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处不在的嫉妒

2020-07-14佥埏运

北方人 2020年6期
关键词:敌意弱者人类

佥埏运

嫉妒的正反面

如今动摇社会的各种事件,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背后都有嫉妒作祟的成分。这是压缩式发展留下的集体心理学轨迹,因为身份和地位的变化太突然。财富的积累也大部分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或极度偶然形成的,对此有人却抬杠说运气也是一种实力。可恶。在这样的现实面前,终日奔波劳苦一刻不得闲的普通人,又怎能一直保持佛系心态不嫉妒人呢?

嫉妒心并非弱者的专利,一个强者因恐惧弱者与自己缩小差距而产生嫉妒心,这种情形更可怕,换言之,强者的嫉妒心比弱者有过之而无不及。德国“嫉妒心专家”(不知这个称呼是否妥当?)罗尔夫·豪布尔将这种情绪定义为“差距嫉妒心”。上司对曾是下级的小人物不知不觉间突然成长壮大、一路攀升倍感不安,这种不安转变为敌意只是一瞬间。弗洛伊德因无法忍受学生荣格的迅速成长,将其赶出自己的学派并且恨了他一辈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另一方面,嫉妒心并不是只有否定意义,豪布尔就主张“正当嫉妒心”的存在。正义与平等的社会共识,是对嫉妒心的制度管理;宗教的教义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天堂里的乞丐看着有钱的坏蛋下地狱而拍手称快是正常的,但假使有钱的坏蛋死后上了天堂还整日逍遥快活,人们就不免开始怀疑,上帝到底在做什么?不仅是个人野心,在可能引发社会变动的革新思想的背后,也存在这种正当的嫉妒心。

嫉妒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无人谈论自己的嫉妒心。就像缺乏与性有关的社会讨论使得夜生活文化变得如此肤浅一样,缺乏对嫉妒心的社会反思,也使得各种愤怒和敌意都被误认为是合情合理的。

我们不应该主张群体施暴是妥当的道德观或正确理念,有格调的社会意味着可以对嫉妒心进行妥善管理。每当愤怒和敌意达到顶点时,就应该反省这愤怒的根源究竟是不是正当的。

嫉妒与幸灾乐祸的关系

由表示“伤痛”“痛苦”的“Schaden”,以及表示快乐的“Freude”组合而成的“幸灾乐祸”(shadenfreude)一词。对此,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指责德国是唯一一个允许这种不健康的情绪以如此明确的概念存在的国家。然而,视他人的痛苦為快乐与嫉妒这种普遍的情绪密切相关。

在心理学实验中,嫉妒心和幸灾乐祸的关系也得以确认。有一项实验以德国医大学生为对象,针对比自己成绩好得多的同学被怀疑偷窃药品,以及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被怀疑偷窃药品这两种情况,对受试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当比自己成绩好的朋友被怀疑时,受试者心里更痛快。越是自认为嫉妒心强的同学,这种倾向就越明显。

仔细研究那些疯狂追星的粉丝,很容易发现嫉妒与幸灾乐祸的心理。无名艺人成功到达巅峰成为大明星以前,粉丝们给予了巨大的鼓励和支持;然而艺人登上巅峰的一瞬间,粉丝们就开始改变初衷,暗自期待着明星的“戏剧性没落”。过分追星甚至干涉其私生活,因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就酸言的那些恶意留言,大部分都是明星曾经的狂热粉丝所为。

文化的本质是对嫉妒的管理

人类的文明就是嫉妒的历史,圣经里该隐与亚伯的故事相当耐人寻味:有一日,代表农耕的哥哥该隐以地里的蔬菜和粮食为供物献给神,而代表游牧民的弟弟亚伯将羊献上,但耶和华只收下了亚伯的供物,于是愤怒的该隐杀了弟弟。奇怪的是,神并没有杀该隐,反而给该隐一个记号,让别人无法伤害他。人类就是该隐的后代,也就是说,“嫉妒”是人类的命运。

游牧民族的“妒忌管理”非常彻底,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宗教仪式防止财富和权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对于随时搬迁的游牧民族来说,嫉妒管理起初并不复杂,但随着人类定居生活的开始,嫉妒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

如今,人类开始使用多元文化手段来管理嫉妒,法律、制度、伦理和道德就是这样开始的。从心理学观点看,文化的本质是对嫉妒的管理,为防止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而整顿税金、福利相关制度;嫉妒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因此强调谦虚以免引起他人的嫉妒。

韩国人的嫉妒心尤其强烈,这是“压缩式发展”导致的结果。在经济逐渐丰饶的西欧社会,嫉妒管理体系即文化开展得既成熟又隐蔽,结果是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身份差异和贫富差距。与此相反,将一切致力于实现经济富裕的韩国社会,却疏忽了对嫉妒的管理。

很多人认为,经济上的富裕是地价暴涨等掺有运气成分的结果;当然也有少数人认为是正当努力的结果一事实上前者说得没错。在当今韩国社会,嫉妒很容易被贴上正常的标签,问题是当嫉妒的正常化与愤怒相结合时,一个社会的未来就会变得扑朔迷离,异常危险。对社会而言,嫉妒管理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极为艰难的课题。

摘自《偶尔也需要强烈的孤独》

猜你喜欢

敌意弱者人类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短暂相逢?
弱者
从弗兰肯斯坦的个体内心冲突看敌意的消极属性
漫画
那些美国议员内心深处的“敌意”
跟踪导练(二)(6)
谁变成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