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路径
2020-07-14张治平姚威
张治平 姚威
【摘要】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关键在于群文之“文”的选择。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可以在议题统摄的情况下,进行单元组合。长文本可以自己改编,进行比较阅读。科普类或社科类文本,可以抓住实用文的特点,多方拓展,设置活动,完成教学。
【关键词】群文阅读;文本选择;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9-0023-02
【本文著录格式】张治平.例谈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路径[J].课外语文,2020,19(19):23-24.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存在少慢差费的现象,面对困境,广大语文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方法,提出了多文本阅读的理念,涌现出了单元教学、主题教学、群文阅读等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探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般而言,文章一组一组地读就是群文阅读。群文之“文”,不限于文章,而指向文本。“群文阅读即多文本阅读。但需要指出的是,群文不是多个文本的杂乱堆砌或简单相加,而是将具有(或能够建立)某种关联的多个文本,按一定原则组合的阅读整体。”所以群文阅读教学,应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比如一节课),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联的多个文本的教学。
伴随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深入,基于“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由议题统摄进行的群文之“文”选择,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拟就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路径阐述点滴看法。
一、单元组合,纲目共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将语文课程内容按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分成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以单篇文本设计教学的思想,印证了叶老所说的“教材只是个例子”。语文阅读教学将脱离传统单篇文本教学的樊篱,改为由任务牵引和驱动,将语文知识包含在“任务”中,形成任务集群,构成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力主由议题统摄整个阅读乃至阅读教学,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灵魂。任务议题化,为学习任务群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操作路径;议题任务化,则可为群文阅读教学澄清学习目标。”
议题的选择自然成为文本选择的前提。在笔者看来,议题为纲,文本为目,纲目共举,才是群文阅读的高效所在。议题牵涉语文课程的所有知识点,文本则是完成知识点学习的载体。议题的选择至少要关照教师、学生和知识点三个要素,教师和知识点可以认为是等价的。教师确定议题时,需要将语文知识考虑进去。议题的选择需要教师有语文课程的全局性思维,既要涵盖所有的语文知识点,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
学习小说单元可以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三者设置为议题,通过多文本组合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学习诗歌单元可以将诗歌的意象分析、表达技巧、情感抒发设置为议题,通过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诗歌,或者不同作者同一题材的诗歌组合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学习议论文单元可以将论点的提取、论据的选择、论证的方法设置为议题,通过同一作者或不同作者的文本组合,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语文课程的18个学习任务群,可以根据文本的不同体裁,来设置不同的议题。
纵观部编版高中教材目录,编者正是以体裁进行单元组元的。教师教学时要深刻领悟教材组织体系,才能有选择性地进行文本组合,完成群文阅读教学。比如必修二第二单元是“古代诗词”单元,学习目标要求了解“古代诗词的源流和脉络,诗词格律的主要特点”,那么就可以将此目标作为议题,文本的选择就建立在单元教学上。
如第二单元第二课安排的是唐诗四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锦瑟》。可以以本单元的四首唐诗为文本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根据唐诗的特点,抓住诗歌韵律、诗人情感及诗歌文化设置议题,组织进行听说读写,引导学生吟诗、诵诗、论诗、写诗。议题可以按照唐诗创作的时间,以“唐诗的发展”为议题,探讨安史之乱对唐诗创作的影响,也可以按照唐诗的不同风格,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为议题,探讨李白诗歌与杜甫诗歌创作的异同点,还可以根据诗人自身的性格,以“诗人的情怀”为议题,探討杜甫与白居易的创作风格有什么不同,分析诗人的性格与成长环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二、改编文本,比照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要立足课本,然后才能向课外适当延伸。课本中的文本,并不像唐诗、宋词那样篇幅短小。有些文本篇幅较长、内容艰涩,读起来很耗费时间,如果教师为了顾全群文阅读,又从课外搬来若干篇,那么课上就难以照顾课文本身。结果可能表面上热热闹闹,信息量大,知识点多,貌似一节课学了很多内容,实际上可能就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什么也没有学好。
以部编版必修二来看。必修二第三单元安排的是现代散文单元,选取了《记念刘和珍君》《荷塘月色》《钓台的春昼》《我与地坛》四篇课文。显然,四篇同时阅读,即使设置正确的议题,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文本太长,阅读本身需要大量时间。但如果学生对文本不熟悉,就不能参与课堂上的对话,那么阅读教学就会成为独角戏。
这种情况下的阅读教学,是否可以就文本本身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呢?我们可以通过文本改编来完成教学目标。如教学《陈情表》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学过《陈情表》后,觉得这篇文章最像日常写作中的哪一类应用文体?”“请假条。”“向班主任请假会写这么多的字吗?”“不会。”“是的,老师也觉得李密写得太长,所以老师给李密的‘请假条动了一下手术,把它改编了一下。”
晋武帝:吾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吾自幼伶仃孤苦,祖母悯我孤弱,躬亲抚养,恩重如山。朝廷屡诏,催吾就职。然刘疾病缠身,风烛残年。吾思虑再三,不敢奉诏。请从吾愿,稍假时日,奉养祖母,保卒余年。谨拜表以闻。
问题设置。如果你是晋武帝,你会不会凭“我”的这张请假条,不要“我”对朝廷“尽忠”,要“我”在家对祖母“尽孝”?
