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蜀葵的植物学特点·应用价值与栽培技术

2020-07-14宋超张国琛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蜀葵应用价值栽培技术

宋超 张国琛

摘要 蜀葵最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已经有栽培记载,用于绿化、观赏和食用。蜀葵植株高大、枝繁叶茂,花朵向阳、花期长、花瓣大且花型和花色多,绿化和观赏价值高。蜀葵须根发达,喜光而略耐阴,喜水分充足、耐涝而又耐旱、耐盐碱。在当代,蜀葵栽培应用广泛,庭院、园林、公园和湿地等处栽培具有绿化、美化和观赏价值;盐碱地种植改良土壤,沙漠地区种植防风固沙,路边、堤坝、山岭种植分别具有固基、固堤、护坡作用。蜀葵适应性强,栽培和管理成本低。根据蜀葵生长气象和土壤条件,适当疏剪和施肥,提高绿化和观赏效果。随着生态建设和栽培技术、公共气象服务智慧化,蜀葵栽培面积和在绿化美化、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药用、食用等方面应用将不断增加。论述了蜀葵植物学特点、应用价值和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蜀葵;植物学特点;应用价值;栽培技术

Abstract The first time in the PreQin period in China, the hollyhock has been recorded for greening, ornamental and edible. The hollyhock plants are tall, leafy, with long flowers, long flowering, large petals, many flower patterns and colors, and high greening and ornamental value. The hollyhock roots are well developed, and the growth is light and slightly resistant to shade. It is suitable for water, stagnation, drought tolerance and salt and alkali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times, hollyhocks are widely used in cultivation, courtyards, gardens, parks and wetlands, etc., with greening, beautification and ornamental value; salinealkali land for improved soil, desert areas for windbreak and sand fixation, roadside, dam and mountain planting have solid and solid Dike, slope protection. The hollyhock is highly adaptable, and 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cost is low. Appropriat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or soil fertilizer can grow well, and a little sparse can improve the greening and ornamental effe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the demand for application of hollyhock planting in greening and beautification, wind and sand fixation, soil improvement, medicinal and edible is increasing.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 application value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hollyhock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Hollyhock;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 value;Cultivation technique

蜀葵(Althaea rosa Cav.)又名戎葵、吾葵、衛足葵、胡葵、一丈红、大麦秫、端午锦、端午花、蜀季花、龙船花、麻秆花、饼子花、熟季花、棋盘花、斗篷花、光光花、饽饽花等,为锦葵科蜀葵属多年生花卉,历代花卉图谱皆有记载。“戎葵”“菺”是蜀葵的最早称谓。《尔雅》记载:“菺,戎葵”[1]。蜀葵源自川蜀,故得名“蜀葵”;整株蜀葵可达丈高,称“一丈红”;因在端午前后盛开,又称“端午锦”。蜀葵应用价值高,且抗逆性强,耐旱涝、盐碱、低温等不良气象环境和土壤条件,在我国西南、西北、华中、华东、华北等地均有种植。笔者根据文献资料系统论述蜀葵植物学特点、应用价值及栽培管理技术。

1 蜀葵的植物学特点

植物学特征又称植物学特性,泛指植物自身的形态变化、物候周期、生长习性等特点。蜀葵作为宿根植物,即使地上植株枯萎,地下芽和根系依然能存活,待气温回升又能破土而出。而且,蜀葵植株高达2 m,叶片较大,花色数十种,开花喜充足光照也适应一定时间低温阴冷期。

1.1 蜀葵形态特点

晋·傅玄在《蜀葵赋》序中写道:“其苗似瓜瓠”[2]。“瓠”为1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傅玄认为蜀葵幼苗像瓜苗一般,成株后,因其植株高大为人所知。宋·吴子良《葵花·花生初咫尺》:“花生初咫尺,意思已寻丈”[3]。蜀葵茎干之高远超众花。明·杨穆在《西墅杂记》中记载:“五尺栏杆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3]。赞美蜀葵植株生长旺盛,茎直挺拔俏丽。

