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2020-07-14杨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传承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杨华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后,小学语文的教學呈现出新的变化,不管是从教学理念还是从教学方式上都有着崭新的改变。按照有关教育部门的指示,在语文的教学中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小学语文中加入进传统文化的学习,不管是对语文的学习还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都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起来传统文化的教学,深入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认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传承  传统文化  途径与办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3-0101-03

一、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1.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没有具体体现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就导致了教师对于传统的文化教育提不起重视,仍然局限在浅显的层面。而在小学的教学中学生很大程度上会效仿教师的行为与思想。因此,就必须加强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确保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由于小学语文的教师更多的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践行的实际课堂当中,严重缺失了传统文化的教育知识培养。也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全方面的限制了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意识不够强烈,也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尤其对于当今社会当中的不良现象不能够做好自觉的抵制,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相背离。

2.传统文化教育以偏概全,过于形式

以偏概全的内容就是指在小学教学当中,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学生不能够在语文的课堂当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体会不到传统文化的浓烈氛围,久而久之,就会逐渐的缺失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性。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来说,往往都能够从字的意思感受到语句的意思,也能够从语句的意思感受表达的真情实感,也就是说,“字以传情,文以达意”。

而在当今的小学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在讲解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时,往往都是一点而过,内容以篇概全,不能够全面的渗透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也存在着素养不够,意识不全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等多种问题。限制了传统文化的渗透进程,在讲解过程当中,教师也不能够有效地利用课本教材内容,结合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讲解。

例如:在讲解古诗词内容时,往往教师将古诗的字词义,以篇概全,理解不到文章所表达的深层内涵。同样在讲解的过程当中,教师也无法结合传统文化讲解给学生,导致学生无法在语文的课堂当中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讲解古诗词内容时的断章取义做法,严重束缚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思维的发散性,学生无法通过教学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只是在教学中,以一种形式化的方式来学习传统文化。

二、小学语文传承传统文化的价值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小学语文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传统的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把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起来,以便为将来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这是语文学科和其他的学科有着区别的关键所在。在小学时期,学生刚从家庭关系中进入到学校这个小型社会中华,对于世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刚刚开始的阶段,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相对薄弱,由于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必须迫切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

比如我们在学习《悯农》的时候学生通过在诗歌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受生活中的辛勤劳作过程,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农民生活的艰辛,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珍惜实物的内涵,就达成了不浪费的共识。利用这种和实际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层次的理解。

2.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都是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的,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是要告诉我们,生而为人最为重要的就是道德品质,只有首先具有了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去追求艺术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小学阶段也是学生进行自我修养提高的过程,必须全面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内容,通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将文化理念深入于心,并且贯彻到实际生活当中,做好表率作用,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掌握。

例如:教学中组织文化月活动。在文化月活动过程当中,开展趣味运动会、传统文化古诗词书写赛、文化演讲多种活动。在活动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积极的参加活动,逐渐的感悟文化的内涵。趣味运动会的比赛中增设相关的合作项目以及竞争项目,使学生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当中感悟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道德素养,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传统美德。在文化演讲活动中设置相关的传统文化栏目,让学生自觉的寻找能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文章,并进行朗读,通过学生的朗读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情感感悟。

3.建立人文观念,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每一个阶段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都是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阶段也不例外。在小学这样一个打基础的学习阶段,正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知识的感受和积累的关键时期。因此,从小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小接触中国文化的影响这对他们的将来的学习和成长是有着十分显著的帮助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留下了诸多的实用知识,放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下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因此,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做人的道理,更是对于人文价值的追寻。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不但可以建立优秀的文化知识体系,还能感受到一定的文化魅力。比如:一些爱国主义的事迹构成我们民族的脊梁,是他们的事迹在不断的支撑我们走向伟大。同时一些具有高尚品质的爱国诗人不仅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人类的高尚品格,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办法

1.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汉字文化

汉字作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种象征。不管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都需要汉字的参与。通过汉字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能够深刻的了解中国人们的智慧所在。

