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研究

2020-07-14张玉朝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5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数学教学

张玉朝

摘  要:基于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分析出培养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去观察、推理和分析数学问题,快速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定理,促使学生逐渐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其次分析出通过创设问题化教学情境;组织合作探讨问题;创造思维拓展的空间三种培养途径,实现学生的有效性数学学习,促进学生的数学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对于素质教育的提倡和全面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更加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会的有效学习方法,促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数学的研究和探索,而这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养,不断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去进一步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逐渐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重要性

由于小学数学知识,所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对学生今后的数理化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数学定理和性质的抽象,教师通常指导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样只能在短时间内对学生产生作用,不利于学生永久性的学习和运用【1】。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的理解数学知识,并形成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思维能力是大脑通过对信息的存储、分析和加工后,所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进一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而数学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所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去观察、推理和分析数学问题,快速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定理,促使学生逐渐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方法【2】。从而,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养,还促进了学生的整体上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问题化教学情境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在此时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循序漸进的过程。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师要给予学生长期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实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3】。所以,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激发,为学生构建问题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展开对问题的自主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并且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进一步感知与理解,从而逐渐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在情境之中进行问题的推理、验证等过程,进而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比如以人教版五年级上《位置》一课为例。本节课需要让学生认识行、列的含义,学会确定第几行和第几列,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因此,数学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出电影院的座位图,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景中物体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所以,数学教师为学生创设出看电影的情境,给予每位学生不同的座位数,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经验去思考,能够找到准确的座位,从而在学生找座位的这一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分析、解决和形成,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组织合作探讨问题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但是大部分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下,过于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长期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十分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高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共同对数学知识或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激活,并且进一步发展为抽象性和创造性思维【4】。同时,数学教师要尽最大限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的思考和推理,针对学生提出的看法和见解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乐趣。从而,不仅实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效培养,还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解题技巧和学习方法,更为准确快速的去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比如以人教版五年级上《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弄清图形之间的联系,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及其万能公式,并学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多边形图形,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主选择进行面积的计算,这样学生在小组内能够展开头脑风暴,将多边形分解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进行进一步的计算,有效的巩固了学生的所学知识,并且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之中学会转化思想,根据所学图形的面积公式,去推导出多边形的面积,促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掌握分割法、填补法等等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从而真正达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目的。

(三)创造思维拓展的空间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适当的转变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因此,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直接解题方法的讲解模式,而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思维差异性,能够选取个性化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解题方法,为学生创造思维拓展的空间,锻炼学生的一题多解能力,并且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5】。同时,数学教师在习题的设置上,要采取由易到难的原则,控制好学生的练习难度,不仅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有效巩固,还能逐步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潜能,促使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和成就感,促进学生的数学水平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比如以人教版五年级《折线统计图》为例,当学生已经认识条形统计图后,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因此,数学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收集自己家里的半年的用水量,并详细记录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观察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的月份,以及半年一共的用水量吨数,最后在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总结两种统计图的异同点。从而,这样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不仅帮助学生真正学会使用条形统计图,还促使学生牢记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和科学学习态度,确保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进一步实现学生的高效率数学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实现学生的有效性数学学习,促进学生的数学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数学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内容,尽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分析、推理和推导、形成的过程,不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真正达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今后的数理化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姗姗.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 中国教师,2018(S2):35.

[2]  鲍绪田.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考试周刊,2018,000(031):72.

[3]  李 玲[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11):1-2.

[4]  袁同银.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教育观察(上半月),2019,8(4).

[5]  马荣勤.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轻松学电脑,2019,000(002):1-1.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