蜀葵叶呈圆心或长圆形,基生叶片大,叶片粗糙,两面均有星状毛,叶柄长5~15 cm。李时珍认为蜀葵叶像葵菜叶一样大,又像丝瓜叶一样有分叉。《本草纲目》载:“过小满后长茎,高五六尺”。蜀葵过小满后开始长茎,茎高可达1.67~2.00 m[4]。清·陈淏子认为蜀葵叶与桐叶一般大小,且叶片都呈尖状[5]。他们用类比手法,论述蜀葵叶大。

蜀葵花型和花色多样。在历代花卉典籍中,对蜀葵花型与花色描述最为细致。唐以前描述蜀葵花色的文献较少。晋·傅玄的《蜀葵赋》:“紫色曜目”[3],说明蜀葵花有紫色。崔豹所撰《古今注》记载蜀葵有5种花色,即“有红,有紫,有青,有白,有黄”[3]。唐·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曰:“花有五色”。显然,从晋代到唐代,古人对蜀葵花色认识逐渐深入。明清时期,对蜀葵花色的描述更加细致。嘉靖时出现了黑色和蓝色的珍稀蜀葵,王世懋所著《花圃杂疏·花疏》描述为“黑者如墨,蓝者如靛”[6]。《本草纲目》描述蜀葵花色更多,“有深红浅红紫黑白色”[4]。明·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总结前人的认识,记述蜀葵花“色有深红、浅红、紫、白、墨紫、深浅桃红。”清·谢堃《花木小志》描述蜀葵颜色更为细致:“其色有深红、桃红、水红”及“深黄、浅蓝10余种”[7]。由此可知,从两晋到明清,文献记述蜀葵花色种类呈不断丰富的趋势。

虽然古文献描述蜀葵花色较多,但对花型记载不多。宋元以前,仅郭璞《<尔雅>注》记载:“华如木槿华”[2]。北宋时期,《洛阳花木记》记载:“剪棱蜀葵、九心蜀葵、胡蜀葵......”[8]。至明清,蜀葵花型记述增多,明·高濂《遵生八笺》中记载:“形有千瓣、有五心、有重台......有重瓣种种”[2]。《广群芳谱》亦有相似记载,包括蜀葵花型、花瓣数及花瓣排列等。在20世纪80年代,陈俊愉在《园林花卉》中提出蜀葵花瓣分3种类型:堆盘型、重瓣型、丛生型,但目前认识尚未统一。

1.2 蜀葵生长习性和气象环境

蜀葵生长习性独特。开花前先经历一定的低温期,否则一年之中不会开花,故人们大多选择在春初或秋初播种,到第二年开花。蜀葵“开花”习性在晋代已有记载。傅玄《蜀葵赋》曰:“华经二年春乃发”[9],《本草纲目》:“春初种子,冬月宿根亦自生苗”[4],《遵生八笺》称:“九月间锄地下之”[2],《花镜》进一步说明:“8月下种,10月移栽,......當年下子者无花”[5],说明蜀葵开花需要经历低温期,倘若低温时间不足,会产生“无花”现象。

蜀葵为多年生花卉,花期一般从5月开始。《四民月令校注》记载:“暖气始盛”[10]。《广群芳谱》载:“五月繁花莫过于此,……花开最久,至7月中尚蕃”[11]。《说文》中“蕃”为草木茂盛之意。直到7月中旬蜀葵花仍然生长茂盛。蜀葵花期集中在夏季,一般是在6—8月开花最为旺盛。据《植物名实图考》记载:“滇南四时有花,根坚如木,滇花中耐久朋也”[12]。蜀葵在云贵川等地可四季开花,而在北方却不能。唐代岑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在《蜀葵花歌》吟咏蜀葵“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13]。岑参在诗中感叹蜀葵单花期的短暂,而岑参所处正是我国北方,北方气候较南方更为寒冷。由此可知,蜀葵的花期长短与各地的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2 蜀葵的应用价值

蜀葵植株挺拔高大、花型丰富、花色绚丽,受到广泛赞赏。上至皇宫内院、园林,下至平民房前屋后,皆有种植。足以看出蜀葵在我国古代的重要地位。在当今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蜀葵种植在绿化美化城乡、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2.1 城乡绿化价值

