成才、肩负历史使命。文章旨在阐释“文化认同”的内涵,探讨高校所设《纲要》课程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意义,并为《纲要》课程就如何加强大学生文化的认同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认同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文化是由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并对政治、经济起到推动与阻碍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建设祖国、发展祖国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成败。一个国家只有重视文化建设,才能有出路,也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根据地,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教学理论必修课,对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文化的传播,中华文化的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重視和加强。
二、文化认同的内涵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有研究指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认同的构成包括民族(族群)文化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两者具有等效的生存价值。”[2]其中“主流文化认同是人们对国家主体文化和社会规范的选择,体认和情感依附,而民族文化认同则是个体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民族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3]“民族教育中民族文化认同与主流文化认同的博弈具有一定的长期性。”[4]而本文所要阐释的文化认同主要指的是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曾有许多民族在中国历史舞台亮相,他们共同开拓了广袤的中国疆域,共同发展了繁荣的中国经济,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5]今天的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紧密联合,牢不可破的整体,形成了相互依托,荣辱与共的历史共识,各民族人民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以及文化的认同空前高涨,并逐渐地凝聚成了具有深层相通性的共同价值取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多次强调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就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十九大更是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进党章,而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使人民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其幸福感不仅是主观上的,更是客观上的,是国家认同的体现。”[7]因此,我们可以对当今文化认同进行这样一个界定:在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我们所认同的中华民族文化应当是以五千年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旗帜,体现新时代精神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三、《纲要》课程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政治、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只有重视对文化教育的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当前我国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是高校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而《纲要》作为高校所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在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帮助新时代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垂范作用。该课程的视域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从中国近现代史纵向发展的脉络出发,利用丰富的历史素材,依托深厚的历史积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理论概括和带有普适性的结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性,使大学生从学理、心理和历史发展中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中华民族文化。
四、《纲要》课程在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方面的有效途径
《纲要》课程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要积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强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纲要》课程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要贯彻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高校教师必须要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解决好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此,应该从如下3个方面着手。
(一)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效果上下功夫
《纲要》思政课性质决定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提高教学张力。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要把对历史过往的人与事的兴趣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从而对理论的认识得以在思辨的过程中升华,使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上升为一种理性的思考。其次,《纲要》课教学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纲要》课要充分发掘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强化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这些精神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是讲述近现代史的基本素材内容,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关键。同时,《纲要》课程还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本和基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有效地深化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最后,还要从细节深处引导学生从国、家、个人三个层面,全面而深刻地去理解其内涵,还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具体内容的阐释,深度解读其产生的深刻意义与实践要求。
(二)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创新手段上下功夫,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让“死气沉沉”的“思修”课堂“活过来”。高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把“课堂教学”转向“课外实践教学”。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理解能力较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灵活采取教学措施,把学生表面的参与变为实质性的参与,重视实践性教学,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从而增强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教师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区有关近现代史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集体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迹、走访革命老区,之后撰寫调研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交流,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三)丰富校园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自主接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发挥《纲要》课程在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作用,深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理论效果,让大学生自觉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除了在课堂教学、校外实践上扎实推进外,充分发挥校园载体功能,开展充满朝气、健康向上和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特色的主题教育文化也是弘扬主旋律、积极引导大学生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纲要》课程在组织教学上也应朝此方向拓展,思政课教师应当组织、指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与主题相关的社团活动、辩论赛、知识问答竞赛、学术活动和演讲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从人际交往、知识展示等多方面入手,引领大学生文化包容、思想成长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自觉接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五、结语
只有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很好地贯穿和渗透到《纲要》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才有可能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摇摆和疑惑之难题,并使《纲要》课成为讲清道理、培育思想、坚定信念、受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HU F W,WANG P,LI L J.Psychometric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Multiethnic Adolescent Cultur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14(4):1356-1368.
[3]王沛,胡发稳.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结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01-107.
[4]张善鑫.民族教育: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艰难博弈——来自课程研究文献的证据[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7(2):131-137.
[5]韩玉瑜.增强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中国民族报,2019-7-19.
[6]李海林,吴君.增强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贵州民族报,2019-9-20.
[7]赵科,杨丽宏.民族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对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19(5):1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