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全覆盖工作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优化的思考
2020-07-14刘洋
刘洋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建设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国有企业需要重点加强审计全覆盖工作开展,着力推动企业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减少损失浪费,有效促进相关经营管理制度优化健全。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进行阐述,以促进经营管理制度优化为目标提出对策措施,旨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对经营管理制度优化的促进作用。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深化阶段,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反腐倡廉制度推动了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落实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覆盖,有利于促进相关经营管理制度的优化。国有企业需要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剖析实施审计全覆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创新审计模式,建立督办清单跟踪机制、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提高审计工作能力,以此发挥其优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实效性。
二、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概述
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是指在审计职责范围内,对所有审计对象进行审计监督,是为保障审计监督职责的有效发挥,针对国有资产、公共资金、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过程。其也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要求,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国有企业实行审计全覆盖能够减少职责交叉分散,有效避免出现重复检查和监督盲区,提高监督效能,有利于构建统一、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审计全覆盖能够对重要业务以及重大风险源进行控制和防范,能够及时查错纠偏,充分规范各类经营管理行为,以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效益增值的目标。
三、当前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项目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国有企业在实施审计全覆盖工作过程中,对审计项目来说,与质量评价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整体质量和水平仍有待提高。主要体现是现阶段国有企业中个别项目审计调查工作不够深入充分细致,审计项目实施的措施和手段创新不足,导致审计发现问题浮于表面,未对根源性问题查深查实查透,对审计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实效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优化未发挥应有作用,不能够有效促进项目效益增长,容易出现国有资产和资源的浪费。
(二)审计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国有企业的审计队伍建设当前还存在一定缺陷,审计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审计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原因,面临逐年增量式递减,审计队伍梯队构建、“新鲜血液”输入与培育问题,从适应生产经营新形势需要和满足审计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上更加突出。另外,大数据时代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出更高要求,从制度上保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断提升,保障审计与其他部门、单位间的人员交流流动力度,优化审计人员年龄结构,真正打通审计人才成长通道也日显迫切,国有企业审计队伍需要通过制度保障提高其结构的合理性。
四、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优化经营管理制度的对策
(一)强化审计监督职能,推动经营管理制度优化
国有企业要实现通过审计全覆盖推动经营管理制度优化,首先要充分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即是要求国有企业审计人员必须树立责任意识,以风险防控为导向,加强审计跟踪力度。争取提前介入,对于工程项目审计,做到建设项目开工,审计同步进场;前移审计工作关口,有选择性的开展下属单位干部任中审计。通过树立风险意识和规矩意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破地域空间限制,加强大数据审计力度实现高效远程审计,保障审计的全覆盖。具体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对策如下。
1.树立防范控制经营管理风险的理念
国有企业在当前开展审计全覆盖工作促进经营管理制度优化,则要对企业各下属单位进行经营管理风险的全面评估,在开展下属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针对所开展的业务领域范围和具体内容,结合以往审计情况和经验,评估其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性,贴近企业为相关经营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建议和方向。
2. 有重点选择并安排专项审计工作
根据国有企业对专项审计的要求,结合客观实际,针对企业中各类检查发现的普遍、共性问题,重大风险点或重要线索进行审计,比如制定开展《信息化管理专项审计》、《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专项审计》以及《企业与改制分流单位业务往来情况专项审计》等,集中审计资源,成立专项审计小组,提前进行项目审计情况调查和摸底,统筹开展审计监督工作,为经营管理制度优化提供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设性意见。
3.科学灵活适时开展创新型审计模式
国有企业需要根据审计全覆盖的需求创新审计模式。比如开展小型跟踪审计,具有项目规模小、需要人员少、反馈较快。时间安排灵活、业务流程简单等特点和优势,适合大部分国有企业中的审计工作要求。并且能够在国有企业风险防范以及制度整改、强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开展小型跟踪审计工作中出具简化的审计报告以及问题清单,能够有效的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充分体现审计监督的职能和作用。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在制定年度计划时,针对各下属单位在接受审计全覆盖监督的基础上,梳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适时灵活开展创小型跟踪审计,为相关经营制度的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坚持督办清单机制,落实审计全覆盖工作
国有企业要坚持督办清单机制,做到审计工作流程化、规范化,确保审计事项“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建立工作清单:明确任务、跟进责任,切实推动工作执行,有效管理审計事项。建立问题清单:对审计发现问题列清单,制定整改方案,由专业科室统一梳理上黑板,督导问题跟踪对账销号,全面确保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到位,追责问责落实到位。针对审计高发、频发风险源,专项制定审计限时办结清单。审计资料自接收日起,即列项入账,专人负责,实时跟踪,责任人定期汇报落实进度情况。以各清单反映问题为导向,跟踪促进审计工作规范化,推动和完善国有企业的干部管理和绩效考核等体系建设,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优化。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
国有企业审计队伍建设要以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为目标,通过岗前培训、定期培训以及讲座学习等手段促使审计人员意识到审计全覆盖监督的重要性,加强认识审计全覆盖与经营管理制度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同时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化运用能力、风险控制水平等。基于此,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审计纪律、执行办法等规范和约束审计人员的工作行为,依据绩效考核制度,督促审计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择优选取业务能力强,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员,打造高专业化、高素质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用于发现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缺陷,提出有效的整改建议,促进审计成果有效转化,最终使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得到优化完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能够有效的促进相关经营管理制度的优化,通过对当前审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建立督办清单机制以及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等针对性措施,充分保障了审计全覆盖工作的落实,发挥了风险防范和控制功能,有效指导并促进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的优化。(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