公园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各地城市普遍重视公园绿化。蜀葵具有绿化与美化作用,且价格低廉,适应性强,易于栽培管理。在公园建设绿化中,可大量种植本土品种;同时,也可以引进千叶、五心锯口等优良蜀葵品种,并通过分株、扦插培育新品种。公园一般场地较为空旷,凭借绿化空地,将蜀葵花栽种在亭子、路旁、假山旁、湖畔旁等,混合芍药、鸢尾等花卉,布置成自然式花丛。由于公园花丛体积较小,错落分布,选择1~2种花卉。还应根据公园土壤性质和周边环境进行选材和配置。布置蜀葵花丛要注意植物间高低错落、疏密间致,富有层次变化,避免千篇一律。

随着人们环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住宅区的绿植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加强住宅区的绿化管理,不断增强人们居住的舒适度与幸福感。因此,住宅区绿植应以树木花草为主,采用常绿树和落叶树,乔木和灌木,色彩多样的树种的梯次配置。植物材料的种类不宜过多,又要避免单调,力求以植物材料形成特色,可种植宿根花卉及繁殖能力强的花卉,如美人蕉、蜀葵、芍药、葱兰等。尤其是蜀葵,蜀葵花色多于同期其他花卉,花期较长,且喜湿润,可种植在小区湿地,为住宅区增色添景。

街道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街道绿化尤为重要,主要是遮阳与美化环境。南京市路旁以龙爪槐、梧桐和柳树为主,植物种类少,缺少花卉依托,景观单一。在道路两旁种植蜀葵后,路侧会出现较多裸露地带,在行道树两侧及沟坎之中种植低矮植物,形成乔、灌、草的绿化格局,突显蜀葵的美化效果。当蜀葵花开时,在行道树的衬托下,更加夺目。蜀葵不仅可以美化道路景观,还可以有效保护路基,减少水土流失。在城市中,沟坎与出入路口较多,绿化效果不明显,而蜀葵以其高大挺拔的特点,可以在道路两旁进行篱笆式种植,对沟坎进行填补。在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路口布置花带,形成色彩绚丽、丰富多样的连续景观。按植物种类划分专类花带与混合花带。专类花带是由一种或一类观赏植物的不同类别所组成,如蜀葵花带、水仙花带、郁金香花带等,但植物种类略显单一,受季节影响较强。因此,城市更注重建设混合花带,将几种或几类花卉组成连续景观,丰富城市的生态文化,更能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蜀葵作为多年生宿根花卉,色彩丰富、花期长,生存能力强、耐贫瘠、耐旱涝,适宜种植在路旁、沟边坑沿,在公园、庭院、住宅绿地或巧妙布置成花台、绿带,矮生品种可栽种盆景,也可裁剪成花束;同时,在盐碱地栽培具有治理、改良生态环境作用。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要的背景下,蜀葵因独特的形态和生长特点,将被更广泛用于环境绿化美化、观赏和生态治理保护方面。

蜀葵观赏价值高,我国古代一些著名园林中都有蜀葵。现存文献显示,最迟在汉代园林中已出现“蜀葵”。张衡在《西京赋》中描述皇家园林上林苑的景色,提到了戎葵:“王刍莔台,戎葵怀羊”[14]。南朝诗人更加喜爱蜀葵,南朝颜延之在《蜀葵赞》中称赞蜀葵:“渝艳众葩,冠冕群英”[15]。梁·王筠作《蜀葵花赋》:“迈众芳而秀出,冠杂卉而当围”[16]。2位文学家的作品都赞赏蜀葵之艳美。陈虞繁《蜀葵赋》中写道:“绕铜爵而疏植,映昆明而罗生。......驰驿命而远致攒华林而丽庭”[17]。“铜爵”是指铜雀台;“昆明”是指上林苑中的“昆明池”;“华林”是指当时建康的“华林园”。《蜀葵赋》中提到的3座著名园林中都种植了蜀葵。到了唐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蜀葵在其他方面的价值。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记载:“至德中,马仆射镇太原,又得红紫二色者,移于城中,元和初犹少,今与戎葵较多少矣”[17]。这说明到唐宪宗元和年间,蜀葵已在城市中种植观赏。宋元时期,蜀葵已经广泛种植在庭园观赏。宋·晁补之在《诉衷情》中描述道:“戎葵闲出墙红,萱草静依径绿”[17]。元·张宪《端午词》:“一丈戎葵倚秀窗,雨足江南好时节”[17]。元·许衡《继人葵花韵》:“戎葵花色耀深浓,偏称修丛映短丛”[17]。诗中所言蜀葵相映成辉的草木繁盛的景象。

