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与唐传奇塑造侠客形象的原因比较

2020-07-14陈家寿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唐传奇史记

摘  要:俠客作为一个群体形象,承载了不同的社会精神和社会意义。关于侠客的记载,早在先秦的文学作品中就已经初见端倪。司马迁等人在《史记》等正史中为之立传,唐代传奇小说也有以侠客为形象的作品。《史记》与唐传奇中书写和塑造的侠客形象体现了不同时代文人的心态。在对这一群体形象的书写和塑造上《史记》与唐传奇存在差异性。本文从侠客这一群体形象出现的原因出发,对《史记》和唐传奇小说塑造的侠客形象作原因分析比较,借以透视其中的社会内涵与文化意义。

关键词:《史记》;唐传奇;侠客形象

作者简介:陈家寿(1994.12-),男,汉族,四川通江人,学士,研究方向:古典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8-0-02

引言:

侠客和侠客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极为久远的渊源,传世文献与典籍中最早关于“侠”的记载的是《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1]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之立传,同时也总结和概括了先秦以来的侠客形象内涵,塑造了一大批的侠客形象。其中在《游侠列传》与《刺客列传》等许多的传记中就描写塑造了一大批的侠客,其中不乏有春申君、孟尝君等这样的卿相之侠;还有郭解、剧孟这样的布衣之侠;更有专诸、预让、荆轲这样的暴虐刺客之侠。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了他们相当高的评价,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学作品书写和塑造侠客这一形象提供了范例。东汉时班固《汉书·游侠传》中也有关于“侠客”的记载“由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无不宾礼。”[2]3697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出现了收集于《搜神记》《世说新语》等志人志怪的小说,以及被收集在《乐府诗集》中的游侠诗歌基本上构成了魏晋时期侠客文学的主体,这些作品中塑造的侠客形象对后世的武侠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了前面一定的播种与萌芽,唐代的传奇小说自然就成为了武侠小说的正式开端。产生了《虬髯客传》《昆仑奴》《聂隐娘》《霍小玉传》等有着不同主题分类的优秀传奇侠客小说,当然也就塑造和书写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侠客形象。

关于侠客的起源各有所论,但尚无定论。翻遍先秦时代的历史,春秋以前的历史是没有关于“侠客”这一说法的。至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群体,目前较为客观的说法就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

一、《史记》中侠客形象出现的原因

1.动乱不堪的社会环境

春秋战国时的中国无疑是大动荡大分裂的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形势吕思勉在《先秦史》中有这样的论述“春秋之世,所谓五霸迭兴者……至于各霸一方,如秦长西垂,楚雄南服,则虽当他国称霸之时,情势亦迄未尝变,即由是也。”[3]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基本就是恃强凌弱、合小攻大。由于社会的动荡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开始逐渐分化,逐渐产生了“士农工商”这样不同的阶层。“士”这一阶层的出现为侠客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人物原型。同时,此时的周王室逐渐衰落使得整个社会处在礼崩乐坏的一种状况之中。诸侯国的逐渐强大使得周王室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同时各大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不断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对于这样的状况,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4]3297动乱的社会环境和无休止的争霸战争,如此残酷的社会环境使得一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志之士出现在历史舞台。

2.养士和任侠之风的兴起

侠客之兴,除了越来越动荡的社会环境外,战国时期盛行的养士之风也是重要因素。战国时许多的封建贵族特别是诸侯王,以养士的多少来展示自己的地位和实力。因此,这就促使那些一直处在无处展现雄心壮志和抱负的下层之士有了机会。那些四处寻找机会的游侠开始受到尊崇,并且一时间成为了社会风尚。封建贵族如此,封建君主更是如此。战国初期的赵襄子、魏文侯以及后来的战国四公子、燕国太子丹等人,更有人称门下养士三千。汉朝初年社会经济条件得到了明显地改善。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养士之风和任侠之风再次兴盛。关于这样的现象班固在《汉书·游侠传》中有如此记载:“侠者极众,而无足数者。”[2]3705并且这时候的侠客群体名声显赫,在社会上有着极高的社会威望。春秋战国乃至西汉初年时期特殊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为侠客的产生和壮大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

