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知识网红式”思政教育新模式

2020-07-14王会文

人民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

王会文

【关键词】知识网红  思政教育  内容生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在知识付费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网红快速崛起,如罗振宇、吴晓波、李笑来等都是拥有众多粉丝的知识网红。这些知识网红以准确把握受众的知识服务需要、充分尊重受众的学习主体地位等为基础,打造了“优质内容+独特人格魅力”的知识传播新模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和价值传播的重要主体。当前许多年轻人都从网上获取信息,必须正视这一舆论传播现象,掌握网络这一舆论战场的主动权,深入探究知识网红与思政教育的联系和差异,分析知识网红对思政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创新教育模式。

知识网红对思政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促进教育主体的身份转化。思政教师是传统教育体制的维护者,常以师道尊严、较难亲近的姿态对待学生,在身份认同、言行举止等方面与学生有较大距离,许多学生都以“可远观”、不可亲近的态度对待思政教师,这导致师生之间代沟明显、心理距离较大。知识网红是知识付费或知识营销等商业活动的生产者,网民是知识产品和内容付费的消费者,知识网红需要以客户为中心的态度对待网民,以个人魅力、迎合受众等方式吸引学生,这些使网红和网民的关系更为亲密,也大大增加了知识网红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思政教育可以对知识网红进行身份借鉴,以内容生产者的身份开展思政教育。

优化思政教育的内容生产。思政教育以思政教材、教学大纲等为依托,以系统性传播思政理论、政治观念等为主要方式,这种系统性的教学往往是严谨的、枯燥的、抽象的,导致学生对思政教学缺乏兴趣。知识网红以受众心理需要、精神困惑、价值偏好等为出发点,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动漫、视频、音频等形式传播知识、展现个人魅力,这种知识传播活动带有强烈的世俗化、生活化、娱乐化色彩,能够较好满足网民的猎奇心理。思政教育也可以借鉴知识网红的内容生产方式,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亲民性等。

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思政教育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比较少,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偏好、知识掌握情况、心理需要等把握不够准确,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思政学习主体性。知识网红多以生动鲜活的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与网民进行互动,并从网民的弹幕、留言、点击量等获得反馈,并及时调整知识内容、交流方式等,能够充分满足网民的参与感和满足感。思政教育亦可从中借鉴知识传播方式,增添课堂魅力。

优化思政教育的课程制作。从总体上看思政教学仍采用单打独斗的知识传播模式,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课件制作到开展课堂教学等多是由任课教师单独完成的,这些直接影响了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比如有些教师对动漫制作、多媒体制作等不够熟练,难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案例、真实感人的故事,影响了思政教育的亲近感和感染力。知识网红大多都以专业团队运作的方式进行内容生产、短视频制作、网络营销等,能够提高内容产品的专业性和精准性,从而能够收到良好的网络传播效果。所以,可以借鉴知识网红的团队化、专业化的内容制作方式。

打造“知识网红式”思政教育新模式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教育理念。随着微信、抖音等自媒体的发展,网络社交呈现出“圈层化”的发展态势。兴趣爱好相近、人生经历相近、个人利益趋同的网民往往会组成兴趣圈、专业圈等,他们在网络圈层中发表观点、表达诉求等,圈子以外的言论往往被屏蔽,这些弱化了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所以,可以借鉴知识网红在知识内容生产、价值观念传播上的成功经验,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精准性、可接受性等。比如,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教育理念,在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内心情感、精神困惑、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精准性的网络思政教育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精神和思想需要。再如,在兼顾思政教育内容专业性、政治性的同时,多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最乐意听见的话语传播思政教育内容,打造友好的“用户界面”。

选择大众化、亲民化的思政教育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喜欢的是故事,而不是真理。同样,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学生对严谨的官方话语、严肃的政治性内容等缺乏兴趣。所以,应当推动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打造有故事性和价值感的内容产品,将枯燥乏味的官方话语和抽象难懂的思政理论包装成娓娓动听的故事,不断提高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的新鲜感和接受度。可以用动漫、故事、案例、视频等方式演绎思政教育内容,将新发展理念、供给侧改革、中国梦等思想理论演绎成为大众化、易消化的知识产品;用网络化语言解读唯物辩证法、党史党建理论等,以“掰开了、揉碎了”的方式打造通俗易懂的网络产品。此外,在面对抽象、严肃的政治议题时,可以用图片、动漫、视频等非文本方式进行表达,拉近政治生活、政策形势等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要以情感真挚、生动感人的方式传播思政教育内容,以有温度的观点、亲民的言论、平等的态度等提高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的接受度。

建构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在市场化的现代社会中,学生对自上而下的、权威式的思政话语非常反感,往往会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所以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应当适当调整自上而下的、说教式、权威式的思政教育话语,多以“聊天式”话语、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比如军事网红张绍忠将军就以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方式传播国防知识、军事知识等,在B站、抖音等网络平台上都具有较大影响力,并在国防知识传播中收到良好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此外,要擅长以网络新语、网络亚文化等开展网络思政教育。90后、00后等青年学生都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习惯于网络新语为代表的网络亚文化,因为这种话语表达符合了青年学生追求个性、彰显自我、标新立异的心理需要,所以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应以网络新语为突破口,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网络亚文化中,建構崭新的网络思政话语体系。

打造校园“思政网红”的思政教育途径。知识网红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与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密切相关。所以在网络思政教育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展现自己的人文修养,彰显自己的个性气质等,打造自己的思政教育品牌。比如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网红”郭继承就以乐观的心态、豁达的性格、直爽的话语等,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成为在西瓜、抖音等平台上知名度很高的知识网红。“南航徐川”以敢于亮剑、勇于发声的讲课风格,讲授传统文化、政治信仰等,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徐川思政理论教学法”。此外,高校应当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团队建设,以西瓜、抖音、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为载体,打造一批具有网络影响力的“思政网红”。比如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开学季、求职季等时间节点,推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网络思政教育产品,建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思政教育模式。

(作者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2017年度毕节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哲学社会科学联合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LHQN171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敖成兵:《多元时代共生衍创背景下的“网红”现象解读》,《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11期。

责编/周小梨    美编/陈琳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
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