明清时期,据《西墅杂记》记载,明代成化日本遣使入朝,使者并未见过蜀葵,问之。由此可知,明代皇宫中已栽培蜀葵。康熙皇帝常年在畅春园居住,他尤为喜爱蜀葵,遂命人大量种植。《群芳谱》记载:“五月繁华莫过于此,庭中篱下无所不宜”[18]。《花木小志》描述为:“尝遍种于假山石上,暖风过处真成锦绣堆矣”[19]。记述了蜀葵在园林中生长茂盛,花团锦簇的盛况。

现代生态园林设计往往缺乏创新,过度模仿照搬,甚至连植物种类、摆放方式都大同小异。由于对当地气候和土质缺乏认识,植入花卉大多难以存活,且增加养护费用。有些园林设计植物品种较为单调,像南京植物园主要以郁金香和百合、芍药为主,尚未种植蜀葵。郁金香展现出春季五彩缤纷的景象,以黄色和红色搭配其他颜色,体现花色多样性。但并未突出植物品种多样性,郁金香、芍药和百合皆为春夏季植物,限制了观赏时间,盛开之季过后则观赏价值大为降低。为增加观赏的层次性,应采用宿根植物与一二年草生花卉的混合组成,如蜀葵及落新妇、芍药、金鱼草、沙地柏等。蜀葵拥有众多花色,如浅紫、靛蓝、纯黑、暗紫等,且蜀葵花期可长达半年之久,弥补了观赏的时间性。且蜀葵花瓣大、类型多,如单瓣型、复瓣型和琉球型等,将其栽种到不同场景内,弥补了观赏的空间性。既可以使花色、花型合理搭配,又可以突出植物的多样性。

2.2 防风固沙与改良土壤

土地沙漠化始终是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造成土地沙漠化原因有很多。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社会生产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植被消失。近年来,在防风固沙过程中应用许多植物种类,营造防风固沙植物种群,以防止风蚀、固定流沙、保护沙地生物资源和改善沙地生态环境。我国大西北存在大面积的荒漠地带,种植在这些沙漠地区的植物一般选择具有耐风蚀沙埋、抗干旱、耐贫瘠、耐盐碱、生长速度快、须根发达、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植被。常见的如沙地柏、沙蒿、三芒草、花棒等植物。虽然蜀葵不具备抗风沙的能力,但其耐盐碱、耐贫瘠的植物特性完全可以栽培到沙漠区域,更重要的是蜀葵须根发达,可为沙漠地区涵养水源。蜀葵配合杨树、沙棘、蒙古柳等植物,共同构成沙漠植物绿化带。有一些沙漠地区水肥条件较差,可选择种植一定数量蜀葵,蜀葵对水分利用率较高,栽培管理简易,可降低沙漠绿化养护费用,促进沙漠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些城镇建设在河道附近,使得盐碱地、滩涂地迅速扩大。我国盐渍土分布广泛,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渍土共有3 467万hm2。若是在这类土地上进行城镇建设或种植农作物,不仅会影响城镇居民日常生活,而且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北方多山脉,山脚下的工厂将工业废水排放到土壤中,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和各种有害物质,极大地污染了山坡的土壤环境,以致于许多山脉变成荒山。在山坡盐碱地的治理方面,由于山坡盐碱地植物种类单一,土壤贫瘠,含有大量石块,仅靠本地植物绿化效果较差,可引種抗逆性强、抗旱涝、耐瘠薄、耐碱性的植物品种。蜀葵是可以在含盐量0.6%的土地上生存的耐碱性植物,在盐渍化严重的土地上,可种植一定数量的蜀葵。在河道绿化上,种植蜀葵、芍药等宿根植物在林木周围进行合理布置。蜀葵花卉单独种植时,观赏效果不好。但与其他植物合理搭配种植时,则能收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3 蜀葵的栽培管理

