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的机制优化与体系创新研究
2020-07-14葛海龙
葛海龙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当前已然呈现“井喷式”快速发展,高校规模日益扩大,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苏浙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进一步转变了高校教育方法与模式,为了更好的应对日益变化的教学需求加强高校教育管理机制优化与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基于此,以下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机制优化与体系创新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机制优化 体系创新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4-0019-02
引言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
1.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大学教育管理工作在大学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大学教育健康发展,实现素质教育教学要求的关键。大学校园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地方。在这里,学生们感受不到沉重的考试负担,也不会经常受到父母的监督和教师的管理,可以尽情地展示自我,释放中学时代的所有压力。但是进入大学相当于一只脚踏上了社会,所以要认识到自己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把学习当作自己唯一的使命。因此,学生们一方面应当认真学习,优化自身,在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另一方面,要提高对责任感的认识,要学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要沉迷于娱乐,不能成为游戏的奴隶,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等。
2.高校教育管理现状
2.1缺乏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生活和教育的要求也随之提升,教育改革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步伐也紧随其后,同时在进行教育改革时,会出现一定的阻碍。因此,各大高校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协作,解决改革创新中的问题,冲破阻碍,实现教育改革和创新。但是,我国教育人员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都比较落后,高校没有实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同时,教师的教育模式比较传统化、单一化,对于理论基础的运用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综合实力的发展。因此可知,教育者的教育管理观念落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而对高校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
2.2缺乏高质量的高校教育管理队伍
为了保障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就必须有强大的师资队伍,然而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导致一些问题逐步显现,高校教育工作的质量严重影响学生的能力发展,因此,高校的师资力量没有达到应有的质量将会阻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会导致学生出现不利于课堂教育的行为和心理,影响高校大学生学习的氛围。高校的教师在学习上不要步步紧逼,适当调节学生的情绪,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优良素质和知识能力水平,并且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规定制度。由此可知,一个高校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高质量的师资团队,会导致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影响其学业,最终阻碍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2.3缺乏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
高校对教师的录取考核缺乏严谨性、有效性,从而导致教师的教育和管理的方式单一,部分教师因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大幅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拉大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阻碍了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步伐。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导致师生无法和谐共处,教师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授课,缺乏合理、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将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3.高校教育管理的机制优化与体系创新的策略
3.1改变教育管理理念
随著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随之提升,教育事业需要紧跟社会的步伐,对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和完善,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大,高校的专业需要对应社会的步伐,追随社会的发展风向,高校负责人需不断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升级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培养教师创新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校教资质量。同时,学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各个方面着手,了解学生近期状况,排解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烦恼,进而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理念的灌输,从而减轻学生在社会上竞争的负担,同时,高校需要响应社会,跟随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创新和改革,进而高校的负责人应当重视教师资格证对学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教师的不断提升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此,高校的负责人需要对改变教育管理理念进行关注,提高教师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而提升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3.2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为基础,引导大学生生命观的自我教育
在生命观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保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体性,在不断提升大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需要重视大学生在生命观的自我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进而使大学生积极的将生命观教育转化为习惯。首先,教师需要培养大学生解决生活困难的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对学校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正确的排解,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待现代社会带来的影响,能够积极勇敢地去直面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坎坷。将其打败,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其次,教师需要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了解生命观的发展历史过程和根源,勇于面对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生命价值观,要爱护自己的生命,勇于保护他人生命,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最后,教师需要给学生灌输振兴民族和复兴中华的伟大使命的理念,为了保障和提升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大学生想要振兴中华,需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提升自身的修养、品性、知识水平、能力、经验,坚定信念,进而为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付诸实际行动。
3.3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为了追随其脚步,导致教育的管理制度改革不完善,因此,高校可以采取以下两方面对本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完善:第一个方面,高校的负责人创新和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制度的确立是为了约束和管理学生和教师,同时,学校领导可以制定与教师和学生有关的赏罚制度,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师在教育过程当中的态度,保障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个方面,高校领导可以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由于学校的主要关注对象是学生,教师和领导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制定相应的科研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4管理方式从保姆化转向协同化
随着我国政府对教育机构的关注度,高校领导逐步对教育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的完善、改革、优化,进行制度改革的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教师资源,教师需重视培养和引导学生自理和自学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如何调动各个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进行协同化管理,需要高校领导和教育者进行缜密思考、仔细分析和充分研讨。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哈肯是协同学的创始人,同时提出了“协同理论”这一概念,协同理论是指在同一个环境下,各个系统各不相同,同时他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协作。对于教育管理来说,“协同理论”的有效利用,可以提升教育管理制度,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协同理论”来促进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协同化管理,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优势,大大优化了教育管理制度。高校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在设计学生机构、社团,同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还提升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经验水平。
3.5管理从宏观转向微观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的对象是大学生的宏观群体,安排管理内容的背后是把大学生群体作为未分化的管理对象。这不符合党和国家对教育法的重视。新时期的教育管理应“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因此,优化高校教育管理机制的首要重点应该是将管理对象从宏观群体转变为微观个体,尊重每个具体大学生的主体性,以个性化管理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和成长。这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从低到高,最高的境界是“努力实现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期望的人”。可见,对于不同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他们的个性、家庭和经历不同。如果仅仅用一种管理内容来约束全体大学生,不仅会浪费管理资源,还会产生低效或无效的管理。比如,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管理中,一些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自觉学习和管理日常生活的良好习惯。如果仍然采用保姆式的安排式管理,不仅会浪费管理资源,还会使这些学生产生叛逆心理,产生事与愿违的管理后果。正确的途径是了解不同大学生的各种需求,然后将管理视野从宏观的大学生转移到个体的大学生身上,从而促进每个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迫在眉睫。高校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确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的创新管理模式,丰富管理内容,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竞争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贲志红.高校教育管理的机制优化与体系创新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3):57-61.
[2]陈敏.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机制分析[J].才智,2019(05):172-173.
[3]王一涵.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和机制创新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6):35-37.
[4]陈星伊.试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管理机制的优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5):118-119.
[5]郭思晓.探讨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8(50):58+60.
[6]张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管理的运行机制初探[J].大学(学术版),2013(08):18-25+10.
[7]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乔·卡彻·格尔圣菲尔德. 企业的人性面[M]. 韩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J].人民教育,2010(17):2-15.
[9]亚伯拉罕·马斯洛. 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译.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10]陈浩.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道[N].光明日报,201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