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数学教学

2020-07-14陈秀玲

考试周刊 2020年58期
关键词:开放数学教学课程

摘 要:新课程理念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沟通、理解与创新。尤其是在信息快速迭代的当今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将相关知识装到学生的脑子中,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与分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开放式教学方式逐渐被应用于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合理的对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应用与整合,能够进一步强化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文章就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开放;数学教学;课程;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机遇与挑战。教育的本质在于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与价值,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开放式教学的应用则更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以学生具体情况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与目标,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迪学生智慧。同时还能丰富课堂内容,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积极性。文章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 开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导向,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开放教学并不是单一的教学方式的开放,还包含教学内容的开放、学生学习活动的开放、学生与教学内容间相互作用的开放等。开放式教学更加注重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不仅注重教给学生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数学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考能力的目的。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需充分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与考虑,包括学生兴趣、能力等,从而及时对教学目标、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实现多元整合性教学,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 开放教学环境,创设民主氛围,促使师生关系朋友化

国外学者曾经指出,学生创造性思考的培养需要良好的课堂氛围,氛围过于压抑、思想过于禁锢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故而,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大胆的发言、积极思考,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形成开放性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下述几点的重视。

第一,建立公平、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通过有效引导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二,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还需要强化对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视,做好对学生的帮助、组织、鼓励与引导。

第三,教师还需要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耐心倾听学生表达,尊重学生的意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并且需虚心向学生学习,真正建立与学生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学并非单纯的教或者单纯的学,而是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必须要做好有效的沟通、交流、启发、理解与补充,在此过程中相互分享、阐述自身的认知、见解与思考,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从而逐渐获取新发现、达成共识,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效果。开放性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机械相加的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互教互学,从而逐渐形成“学习共同体”,让教师与学生共同融入教学情境中去,在民主、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 开放教学方法,激趣导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

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开放性,更强调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及合作性学习。故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方式参与到数学思维活动中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效果。这也就要求教师们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条件与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具体应注意下述几点。

(一)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創设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地营造和谐氛围、创建学习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需要认知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合理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景、提出教学问题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的乐趣与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变式教学是数学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背景、不同层次对数学相关定理、命题进行变式,从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问题本质特征、认识知识点间紧密联系的教学方式。教师有效地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利用,以多题重组、一题多用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给学生营造新鲜感、趣味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动力的效果,并在学生参与过程中,帮助其深入理解与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 开放教学内容,“活”用教材,力求教学内容社会化

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进行紧密联系,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如此,通过创设情景还有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作用及对日常生活的帮助,进而有利于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故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尽可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做到教材“活”用,尽可能地实现教学内容社会化。

如:教学案例(初二):

大米在经过加工制作形成米饭后,其质量会发生一定的改变。王厨师在用一千克大米做米饭,获得的米饭质量比冯厨师多了0.2kg。王厨师和冯厨师利用相同重量的大米做米饭,结果王厨师所得米饭重量为24.2kg,冯厨师所得米饭重量为22kg。那么,两位厨师分别用1kg大米能获得的多少米饭呢?

(一)创设情景

上课前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询问有哪些同学喜欢吃米饭,让学生自由回答,并让学生自由进行结合,形成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形式进行米饭形成过程的讨论,让学生讨论妈妈是怎么蒸米饭的。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对米饭的形成过程、自己的经验与方法进行阐述。

(二)探讨

在学生进行自由发言后,教师可以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蒸米饭后,为什么大米质量会增大”“为什么不同人蒸出来的米饭量不一样”“每千克大米蒸出的米饭质量、大米质量、米饭质量三者间有什么联系呢?”,提出问题后,由小组进行自由分析与讨论。

(三)在同学们弄懂了题意之后,师生接着列表分析

通过小组分析、讨论等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学习了相关数学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到一定的生活常识,并且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 开放教学手段,利用Internet,使课堂教学网络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简单、枯燥,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合理的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及课堂形式,从而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学的实践证明,仅仅依靠听觉来获取知识,学生在3个小时后可操持信息量只能保持70%左右,3天后只能保持10%左右。而仅仅依靠视觉,3个小时后学生可操持信息量只能保持72%,3天后只能保持20%;若合理的对视觉与听觉进行综合使用,3小时后学生可操持信息量可保持85%,3天后可保持65%左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合理的对多媒体进行使用,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综合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同时合理的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还能通过动态图像演示、绘图、音频、动画等多种途径来进行相关知识展示,从而可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观察,进而可达到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同时多样性教学模式的开展,还能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拓宽教学途径与渠道。

总而言之,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思考与创新能力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教学已经逐渐成为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地对开放性教学方式进行应用,以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美华.开放题中的新亮点[J].数学大世界,2004(10):29-30.

[2]任志鸿.新课程标准优秀教案[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3:46-49.

[3]蒋成禹.教师案例集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76-181.

[4]贡永生.精心建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J].中小学数学,2001(1):2.

[5]马小为.初中数学应用开放题演练[M].西安:未来出版社,2001:153-157.

作者简介:

陈秀玲,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开放数学教学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