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海洋的脉搏
2020-07-14汪品先
汪品先
半个世纪前,科学家利用新技术进入深海,开启了海洋开发的新时代: 16世纪“大航海时代”是在平面上开发海洋, 21世纪是在垂向上开发海洋。尤其在中国,进军海洋的热情空前高涨。人们庆贺着深海探索的成功,憧憬着深海开发的未来。今天,世界上1/3的石油采自海底,近年来发现的大油气田,70%来自水深超过千米的深海。而制造手机、电动汽车等需要用到的钴、锂和稀土元素也主要存在于深海,钴的储量光是太平洋的一片海区,就相当于陆上的7倍。还有我们还没来得及说的深海生物基因资源等等,深海太大,而我们的了解又太少,因此,21世纪里深海开发的前景一定会超越现在的想象。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深海开发也会存在巨大的风险?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深海钻井平台爆炸沉没,半年里50万立方原油漏入海湾,形成了9900平方千米的油污带。海洋太大,一个操作失误就会酿成重大事故,更不用说天然灾害。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引起大海啸,造成23万人丧生。历史上,8000年前挪威岸外发生大滑坡,相当于浙江省面积的大片海底整体下滑2000米。因此,探索深海的“内情”,摸到深海的“脾气”,是开发深海的前提。
海上油田开采
深海锰结核
发怒的海洋
沉积在海底的塑料制品
开发海洋,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但你是否想过有的壮举其实是种罪孽?500年前的大航海时期,一批欧洲小国在海上崛起,通过对非洲和美洲的掠夺赢来了几百年的繁荣,单是西班牙就掌握了全球贵金属生产总量的85%。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欧洲的繁荣是以奴役殖民地为代价的,带着永远洗不掉的血腥。从15世纪中期起的四个半世纪里,欧洲人将上千万名黑奴像牲口般地锁在船舱底,一路上把死去的抛进海底,活下来的运到美洲开矿种地。再说疫病,哥伦布带领西班牙人进入加勒比海,带去的天花、麻疹和鼠疫造成了当地90%人口的死亡,原本在1492年有60000个原住民的岛屿,到1548年只剩不到500人。
因此,21世纪的深海开发,绝不允许重演16世纪的悲剧,而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深海。现在的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一是一些核大国将深海当作地球的“垃圾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公约禁止为止,美国投入大洋深处核废料的放射性总量,相当于每秒钟要发生6.3X1016次核衰变。另一种威胁来自塑料,现在全球的塑料年产3亿吨,其最大的用途是做包装,除去部分回收外,它们最终的归宿就是海洋。目前,塑料已经占据海洋垃圾的50%~90%,它们不仅进入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聚积成堆,还进入了不少海洋动物的肠胃器官里。
深海开发的另一种危险,是发达国家的垄断。与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不同,新世纪的深海开发全靠高新技术。因此,如果开发深海只是发达国家的专利,那就有可能在深海建立海上霸权、统治世界。这里给大家列举一个实例。1968年2月28日,苏联太平洋舰队安排K129号潜艇从堪察加基地出发执行战斗巡逻任务。这艘潜艇携带了3枚安装有核弹头的“SS-N-5”弹道导弹,还有两枚核鱼雷,这些武器具有惊人的破坏力,是苏联对美国进行核威慑核打击的重要手段。但不幸的是,这艘潜艇在太平洋上沉没了。为了得到K129号潜艇上的核导弹和核鱼雷,还有其梦寐以求的通信密码、译码机、加密无线电联系设备及作战文件,20世纪70年代,美国以深海探索作伪装——假装到太平洋深海采集锰结核,实为打捞苏联沉没的核弹头潜艇,进行军事活动。
中国错过了16世纪开发海洋的机会,导致19世纪的海上大败,沦为半殖民地。当今中国的海洋事业,正在经历着郑和下西洋以来600年不遇的最佳时机。我们的深海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可望在新世纪早期进入国际深海科技的核心。当然,这其中重要的不仅需要本国发展实力,还要联合相关的发展中国家共同参加深海探索,使得深海科技不限于发达国家独享。在海洋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几大领域,唯独海洋科学的基础研究比较容易實现国际合作,因此,如果中国能够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联合一些发展中国家共同探索深海,就将能逐步建立起海上的科学联合阵容,从战略高度开发海洋,面向未来。
(责任编辑 /岳萌 美术编辑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