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汉语文化中的歇后语

2020-07-14李杨源

青年时代 2020年11期
关键词:歇后语中国文化使用

李杨源

摘 要:歇后语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化形式,除了传颂于口头,文学作品中也广为使用,已引起了广大学者及各层次读者的广泛关注,而且正在诱发越来越多人包括外国人在内的兴趣。

关键词:歇后语;起源;使用;中国文化

一、引言

汉语歇后语究竟何时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到目前为止众说纷纭,学界也似乎尚无定论,有人说与其争来争去莫衷一是没有个定论,不如发挥一点人的主观能动性,想点法子透过多种形式对它进行调查研究与寻根究底,外加一点想象力,于是乎最后落到顺着想象之后而成的读书与资料查找上。

二、关于歇后语起源的想象

歇后语对于中国人来说照理应该是不陌生的,在中国四大名著里就有不少,笔者也不妨从四大名著中各拣几例以飨大家。

(一)几例来自《红楼梦》的歇后语

(1)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李嬷嬷);(2)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3)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二)几例来自《西游记》的歇后语

(1)猪八戒见高小姐——改头换面;(2)如来佛手上翻筋斗——逃不过手掌心;(3)白骨精吃唐僧肉——痴心妄想。

(三)几例来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1)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2)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3)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四)几例来自《水浒传》的歇后语

(1)武大郎放风筝——起手不高;(2)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3)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那么问题就来了,具有独特汉语文化的歇后语是何时起源呢?有人根据四大名著中使用的歇后语,大胆地想象歇后语产生的时代,因为文学作品是记录与传承一国某个时代各种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就有了歇后语的各种起源说。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人,是当时著名的小说家,而元末正是社会动荡之际,作者则抱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却又不苟流俗。《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明朝人,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里就有对他的褒扬“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之人,是中进士,为官几年因不满权贵而离去,后投笔从戎,任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幕僚,后又因张氏的日益骄逸料定其日后必败无疑而离去。后因其所写《水浒传》而被朱元璋关进大牢,受刘基(刘伯温)之助而获释。《红楼梦》是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被誉为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对封建社会各领域做了深刻批判,其作者不止一个,但人们往往会首提曹雪芹,而曹雪芹乃清朝之人。

以上所提的这四大名著中都出现了现代人广为使用的歇后语,其作者要么就是元末明初之人,要么就是明末清初或清朝之人,于是乎有人说歇后语起源于元末明初的,他们是读过《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且见过其中歇后语者;也有人说歇后语源自明朝的,他们便是读过《西游记》且见过其中歇后语者;更有人说歇后语起源于清朝的,是因为这一大批的人已读过《红楼梦》且见过其中的歇后语。这样好像各有各的道理,还真像是有“典”有“据”,而非单纯的想象,也自然十二分地觉得实在是不必再引经据典了。但一番调研之后,发现以上的起源之说还只是一种推测、一种十足的想象而已。

三、歇后语的起源史

歇后语的来源还真不能靠想象获得,所以后来有人对它下了一番究底性考证的功夫。常人言,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首创的一种与其他文化习语如谚语等并存的特殊的语言形式。据有关资料介绍,歇后语这一名称并非一开始即是,最早出现在唐代,当初其名为“歇后”,人们所说的“郑五歇后体”就见于《旧唐书·郑綮列传》,也被人称为“歇后体诗”,甚至有人认为它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如《战国策·楚策四》中就出现了如今所说的歇后语:亡羊补牢,未为迟也。《道德经》就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此为以“倚伏”代替“祸福”,著名学者陈望道先生则把歇后语称为“藏词”,除此而外,也有人称之为“俏皮话”。

四、关于古今歇后语使用情况及宣传推广

关于古今歇后语使用情况,也是存在争议的。

有人认为古人到底使用还是不使用歇后语尚无记载,但笔者认为古人肯定使用歇后语,因为前面提到的四大名著的作者在其作品中就大量地使用了当时民间广为流传与使用的歇后语,而人云文学是传承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更有趣的是,据说歇后语在清朝的有“识”之“士”(或叫知识分子)中司空见惯地常玩的一种竞猜游戏,就是把歇后语的前一部分作为谜语,引来无数学人竞猜后一部分(即谜底)。有人甚至把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视为歇后语。

再来看看现代人是否使用歇后语。

众所周知,《上海的早晨》是作家周而复创作的长篇小说,一共有四部,先后分别在《收获》《北京晚报》《新苑》等报刊杂志发表,是全景式描写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长篇小说,揭示了这种工商业改造的必要性,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实际上,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中就使用过不少的歇后语。

(1)给三岁的孩子说媳妇——还差半辈子;(2)热天的冰棍——放不长;(3)大年初一看历书——日子长着哩;(4)外甥打灯笼——找舅(照旧)。

又如在其他一些现代作品中也不乏脍炙人口的歇后语。

(1)瞎子点灯白费蜡(曲波《林海雪原》);(2)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袁静等《新儿女英雄传》);(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周立波《山乡巨变》);(4)竹篮打水一场空(《红旗》);(5)我给他个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老舍《骆驼祥子》);(6)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冯志《敌后武工队》)。

从这些来自作家作品中的歇后语,可以看出现代作家在其作品中也同样使用歇后语。除了作家在其作品中使用外,民间百姓是否使用歇后语呢?这也得地域情况,与包括该地域的客观条件、人的文化水平高低及见识重视程度有关。为了证明这一点,笔者首先拿民间的歇后语向一些人提问,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些特殊的表达就是“歇后语”;再看在校学生对此种特殊文化名词的反应。众所周知,在中学阶段,几乎所有学校都要求学生课外业余时间读四大名著,而且學生们也坚决地按学校要求认真地做了,可当问及他们可知道在这些小说中是否有歇后语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直摇头“不知道”。这里的情况告诉我们,中学生读名著是件大好事,但也需要有教师引导与指导或叫辅导,因为他们肯定有许多读不懂的地方,有时甚至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依靠的则是宣传、指导与推广。

事实上,歇后语作为汉语中的一种独特文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凡有机会接触歇后语的人,没有不对它表现出很大兴趣的,甚至连异国的汉学研究人员以及歇后语的英文读者也是如此。例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汉语言学家罗圣豪教授(Professor John S. Rohsenow),他编写了一部《汉英歇后语词典》,他把歇后语命名为enigmatic folk similes,意即“流传于民间神秘的明喻”。

五、结语

汉语中的歇后语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口头还是文学作品,都大量地使用歇后语,随着对歇后语的不断推广使用,歇后语的学习与研究必将进入一个异常的繁荣与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郑勋烈,郑晴.中国歇后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2]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4]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5]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歇后语中国文化使用
歇后语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