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使幼儿主动学习的科学游戏教师指导策略

2020-07-14杨惠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5期
关键词:科学游戏教师指导主动学习

杨惠梅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诸多幼儿教育文件出台以来,科学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传统“宣灌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没有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在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我们将科学游戏融入科学领域课程,促进了幼儿自主探究。在幼儿自主探究中,教师的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科学游戏教师指导策略:一是设计生活化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二是材料与目标体现层次性,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三是科学游戏具有趣味性,引发幼儿主动操作。

关键词:幼儿;主动学习;科学游戏;教师指导;策略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主动探索课程游戏化的路径,设计与各个领域教学相适应的游戏活动。虽然取了诸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对幼儿形成了干扰,不懂得怎样进行有效的材料投放,等等,从而阻碍了课程游戏化的发展。本文仅以科学游戏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自主发展,为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设计生活化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科学领域的课程要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在科学活动中运用游戏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还要将科学游戏视为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要关注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创造性行为。3-6岁的孩子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具体表现为好奇心特别强烈,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有探索的欲望,他们总会通过看一看、试一试、摸一摸等方法满足自己探索的需求。在科学教育中,我们一定要利用孩子们的上述特点,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科学游戏,激起他们探索的兴趣。在科学游戏中,我们使用的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游戏情境,因此不会有任何心理压力与受约束的感受,从而可以自由摆弄材料,这对于促进他们主动操作、自主探究起着推动作用。如玩水、玩颜料、玩磁铁、玩滚动等,都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玩的游戏。在生活化的科学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自由探索,乐于和小伙伴进行讨论、交流,自由表达观点与想法,促进了他们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升了他们的已有经验,调动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探索中不断获得新发现,乐此不疲,有效提高了他们参与科学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材料与目标体现层次性,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科学游戏材料隐含了科学课程的教育目标,有效的投放材料要尊重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不同年龄段及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如在以“有趣的磁铁”为主题的科学游戏活动中,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段设计科学教育目标并分别投放材料,如小班时期“有趣的磁铁”科学教育目标是:感知了解磁铁能将铁制品吸住的特性;中班“有趣的磁铁”活动的教育目标为:通过科学游戏培养幼儿科学思维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了解磁铁的穿透性;大班“有趣的磁铁”活动教育目标为:学习如何利用磁铁的穿透性来解决科学问题,如把小磁猪、磁铁、各种材料制成的手柄等投放到游戏中,引导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和试验中主动发现,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发现:“你看,磁铁透过这种材料把小磁猪吸住了。真有趣啊!”孩子们边操作边和小伙伴交流,在自由玩耍与自由探究中很快出得出了结论。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投放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磁铁的用处,如用磁铁“打捞铁牛”的游戏,要求孩子们不可以用手去水里拿,也不能将磁铁伸进水里去,但是要把“铁牛”打捞上来,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孩子们积极思考,在反复的尝试中完成实验任务。在材料与教育目标的设计中体现了层次性,从而使孩子们在科学游戏活动中由感性到理性,为促使他们主动探究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在同一个年龄段,幼儿间也是存在差异的,只有为每一名幼儿制定不同的科学教育目标,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材料投放来实现,才能真正使每一名幼儿通过参与科学游戏活动而获得相应的发展,提高他们参与科学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科学游戏具有趣味性,引发幼儿主动操作

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探究欲会产生影响,在创设科学游戏时我们要重视内容的选择,使其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从而调动他们主动探索的積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一方面我们要投放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材料,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迷上科学探索。如在以“沉与浮”为主题的科学实验中,教师投放了大量的低结构的材料,引导孩子们探索,像泡沫块、塑料花片、小螺丝、硬币等都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的材料,他们看到这些材料时非常感兴趣,于是都积极主动地与材料进行互动,探索材料的在水中的“沉与浮”;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材料,并提供一些记录科学实验数据的纸与笔,孩子们不断地猜想、实验、记录,反复猜想、实验,主动发现实验结果的不同;尤其是到了大班阶段,孩子们的创造欲望增强,因此科学游戏应该引起他们动脑思考,如怎样让不同的辅助材料把沉下去的物件浮起来,又让已经浮上来的物件沉下去呢?在沉与浮的不断探索中推动幼儿深入探究,使他们通过科学游戏不断深入理解水的压力、水的浮力、水的流动、水的三态、水能溶解物质等一系列内容。在玩水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充分的体验,感受到了科学游戏的趣味性,使他们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与材料进行互动,在有意义的建构中获得科学知识。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我们要结合科学领域课程的具体实施情况,开展大量的科学游戏教学。在科学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帮促者的角色,通过创设趣味性的科学游戏、科学投放材料、制定具有层次性的教育目标、设计生活化的游戏情境等,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为他们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使他们在有意义的建构过程中习得科学知识。教师的有效指导是提高科学游戏活动质量的重要条件,我们要不断探索在科学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策略,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  蓝胤婷.浅谈自主性科学教育游戏时教师的介入.俪人:教师,2016(6):246-246.

[2]  蓝春玉.动手·动脑·动心———浅谈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实验的开展.教育教学论坛,2017(7):246-247.

猜你喜欢

科学游戏教师指导主动学习
浅谈纸箱在幼儿园科学游戏中的运用
创设现实生活版的初中数学教学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论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幼儿园科学游戏设计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科学游戏中,促进幼儿主动探究的教育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