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师应该首先教会学生认识中国的汉字文化,加強学生对中国传统汉字的认识。汉字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知识蕴藏,每个汉字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汉字的时候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汉字背后的故事,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起来,进而逐渐的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汉字是认识一切传统文化的根源所在,不认识汉字也就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很多的汉字都是象形字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形象帮助学生去理解中国的汉字,这样的方式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学得也比较快。

2.详细解读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古诗词是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工具,诗词歌赋借助委婉的语句,最能体现古人的思想。一般通过各种手法借喻,借以所咏之物而言其他。因着古诗词良好的表达特点,就必须加强在中国传统文化渗透过程当中的古诗词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当中,调动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从诗词歌赋当中体会感情,增强情感素养。积极探索中国的传统文化,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文化的积累,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古诗词情景和意义的解读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我们在学习《江雪》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诗歌中描述的情景为学生勾画出一幅情景,引导学生自觉的体会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从意境中感悟出思想感情,以更加创新的方式,把学生的兴趣引到学传统文化的兴趣上来,让学生带有兴趣去感受传统文化。

3.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模拟出真实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自如。于是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教师在讲解的过程当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基础差异带来相同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文章内容。

例如:《忆江南》这篇文章通过写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江南风光无限的热爱之情。为此,为了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就需要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用视频播放江南的风光,引导学生在这种情境的过程当中加强自主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自觉的培养情感,体会江南美景,感悟作者赞美之情。

4.进行古诗词创造比赛

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古诗词的创造,学生在学习了传统的诗词之后,可以自己尝试进行古诗词的创造,然后真正的学以致用,这就是进行古诗词比赛的意义所在。通过比赛的形式,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进古诗词的创作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创造诗歌的热情,体会到诗歌的美感所在,这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调动起来。

例如:古诗词的创作比赛可以通过学校之间的年级进行,不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语文古诗词创作小组。比赛设置可以分为三年级组,四年级组,五年级组,六年级组等小组,在小组之间进行层层的选拔,最终选出最具有语文思维的学生。在选拔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在实体上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整体的比赛氛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能够在比拼当中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优胜的小组会获得相关的荣誉,以增强这种竞争的氛围,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主参与到这种活动当中,积极主动的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5.实践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

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只注重理论化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的意义。“实践出真知”这句话我们都能够理解,但是有效地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就需要做出真正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落实,以更加浓厚的氛围和亲身的体验来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与喜爱程度。教师在讲解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引导学生落实好生活化的思维意识。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也可以在学校帮助每一位同学。通过这些行动,教师设定打卡环节,每一次打卡都能够传递到教学方案当中,成为教学方案的一个环节。在这些活动的实践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孝道以及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在这种实际化的实践过程当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并践行,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程度。

7.情景教学法,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素养

情景教学法的构建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巧妙的结合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主体地位进入课堂。尤其在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当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但是开设情景课堂就必须要求语文教师,以十分强的素养能力和知识水平,完善教学过程当中的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知识,及时的引导学生传扬传统文化,并将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例如:情景教学法的设定可以涉及生活化的知识内容。将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在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更好的加入到情景教学方式当中。如,学习《草》这一篇古诗时,就可以结合情景创设优化教学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联想草有怎样的生长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回忆,在实际生活当中观看的草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就能够在这种回忆当中感受到浓烈的生活气息,帮助学生加深自主体验感觉,也能够根据这种回忆与想象,在思维的过程当中增进情景教学的开展。教师做好正确的补充,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在多么干旱的环境下都能够茁壮成长,这就更好的体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文中所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篇内容的情景教学是引导学生展开回忆,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以一种自主化的认知来提升草的顽强生命力,同时也引申出传统文化的内涵: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总结:

小学语文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播优秀的文化知识就要从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传统的优秀文化是学习当中必须渗透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小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文化意识,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综合渗透,将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凸显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中落实好相关措施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了正确的思维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以更加健全的人格,适应当今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旭琴. 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J]. 人文之友, 2019(1):254.

[2]杨桂兰.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J]. 明日, 2019(5):277.

[3]姚秀娟.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3):98.

猜你喜欢

传承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