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中如何加强幼儿节奏感知与表达

2020-07-14张惠倩

教育界·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表达

张惠倩

【摘要】绝大多数的幼儿园都开设了音乐课程,但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仅是简单教唱歌曲及教学跳舞,将此过程视作学生的娱乐放松时间,更别提什么节奏感知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最多就是教授歌唱的简单技巧。文章根据教学积累的一点实践经验探索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为提升幼儿节奏感知与表达能力提出一些适当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节奏感知;表达

幼儿时期的孩子心智不成熟,想法天马行空,有部分大人觉得小孩对什么都是一时兴起,其实不然,幼儿这个时期有着很强的记忆力,学习能力也较强。幼儿对于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音乐表现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兴趣,用音乐节奏吸引幼儿注意可以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进而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一、培养幼儿节奏感知和表达能力的意义

1.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处在幼儿园阶段的小孩没有任何的社会经验,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感情也非常丰富,因此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些性格特点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比如在社会上传唱度很高的流行音乐有些就充满了童趣,深受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喜爱,就可以选来进行授课或者互动使用。很多幼儿园选择比较动感且充满活力的歌曲,少儿不仅在幼儿园经常听到,在外界也经常受耳濡目染,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歌曲,边唱边跳,在唱跳的过程中孩子都会发挥活泼好动的天性,不仅加深了对节奏的感知,而且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一举多得。很多歌曲如《小苹果》《幸福拍拍手》等都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不管在户外中还是幼儿园都有很高的流传度,小朋友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信手拈来。看似娱乐的活动实际上可以放松幼儿的身心,促进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2.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兴趣

音乐节奏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成年人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已经非常容易,往往会触景生情。小孩子会触景生情吗?当然会。幼儿对于音乐情感的感知也是非常敏感的,让孩子聆听不同的音乐可以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提升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可以丰富少儿的情感世界。在教学中,幼儿教师要选择内容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如教孩子演唱《吃饭歌》,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孩子唱《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引导孩子孝顺长辈,谦卑有序,从行动上真正践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孩子唱儿歌《好孩子要诚实》,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做个诚实守信的人等。因为音乐作品的主题不同,为了表现不同的情感,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节奏,幼儿通过不同主题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锻炼自身的节奏感,还可以加强对音乐情感的理解,进而激发认知潜能,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从而更加容易融入社会。

3.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

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少儿音乐素养,而且能为孩子的德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的音乐节奏智力开发好了,其余方面的智力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例,他不仅在物理学上拥有极高的造诣,他的人品也是在业内被津津乐道的,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他还是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因此,不要小看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认为儿歌只是简单的打打闹闹,一首简单的歌曲有朗朗上口的歌词还有轻快的节奏,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格外重视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音乐材料的选择上,要选择积极向上的音乐内容,如《拉拉勾》《妈妈我要亲亲您》《我爱我的幼儿园》等。音乐不仅为幼儿带来了听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还利用歌词里面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孩子描述世界的美好和人们的善良。通过歌曲,孩子认识到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能够起到思想教化的作用,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4.培养幼儿群体合作、交流互动的能力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人只有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群体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使幼儿充分体会合作互动的乐趣。幼儿音乐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许多形式需要幼儿集体的参与才能完成,在集体演奏的过程中,幼儿感受到集体共同创作的悦耳音乐,能够充分体会合作互动的乐趣,培养群体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形成强烈的团结意识和集体意识。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需要通过节奏训练来增进、提高、巩固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主动增强其群体意识。

二、如何培养幼儿节奏感知和表达

1.利用语言节奏朗诵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知与表达

节奏感知和表达能力不能仅仅依靠听音乐这种单一的培养形式,人类本身的语言就是很有节奏感的创造。在幼儿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引入童谣、儿歌、诗歌等也是对节奏感培养的有力补充。音乐固然动感十足,非常具有感染力,但是一味地灌输音樂会增加孩子的疲劳感,适时地加入诗歌、儿歌等形式进行节奏感的培养能调动孩子的参与热情,让孩子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感受节奏的变化和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例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幼儿一起演唱儿歌《拍拍踏踏》:“我的小手拍拍,拍拍。我的小手拍拍,拍拍。拍拍手,拍拍手,大家一起拍拍手,真呀真快乐。”这种方式可以调动整个集体学习的热情,而且在演唱的过程中幼儿的感知节奏通过个人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更能够提升个人的表达能力。

2.通过身体动作的锻炼促进幼儿节奏感知与表达

小孩子具有活泼好动的天然本性,他们喜欢蹦蹦跳跳,活力无限,也总是会想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在进行少儿音乐授课的过程中,不能按照成年人的培养方式进行授课,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的好动活泼与音乐素养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实际就是让孩子在音乐教育中动起来,在音乐节奏的带领下进行师生互动。如带着孩子学习儿歌《数鸭子》的过程中,让孩子跟着做数鸭子的动作和表情,还要有感情地和孩子们一起数鸭子:“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在数鸭子的表演中会调动孩子的想象力,他们会幻想自己真的在数鸭子,还会跟着节奏进行各种肢体动作的配合,在表演过程中释放了孩子的纯真天性,同时提高了孩子的节奏感知和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幼儿音乐教学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动作难度、安全问题等多个方面来适当地进行调节,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采取趣味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幼儿节奏感知与表达

幼儿都比较喜欢新鲜奇特的事物,对于音乐同样如此。因此,幼儿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不仅要经常更换曲目,而且要将课程设置得多姿多彩,尽量融合多种形式,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关增强教学趣味性的措施可以不断尝试创新,如在教学中加入打击乐,打击乐器是人类最早、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乐器,音色独特,表现力丰富,加入器乐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丰富的声响,丰富了课堂教学效果。让孩子参与进来,不需要专业的打击乐器,可以就地取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器具都可以用来演示打击乐,如金属器皿、瓷碗、玻璃杯等。这种方式新颖独特,还很接地气,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助于孩子参与并模仿这种形式进行音乐演奏,从而提升小朋友的音乐素养。教师要严格挑选一些轻快、节奏感强的儿歌,给孩子多听,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节奏的变化。另外还可以利用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采取我唱你演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孩子充分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

4.选择合适的音乐类型培养幼儿节奏感知与表达

在实际的幼儿园音乐课堂上,即使仅有一两岁的差异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接受程度,选择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音乐素材进行培养。例如针对小班的幼儿要选择简单的、重复性的、比较短小的音乐节奏的作品进行教学;针对中班的孩子可以选择稍微复杂的、较长的曲目进行教学等;针对大班的教学可以选择更加复杂、重复的曲目,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对不同的个体也要进行不同的考量,有些小孩接受起来有些困难,那么教师就要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有些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强,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辅导。除了单独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外,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还要训练孩子多种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对于音乐节奏的把握也是在教学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事项,根据幼儿对节奏的感知程度可以调整教师的教学安排。

三、结语

音乐是调动人情感的语言,可以很容易影响幼儿的心情和表现。在实践教学中,幼儿园音乐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音乐类型还要结合一些趣味性强的实践活动,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参与音乐课的积极性,促進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徐霞.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33-234.

张枫.幼儿音乐游戏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J].名师在线,2019(25):73-74.

李连国.幼儿音乐教育中如何加强幼儿节奏感知与表达[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227-228.

赵幸利.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探索[J].黄河之声,2019(02):85.

王珊.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J].北方音乐,2017,37(23):187.

猜你喜欢

幼儿音乐教育表达
基于多元化的《幼儿音乐教育》课程评价实践探索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