蜀葵适应环境能力强,栽培简易。蜀葵喜光而略耐阴、耐旱,种植在光照充足和湿润环境生长旺盛。蜀葵对土质与肥力要求不高,在丰沃与瘠薄土地上皆可以生长,在含盐量0.6%、pH 8.9的盐碱地也能正常生长。蜀葵3—6月中旬需要灌水,浇足浇透。南方雨水充沛适当减少浇灌;北方雨水少则应多浇灌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防止秋末冻水。

3.1 蜀葵栽培气象和土壤条件

蜀葵生长对气象和土壤条件要求较低,但阳光充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花期长,生长更好。清·陈淏子《花镜》中记载:“蜀葵阳草也”[5]。其意为蜀葵是一种向阳而生的植物。宋·王镃《蜀葵》中描述:“花根疑是忠臣骨,开出倾心向太阳”[20]。谢翱在《种葵葡萄下》列举了蜀葵缺乏阳光影响开花的情况:“戎葵花种葡萄下,年年叶长见花谢。葡萄渐密花渐迟”[20]。由于葡萄枝叶遮住了阳光,蜀葵难以开花生长,影响了蜀葵花期。因此,蜀葵应种植在光照充足之处,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夏季高温给蜀葵带来的伤害,进行适当遮阴,以减少高温对叶片的伤害。蜀葵能适应干燥与湿润环境,但在湿润环境中生长最为旺盛。蜀葵耐贫瘠,对土壤肥力要求低;但喜肥,在肥沃土壤中生长更好。蜀葵在壤土、轻黏土和沙土中均能正常生长,但在砂质土中生长最好。以北方地区为例,北方地区多盐碱地,土质盐渍化程度高,导致植被存活率低,而蜀葵能在含盐量0.6%、pH 8.9的土壤中生长,且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干燥,而蜀葵能安全露地越冬。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

3.2 蜀葵的栽培管理

蜀葵的栽培管理主要以浇水施肥、修剪、繁殖为主。当蜀葵幼苗生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一次移植,增加蜀葵之间的距离,以免相互影响。蜀葵喜潮湿环境,从2—3月开始浇水,直到6月下旬。进入雨季之后,如果当年雨水充沛且分布均匀,则减少浇灌。如果降水分布不均或较少,气温升高会造成蜀葵水分不足,则要适当浇水。

蜀葵开花前要施加定量的化肥。以钾肥、磷肥为主,辅以其他类型化肥。种苗经过一次移植之后,可于11月定植。在蜀葵幼苗期,施加2~3次液态氮肥。中耕除草,以利蜀葵生长。当蜀葵叶腋形成花芽之后,施加一次钾肥。为了延长蜀葵花期,应使土壤保证充足的水分。对于新栽种的蜀葵,若生长情况较差,可在5月初对蜀葵喷施一定量的尿素溶液,促进蜀葵生长。

由于蜀葵植株较大,花期较长,为了提高其观赏效果,必须对蜀葵进行规范的修剪。蜀葵修剪的方式以疏剪和短截为主。疏剪是在蜀葵花发芽后进行,一般在早春时节,植株生长到25 cm左右,将萌发过多的枝叶剪出,使得整个植株都处在阳光通透的环境之下。短截是在蜀葵花茎抽芽后进行,促使茎叶与枝干分离,还可使其矮化。

采用公共气象智慧化服务和物联网技术智慧化管理,提高栽培经济效益。蜀葵具有观赏、绿化美化、食用、药用多种应用价值,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栽培面积较大地块尤其是集约化栽培的农场、花圃园、种植大户,根据蜀葵生长气象和土壤条件,充分利用公共气象智慧化服务产品,采用无人机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或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进行精准栽培和智慧化管理,降低灌溉、施肥、管理等费用,提高栽培经济效益。

3.3 蜀葵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蜀葵锈病和白斑病。蜀葵锈病,又名蜀葵褐斑病,染病叶片初期呈灰褐色斑块,叶片逐渐变黄或枯死,叶背可见棕褐色、粉末状的孢子堆。这种锈病的防治主要是及时清理病叶。阴雨天注意及时排水,处理积水。发病时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每隔10 d喷一次,连喷2~3次,具有良好防治效果[21]。