这样一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但却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晋武帝不准,为什么不准?这就要进入文本本身,进行探讨。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比较阅读,探讨文本时既能关照文言知识,又能很好地理解文本,体察作者的说理藝术。比如上面的改编文字,我有意将文中的“臣”字,换成了“吾”,将“刘夙婴疾病”改为“刘疾病缠身”,将李密的大段陈情文字以“请从吾愿,稍假时日,奉养祖母,保卒余年”一笔带过。这样改编,并没有从课外引入其他文本,却能围绕课文本身创造另外的文本。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开始可能觉得老师改得好,然后一比较,发现李密如此陈情的无奈。一篇难以理解的课文,就会瞬间化为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训练了学生的群文阅读意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三、紧扣课文,多方拓展
对于实用类文本,如科普类或社科类读物,文本既长也不好理解,这样的课文在语文课本上有很多。如果只是按照常规思维,安排多文本阅读,以为这样就完成了群文阅读,想必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的课文在课堂上,看完就要一节课时间,师生又怎么能够进行课堂教学对话呢?但如果因为文本篇幅太长而耗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显然也是做不到的。可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编制的体系,按部就班地完成课文教学,势必只是为了教而教,无法体现课文育人的功能。
如部编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安排了“实用类文选”,有《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宇宙的未来》《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这些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似乎除了进行单篇阅读教学,无法进行多文本教学。但如果把握实用类文选中的“实用”二字,就可以择取一点,不及其余,将群文阅读教出味道来。群文阅读意识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因为每天可能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快速阅读、捕捉信息、筛选信息、概括理解,这些应该是群文阅读设置的初衷。将知识点设置成各个议题,通过合理的阅读、写作、活动,完成教学,就会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笔者曾以《中国建筑的特征》为例进行了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我选择文章重新组元。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吴国源、周庆华《中国建筑传统的思想特征》(有改动)、罗瑞娟《中西传统建筑审美特征》(有改动)、曼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霍金《宇宙的未来》。然后设置总议题“探索未来学校的建筑”,共安排了六个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自主阅读,拟定文本知识摘要;第二课时分析概括论文一般结构、写作手法;第三课时课下调查研究了解母校,课上对未来母校进行大胆创意设计;第四课时推介个人创意设计,拟写演讲稿;第五课时分组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汇报;第六课时结合班级汇报情况,给校长写一封信,阐述自己对母校未来发展的大胆设想。六个课时也是六个分议题,六个任务,既需要学生阅读概括,也要动手写作,既要合作探讨,也要分组行动。
从语文知识来看,这个单元只要把握复杂说明文的主要特征,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果五篇课文用一个模式进行教学,尽管可以达成单元教学目标,但不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重新选择文本以后,既让学生了解了实用类文章的文体知识,又学到了摘要和关键词的提取方法,兼顾了实用文的写作(演讲词、书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从单篇教学,到单元教学,到主题教学,到群文阅读,可以看到时代发展对人们阅读速度和效率的挑战,群文阅读教学应该是对单篇教学、单元教学、主题教学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抛弃。因而,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也要继承和发展,要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知识本身,因需制宜,因时制宜。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6).
[2]段增勇,王雁玲.“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看群文阅读价值[N].中国教育报,2018-3-7.
附 注
本文系合肥市2019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HFG19026)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治平,1978 年生,安徽桐城人,安徽省肥西中学语文教师,硕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姚威(1982-),安徽桐城人,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教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