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练笔新天地唱响写作和谐曲

2020-07-14骆秀兰

考试周刊 2020年59期
关键词:小练笔语文核心素养中段

摘要:灵活、易操作,而且字数要求不高,能降低写作的难度和坡度,因而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释放了学生的表达潜能,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和情感的升华,使他们能将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有效地表达出来。笔者基于教学实践,以中段小练笔为例,尝试从一、 仿写精彩段落——举一反三;二、 巧用想象补白——笔随心动;三、 开展读书活动——以读促写这三个方面来探索如何构建中段小练笔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中段;小练笔;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中段(第二学段)的写作要求: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在现实中,学生常常是执笔即无言,张口说空话,这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严重的困扰。很多老师采用小练笔的方式以减少写作的难度和坡度。的确,小练笔选材灵活,针对性强,更重要的是,小练笔易操作,可随机进行,进而增加“写”的密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获益良多。但只要我们细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即使已经有了低段(第一学段)写话的基础,但在中段开展的小练笔还是收效甚微。小练笔是劳而少功,成了课堂上的一种摆设,形式大于内实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 流于表面

习作教学中,有些教师频繁地对修辞、写作方法等烦琐分析,切断了情感上的共鸣、感悟、鉴赏的联系,致使学生对习作丧失兴趣。有位教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时提了这样的问题:“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像这样的句子你能照着写一个吗?”结果大多数学生写的是: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跳舞。美丽的桃花在微风里唱起了歌。这些仿写都是只改动了原句的某一部分,在语法上没有错,但是在学生的情感表达上和想象力的培养上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秋雨是什么样的?菊花在秋雨里怎样跳舞?学生的表达基本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缺乏创造性。也有的为了掌控好时间,一般把“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你想对×××说些什么呢?”诸如这样的小练笔放到快要下课的两三分钟里去做,一直写到下课为止,写不完的就当是课后作业,最后草草收场。试问,这样设计,练笔的意义何在?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培养呢?

二、 脱离生活

叶圣陶说:“生活注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五光十色的生活里具有丰富的作文素材。但因为学生生活体验少,阅历少,所以写作难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所以,我们必须要打破“高墙上的四角天空”,将学生带到“生活”这一片大天地,引导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把练笔与生活链接起来,汲取写作的素材和灵感,为小练笔开渠导源。

如果练笔脱离生活,向壁虚构,为作文而“作”,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文后,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模仿作者描写第六自然段(月下美景)的写法写一写“月下的某个情景”。结果学生根本没有细心观察过、体验过,三分钟过去了,大多数还在抓耳挠腮。最后有位学生发言说:“有一次,我看着月亮,看着看着,我就睡着了。”此话一出,哄堂大笑。这样的小练笔,学生没有真实体验过,又怎能写出真情实感呢?

一叶知秋,在小练笔的教学实际中已显然出现了弊端,只要教师做有心人,为学生献谋划策,在中段写作教学中实施小练笔的有效策略,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那么,小练笔这一道美丽的风景必将发挥出更大的光芒。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切实提高小练笔的有效性呢?筆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

(一)仿写精彩段落——举一反三

朱熹曰:“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有些课文精妙词句、精彩段落层出不穷,是指导学生仿写的绝佳范例,我们可以由此及彼,趁热打铁。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课文第四自然段先是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为总起句概括介绍西沙群岛的鱼的特点,然后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分别举例说明各种鱼的样子,描绘得非常具体、生动、优美。这种典型的“总——分——总”段落形式及排比的修辞手法是学生进行小练笔最好的范例。结合本段的学习,我以学校和爱广场的小水池为内容,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把小水池里的各种金鱼的姿态写具体、写生动。学有样本,练有范例,学生笔下的金鱼也活灵活现呈现出来:“小水池里的金鱼真是姿态万千。你看,它们有的身披龙袍,挺着大肚子游来逛去,好像在巡视一样;有的穿着五彩缤纷的花衣服,在表演‘鱼跃龙门哩;有的在悠闲地吹泡泡,小泡泡一个破了再来一个,真不知疲倦呀;有的三三两两在聊天,聊些什么呢?哦,应该是聊什么时候能到大水池里游玩一番吧。”