蜀葵白斑病主要危害蜀葵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病变中央呈灰白色,而外缘呈红褐色。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可呈灰褐色。蜀葵白斑病一般在6月下旬发病,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菌生长速度也随之加快,到7、8月为发病高峰期,高温潮湿环境更容易发病,一年之内可反复暴发白斑病。防治白斑病的有效措施就是及时对染病的蜀葵叶进行剪除,使枝茎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保证蜀葵得到充足阳光。增加磷肥、钾肥的施加量,少施氮肥。在白斑病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10 d一次,连续3次即有效果。

蜀葵的虫害较多,常见有红蜘蛛、棉蚜、棉大卷叶螟等。在虫害较少时可以人工灭虫,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杀虫,或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当虫害发展较为严重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7 000~9 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2 500~3 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不可使用常规农药敌敌畏,也不可使用菊酯类农药,它对螨虫类防治基本无效。在棉蚜越冬刚孵化和秋季产卵前喷施10%呲虫啉可湿性颗粒2 000倍液进行防治[21]。有时还有棉大卷叶螟危害蜀葵,可喷射一定剂量的BT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针对蜀葵的病虫害,人们发明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农药危害等原因,虫害的暴发率逐年上升,而且有些害虫受到农药影响后产生变异,以往的一些办法已经失效。此外,农药的广泛应用也严重影响蜀葵的生长,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因此,在研究如何更好地防治虫害的同时,强调绿色防治。

4 结语

蜀葵植物学特征独特,适应性强,绿化和观赏价值高,广泛用于土壤沙漠化、盐渍化治理和城市绿化;既花色艳丽又风姿清淡温和,在花卉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同时,蜀葵药食同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蜀葵花内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可生产治疗心脑血管和哮喘、小兒麻痹、痔疮便秘的药物,还可轻度抑制雌激素的产生[22-23]。从蜀葵中提取出的“蜀葵红”可作酒类与药品糖衣的着色剂[24]。用蜀葵茎或叶泡酒可达到清火消炎的效果,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环[25]。对蜀葵药理作用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蜀葵植物学特点,利用智慧农业技术和智慧化、个性化公共气象服务,发展个性化栽培和管理,适应绿化、观赏、食用、药用等不同用途需要和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祖谟.尔雅校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2.

[2] 纪昀.四库全书:第888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62-663,645,679.

[3] 纪昀.四库全书:第87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83.

[4]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042,1156,1175.

[5] 陈淏子.花镜[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332,334-335.

[6]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子部:第81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7:640.

[7] 《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77.

[8]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 草木典[M].成都:巴蜀书社,1985:65750-65766.

[9] 纪昀.四库全书:第90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33.

[10] 崔寔著,石声汉注.四民月令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56.

[11] 汪灝.广群芳谱[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1185.

[12]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中華书局,1963:48-49.

[13] 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5:63.

[14] 张在义,张玉春,韩格平.张衡诗文选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25.

[15] 李佳.颜延之诗文选注[M].合肥:黄山书社,2012:40.

[16] 王筠撰,黄大宏注.王筠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65.

[17] 刘振林,戴思兰,王爽.中国古代蜀葵文化[J].中国园林,2009(1):75-78.

[18] 汪灝.广群芳谱:第3册[M].上海:上海书店,1935:247.

[19] 谢堃.花木小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45.

[20] 杨丽芬.浅谈蜀葵在宁南山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宁夏农林科技,2015,56(11):15-16.

[21] 邓运川,宗川.蜀葵的栽培管理[J].中国花卉园艺,2009(12):21-22.

[22] JAIN,SRIVASTAVA S K.A new flavanone glycoside from the flower so Althaea rosea[J].Current science,1984,53(21):1138-1140.

[23] PAPIEZ M,GANCARCZYK M,BILINSKA B.The compounds from the hollyhock extract(Althaea rosea Cav.var.Nigra)affect the aromatization in rat testicular cells in vivo and in vitro[J].Folia histochemica et cytobiologica,2002,40(4):353-359.

[24] AZIZOV U M,MIRAKILOVA D B,UMAROVA N T,et al.Chemical composition of dry extracts from Alcea rosea[J].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2007,43(5):508-511.

[25] RAKHIMOV D A,ATKHAMOVA S K,KHVAN A M.Pectinic substances from Alcea rosea flowers[J].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2007,43(6):685-686.

猜你喜欢

蜀葵应用价值栽培技术
中国古代蜀葵植物学特性认识和应用考
蜀葵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