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相生 分合为变”之淮海战役
2020-07-14陈光文
陈光文
歼灭第7兵团的围点打援
1948年11月初,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与统筹指导下,淮海战役打响了。开战之初,黄百韬第7兵团部署在陇海铁路东段的新安镇一带,是国民党军在徐州以东地区实力最强的一股军事力量,全兵团下辖四个军,总兵力约10多万之众。鉴于第7兵团所处的地理位置,华东野战军遂将其列为首要歼灭目标——这样做不但可以对整个战役牵一发而动全身,还可拖住徐州方面的国民党军,又能实现歼敌于长江以北的战略设想。最终,在第7兵团被迫向徐州撤退之时,被华东野战军重重包围在距离徐州仅有60多千米的碾庄地区,由此,战事双方围绕碾庄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战事。当时,按照纸面上的军事实力而言,国民党方面在徐州有三个主力兵團,分别是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和孙元良第16兵团,总兵力有30多万,救援被包围的第7兵团应该不在话下。
《孙子兵法》指出:“善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以分合为变者也。”奇正的变化衍生成分合。意思是:一般的作战,总是以“正兵”合战,用“奇兵”取胜。所谓正兵就是正面作战的部队,奇兵都是出奇制胜的部队。又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进一步说明奇正的变化没有止境。古老兵法中的“奇正”概念,在淮海战役中也得到了具体体现。
黄百韬兵团固守碾庄战斗要图
在最后围歼黄百韬的第7兵团时,作为“正兵”的华东野战军面对在碾庄20多个村庄固守的敌人,穿插运用“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术原则,与敌人比耐性、比韧性,一点一点消耗、吞食敌人,此战最终取得自身伤亡小、歼敌数量多的理想战绩。此战最终的结果就是,在长达12天的时间里,由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领的援军(由邱清泉率领第2兵团与李弥率领第13兵团组成)却迟迟解不了第7兵团之围。除了这些兵团司令为保存实力不听指挥之外,主要是因为杜聿明为了保守起见,选择原封不动地执行蒋介石的命令,结果在沿途遭遇各路“奇兵”的顽强阻击,最终无功而返,第7兵团也全军覆没。更为严重的是,黄百韬第7兵团全军覆没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杜聿明率领的援军也错失了撤退的最佳时机,为其日后在陈官庄地区兵败被俘埋下了伏笔。
炸药发射筒(图片来源 / 淮海战役纪念馆)
国民党军飞机撂下的没能爆炸的美制重型炸弹(图片来源 / 淮海战役纪念馆)
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这场重要战斗中,粟裕就大胆并熟练运用了“奇正”战术,通过运用“围点打援”的作战思路,以攻点为正,打援为奇,成功阻止了杜聿明所率两个兵团的增援,最后取得了第一阶段的关键胜利。从孙子兵法的观点来看,战场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反映了跟上敌人节奏的困难性。粟裕与其他解放军将领在淮海战役中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紧跟敌人节奏这一任务,而且常常是超出敌人一步,甚至两步三步以制敌。
消灭黄维兵团的各个击破
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中原野战军抓住黄维率领的第12兵团远道而来、孤军深入的特点,改变我军以往“先打弱敌”的习惯,集中中原野战军全部兵力和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之力,围歼这支战斗力最强的敌军精锐。从决战开始到合围形成,我军的集中用兵战术和敌军的添油战术形成鲜明对比,国民党军指挥混乱、连出昏招,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被先后稀释了兵力,分批次投入不同方向战场,结果反而被我军逐次包围、各个击破。战场上,始终呈现着“我军步步为先、敌军招招落后”的局面。