同样作为精彩段落,适合中段学生仿写的课文还有三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的雨》,文中使用了修辞手法,把秋雨比喻成常见的事物,借着优美的语句,秋天的美好就这样烙在学生的心田里。课文有很多优美的小段落,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教学中,我先播放动画吸引学生的兴趣,接着带着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感受文本把秋雨人格化的独特的语言美,然后启发学生:“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因为有了前期的铺垫,而且句子容易模仿,学生的好句就信手拈来:“它把粉红色给了桃花,粉红的桃花像一个个小笑脸,笑哇笑哇,整个桃园笑成一片。”“它把紫色给了牵牛花,紫色的牵牛花像一个个小喇叭,吹啊吹啊,吹醒冬眠的青蛙。”“它把黄色给了香蕉,香蕉像一只只弯弯的小船,荡啊荡啊,荡到外婆家附近的小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课文的精彩段落,再加上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灵活引导,学生就能够从中丰富语言、积淀语感,掌握写作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定会娓娓道来。

(二)巧用想象补白——笔随心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而有些课文,总会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这些“空白点”并不是作者“无话可说”,而是作者有意为之的表现手段,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教师要善于挖掘这种“空白”,给文本进行补白,进行小练笔的指导。

如三年级下册《小真的长头发》这篇课文有三处是非常适合想象的,其中一处是: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来,就能钓到鱼呢。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还有呢……筆者讲到“小真的长头发变成什么?用来做什么?”时,把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变成鱼竿(钓鱼)、牛绳(套牛)、被子(睡觉)、晾衣绳(晾衣服)这四个画面通过多媒体生动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在视觉上感受到小真奇特的想象力,再进行引导:“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变成什么,用来做什么?看谁的想法更奇妙,更有趣。”此话一出,马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心扉被撩动起来,天马行空,一篇篇奇妙而精彩的小练笔应运而生。

以下是两位学生的小练笔:

生1:要是从空地的这一边,把辫子嗖的一下甩过去,然后绕圈圈,绕啊绕,绕了第1、2、3、4、5、6圈,瞧,成了跑道了。那么,同学们就可以绕着“跑道”跑步、聊天了。我把辫子又往后一甩,辫子便静悄悄地收了回来。“跑道”凭空不见了,同学们发现“跑道”不见了,到处找啊找,找啊找,那可真有意思哩。

生2:要是把右边的辫子拉在这棵树上,左边的辫子拉在那一棵树上,那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荡秋千了。叔叔阿姨的小孩都来荡秋千,趁着他们玩的时候,我就拿着手机玩抖音,把他们拍下来。叔叔阿姨还会对我说:“谢谢你啦。”

……

巧用补白进行想象,让小练笔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中熏陶着学生,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维,真正做到“文思泉涌”。

(三)开展读书活动——以读促写

1. 广泛阅读,积累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换而言之,没有大量的阅读,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有时间读书,并且搭建多个平台以利于学生课外阅读,如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校园文化长廊等。根据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有意识地引领学生阅读诸如各类报刊、名人故事、历史、科普读物、中外名著等,让学生博览群书。书读多了,好词佳句自然就信手拈来了。俗话说:“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还应倡导学生设置摘抄本,摘抄精美的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句,也可以写写读书体会,由此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那些优秀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也能给学生带来无比丰富的营养。我们学校就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书卡的交流、寒假暑假的读后感、新书介绍、美文诵读、经典诵读、相声……每个活动取得的成效都给我带来不少的惊喜。如在《我和诗歌一起》的专题读书活动中,一位学生学习了徐志摩的《花牛歌》,仿写了《花猫歌》:花猫在喵喵叫,吓得老鼠连滚带跳。花猫在白纸上跳,留下几朵小梅花。花猫在玩线团,一上一下,真是技术高超。花猫遇见小黑猫,一齐喵喵喵。花猫在太阳下睡,哦,整个世界安静了。

这些读书活动取得的效果显而易见,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动机,并写出充满童趣童真的习作,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我们灵活地合理地运用小练笔的有效策略,巧妙引导学生练笔,那么小练笔定能成为写作教学中一道耀眼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3]郭兆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构建随堂小练笔——以三年级随堂小练笔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18(16):6-7.

作者简介:

骆秀兰,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小练笔语文核心素养中段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
浅谈小练笔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小练笔有效指导的尝试与探索
打开学生作文思路的探索
巧借导图之力,有效指导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