3.司马迁的创作心理

秦朝重法,焚书坑儒的专制政策对当时士人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包括司马迁在内的一大批士人产生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司马迁本人身上潜移默化地带有了“游侠”的气质。加上汉朝初年盛行的游侠之风,司马迁难免会受到当时游侠之风的影响。司马迁曾在年轻的时候还游历了大半个当时的中国,南下江淮,到会稽,渡过沅江、湘江,过汶水、泗水。考察过当年大禹治水的遗迹,到达过齐鲁大地,拜访孔孟之乡,游历数年而归长安。就是在他游历中国名山大川的历程中,不但增长了自身的见识,而且还广泛接触和结识了一大批的下层之士。从而也就亲眼见证了那些出自于社会底层的侠义之士的行为,对侠士的结识更加深了他对侠客精神的理解,从而逐渐产生了对这个群体的崇敬。司马迁身怀旷世之才,然而却因为心中的侠义之气而惨遭非人之刑罚。在经过了李陵之祸后太史公司马迁的内心比谁都需要一个侠客来拯救他,“司马迁也幻想能有一位侠客来拯救他于水火之中,因此对侠客的书写就成了精神上的需求。”[5]李陵兵败一事原本与司马迁并无多大关系,他本可以得过且过。但是因为司马迁骨子里的侠义之气和他对李陵的敬仰还是让他站出来为李陵辩解。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辩解,这本身就带有侠客的精神,同时他还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司马迁这样的精神,如此的侠义心肠正是“急人所急,难人所难”的侠客精神的真实写照。其实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提出的“发愤著书”说更体现了他与《史记》中侠客群体的深厚渊源。

二、唐传奇中侠客形象出现的原因

“治世称唐代,缘何侠义多”似乎在传统的观念中侠客的出现都与动乱的社会有关,然而这样的传统仿佛在唐代有所突破。“纵观唐代任侠风气的兴盛流变,我们会不难发现在这个当时世界中心的强盛帝国中,任侠风气至少成了这种强盛气象的时代表征之一”。[6]

1.商品经济的发展

唐代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极大地恢复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其中商业和手工业更是达到空前繁荣的局面。据欧阳修《新唐书》记载“至大历末,岁入六百余万缗。”[7]而这还只是当时盐业这一个官营项目的税收。不仅如此,在当时甚至还出现了像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此繁荣的经济势必会催生艺术的发展,当然与此同时在社会风气极度开放的唐代社会重视享乐也就顺理成章了。在物质生活被極大地满足之后就想要追求更为充实的精神生活,高度繁荣的社会经济,极度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得自上而下地形成重视娱乐的社会风气,唐传奇侠客小说的创作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影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刺激了创作者的审美体验,这样的变化促使了唐传奇小说将侠客作为书写的对象,也就诞生了一大批的豪侠传奇小说。这类作品篇目较多,如李朝威《柳毅传》、杜光庭《虬髯客传》、王定保《宣慈寺门子》、康骈《田膨郎》、皇甫氏《车中女子》《义侠》等,塑造工一大批各具风姿的豪侠义士和刺客形象。所以,唐传奇小说中的侠客形象被书写更源自于当时文人的创作心理,他们设幻传奇而创造出寄托理想与精神的侠客形象。而这也成为了唐传奇小说中塑造侠客形象的重要动因。唐传奇的创作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唐传奇的创作更是当时文人心境的一个集中反映,当然这和司马迁“发愤”作《史记》的心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2.崇武尚侠的社会风气

强大的唐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代,不仅经济繁荣,文化强盛。其实更在于他的军事力量的强大。从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到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长期的对外争霸和扩张以及对内的平叛战争中,唐朝君臣百姓自上而下地都表现出了对武力的崇尚。如欧阳修《新唐书》所记载:“三子元吉,猜鸷好兵,常令奴客诸妾数百人被甲习战,相击,死伤甚众”。[7]3545统治集团在长期的战争中认识到武力是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以至于到后来唐代统治者将这种自上而下的尚武社会风气上升到了国家制度的层面。同时兵役制度的变化,如唐太宗时期的“府兵制”和武则天时代开创的“武举制”,也使得原本崇尚武力的社会更加重视军事训练和选拔武将,因此这样的精神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融入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血脉之中,甚至在当时的文坛还形成了有名的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而这与《史记》中的那些侠客出现的原因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一个国家不可能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社会的长期稳定繁荣就意味着有一部分人无法通过战争来实现自己理想。当全社会形成的尚武风气得不到有效的宣泄时,那“侠客”这一社会群体的出现就显得理由充足了。同时,在繁荣鼎盛的唐代社会中崇尚侠客的社会风气和思想渊源也颇深。据《旧唐书》记载:“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统治集团对社会群侠偷盗之人地重视和养豢任用,使得“侠客”这一形象群体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逐渐地在各个社会阶层就对侠客和侠义精神产生崇拜和向往。从而任侠之风逐渐兴盛,甚至还产生了像李白、高适等众多类似的追求游侠精神的诗人,同时也产生了如李白的《侠客行》《白马篇》等众多书写侠客形象的文学作品。这样的社会风气为唐传奇侠客小说的出现播下了种子,在这一点上《史记》中侠客形象的出现和唐传奇相比较有巨大的差异。

综上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作者的主观创作心理,《史记》与唐传奇小说塑造侠客形象的原因是有巨大差异的。

参考文献:

[1]韩非.韩非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80.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40.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丁静.论《史记》侠客的精神特征[J].渭南师范学院报,2012.27(5):29-32.

[6]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

[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猜你喜欢

唐传奇史记
唐代科举制度与唐传奇的关系浅论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从唐传奇到电影的文本变迁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唐诗与唐传奇的爱情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