淮海战役形势图
黄维的第12兵团兵力雄厚、装备良好、战斗力强大,是在国军五大主力之一18军的基础上组建的,辖第18军、第10军、第14军、第85军四个军及第四快速纵队,更是一支总兵力约12万人的庞大队伍,这些部队都是配备着美国武器的精锐部队,绝对是蒋介石的心腹,战斗力惊人。当时,12兵团接到蒋介石的命令是救援被围的黄百韬第7兵团,但当该兵团赶到半路的时候,黄百韬已经战败身亡了,而自己也面临着被围的风险。按理来说,第12兵团自身应该没有大碍,毕竟蒋介石还安排了李延年的第6兵团和刘汝明的第8兵团来增援第12兵团。岂料第6和第8兵团为了保全自己,一早就南撤跑路了,留下了12兵团在双堆集地区孤军奋战。更要命的是,作为一招“奇兵”,解放军适时安排早已是中共秘密党员的110师师长廖运周在关键时刻率众战场起义,这招釜底抽薪对于本来就遭受围困的黄维兵团无异于致命的一击。
为了保证完全歼灭黄维的第12兵团,华东野战军作为“奇兵”的主要任务,就是看住李延年的第6兵团和刘汝明的第8兵团,再夹住杜聿明集团,而作为“正兵”的中原野战军将全部精力和心血放到消灭第12兵团方面来。在中原野战军围歼第12兵团过程中,针对敌人顽固坚守和我军炮火不足特点,我军“以地堡对地堡”“以战壕对战壕”,对敌展开了工程浩大的近迫作业,把交通壕逐步延伸到敌人前沿阵地,甚至进入敌人第一道鹿砦内,构成完整进攻阵地,减少我军在开阔地冲锋时的伤亡。同时,我军普遍推广中原野战军11旅和22旅在战前試制成功的炸药抛掷筒,以弥补我军炮火不足的弱点。总攻时,各纵队集中优势兵力,实行有重点、多方向的连续突击,猛烈杀伤和压缩敌人,力求全歼守敌。最终在里应外合之下,黄维手下的精锐兵团被我军全歼,而黄维本人也成为了俘虏。
有意思的是,解放军在这次消灭黄维第12兵团的机动作战中,再次灵活运用了孙子的“奇”与“正”理论。在最初的战役构想中,苏北地方武装就被作为“奇兵”,向南面的淮安-淮阴方向运动占领要地,以包围并孤立黄维指挥的国民党军第12兵团。同时,作为“正兵”的中原野战军的主力,沿京杭大运河部署,以阻止国民党军对苏北地方武装的行动进行干扰,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分割战场,从而使第12兵团最后灰飞烟灭。
取胜靠战术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之一,被世界一些军事家誉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此次战役最后的结果是国民党军队中绝对主力的七大兵团,被华野和中野联合歼灭了5个——第2、第7、第12、第13和第16兵团,而第6和第8兵团望风而逃。这是典型的以弱胜强,更是解放军指战员成功运用《孙子兵法》的战场实践。
近来有学者认为,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之所以大获全胜,在战术上主要是两点:一是把敌军分割开来歼灭:因为国军兵力数量比自己多,而且当时他们的防御部署是沿着铁路线摆一字长蛇阵,兵力相对分散。通过综合运用“奇”与“正”的兵力,将对方分割开来就可以进行包围歼敌,使交战时在兵力上自己保持优势,这样赢面更大。二是夜晚作战和近战,可谓是做到了扬长避短,也有极大的“奇”与“正”特点:因为国军的装备更为精良,有飞机有坦克,还有火炮机枪,这方面是解放军万万比不上的,所以能做的就是避开他们的优势。而夜晚作战,既可以起到奇袭的效果,又可以让飞机坦克火炮等大型装备的发挥余地减少,而近战也减少了士兵密集被机枪扫射的危险。此外,包围战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大型装备此时反而成了国军突围的累赘,只有被动等待被各个歼灭。
即使装备精良,没有好的战术配合也难以取胜
淮海战役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解放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从淮海战役中指挥者对兵法的运用不难看出,战争不仅仅包含技术,而且要求指挥员具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创造性的战术思维。可以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正是《孙子兵法》军事谋略思想得以充分、恰当运用的最佳结果。
(责任编辑 / 岳萌 美术编辑 / 贾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