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我国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
2020-07-14孙龙
孙龙
摘 要:农村畜禽养殖不仅关乎我国畜禽产品的供应,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加强农村动物防疫工作是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该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动物防疫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畜牧业的健康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防疫;现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S851.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2-0065-02
目前,高致病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频发,给我国畜牧业发展和农民经济增收造成重大影响。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扩充人员队伍,加大经费投入。但防疫成效依然严峻,部分地区免疫效价差、免疫密度低,给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留下严重安全隐患。
1 我国农村动物防疫的现状
1.1 畜禽规模养殖占比少,免疫密度低 规模化养殖面临建设用地审批周期长、配套设施多、资金需求量大、禁养区限定和环保考核严格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目前我国农村畜禽养殖还是以散养为主,现存的规模养殖集中在家庭式小型农场,拥有现代化条件的规模养殖场甚少。畜禽免疫集中在春秋2次强制免疫,很难做到每只每头按时免疫接种[1]。
1.2 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配合度低 农村散养户主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欠缺认识,动物防疫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缺乏防疫主动性和积极性,配合程度低。一是存在侥幸心理,不免疫也未必发病;二是畜禽是个人财产,免疫存在副反应,不配合免疫;三是随意丢弃病死畜禽,未考虑其危害[2]。
1.3 村级防疫员队伍日渐削弱 村级防疫员业务水平、服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日渐削弱。一是当前我国农村动物防疫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很少受过系统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3];二是思想相对保守,包片范围狭小,同行间缺少经验和业务技能交流,处于较封闭状态;三是劳动付出与收入回报不成正比,越来越少有人愿意从事该项工作[4]。
1.4 政府重视程度及资金投入不够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防疫工作困难。近年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对动物防疫工作都高度重视,建立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但一些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动物疫病防控是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对动物防疫落实情况缺乏了解。尽管动物防疫经费从中央到地方都纳入了财政预算,但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造成动物防疫工作举步维艰。
2 优化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策略
2.1 发展规模养殖,加快转型升级 畜禽规模化养殖是发展现代畜牧业、规范动物防疫和现代化生产的必然选择。一是要积极引导养殖户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逐步推进家庭农场、养殖小区、专业合作社建设;二是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三是要优化产业布局,调整规模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养殖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2.2 加强优化基层防疫队伍建设 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我国农村动物防疫员身份地位、工作职责、福利待遇等基本问题,切实解决广大防疫员最关心的社会保障问题。通过规范农村防疫员选聘程序,加强专业水平、业务水平和绩效考核,优化防疫员队伍。同时,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让有学历、有专业技术的年轻人扩充到乡镇兽医队伍中,优化人员结构。
2.3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县、乡2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每年春秋2次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做好全体防疫员集中培训工作。推广新技术,更新基础理论知识,加强业务操作技能经验交流,严格规范防疫和诊疗活动操作流程,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确保免疫效价,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2.4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党委、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动物防疫工作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性。把农村防疫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和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加强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为防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5 加大经费投入 各级地方政府要做好每年的动物防疫经费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全力保障农村动物防疫工作规范、高效、顺利地开展。保障防疫员工资、防疫物资、疫苗采购、器械设备保养维护资金,保证动物检疫、监督、诊断、捕杀、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经费等。
2.6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监管 动物防疫是一项长期连续性的重要工作,业务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实施从春秋2次集中普免逐步过渡到按程序进行常年免疫,力争做到集中防疫与常年防疫相结合,确保农村动物防疫密度和免疫效价,同时要建立动物防疫监督机制。
3 展望
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村经济主体之一,是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渠道。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健康、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因此,政府要把动物防疫工作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切实履行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领导、宣传、组织职责,宣传和引导农民走现代化、规模化和科学化养殖之路,切实提高农村动物防疫工作成效,保障養殖业健康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那荣赞.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3):75-76.
[2]战乃君.浅析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技服务,2014(12):136.
[3]栾民.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兽医导刊,2014(11X):7.
[4]张兴波,唐修亮,冉宇生.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3):32.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