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
2020-07-14张敏
张敏
摘 要:生物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接触和学习的基础学科、重要课程,课堂则是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阵地,所以学生能否学好初中生物还取决于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由此可见,构建并实施初中生物高效课堂至关重要且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现实教学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利用教材构建情境、发挥课堂实验作用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和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为一线的初中生物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长久以来,初中生物教师多受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和约束,过于关注和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和状态,久而久之则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造成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低质低效,抑制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广大的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彻底摆脱传统观念和思想的束缚,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坚持并落实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现实学情来探索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从而顺利地实现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探究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更好地展现学生的能动性,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和课堂的高效教学。因此,初中生物教师需要从过去的“以师为本”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尝试与学生展开平等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且平等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探究机会,促使学生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和质疑,深入到探究过程中,以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食物中的營养物质》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人物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掌握各类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实际上,本节课程的难度相对简单,所以,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机会。上课后,笔者先让学生们独立分析教材,了解本节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待学生们独立学习结束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扮演“小教师”的角色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讲述。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不仅可以加深对本节课程理解,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这样,笔者通过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思维。
二、利用教材构建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情境的构建能够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更加生动、活泼,更能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认知。因此,初中生物教师需要拓展教学的范围,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在生物教材课本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善于观察、挖掘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素材和资源,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以此来还原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让生物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促使学生能够站在生活角度去理解生物知识,感受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丰富学生的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种子的萌发》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以及自身条件,同时掌握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结构的变化,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在生活中对种子萌发的知识早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笔者结合课程特点,融入了生活元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们展开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引入了生活中元素,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大大提升。这样,笔者通过利用教材构建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发挥课堂实验作用,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实验是生物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巩固学生知识理解、记忆、掌握与运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所以,初中生物教师需要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提高对实验教学的关注与重视,积极地组织和开展探究性、趣味性实验教学活动,给足学生的自主实验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到完整的实验过程中去,强化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动物细胞》时,在本节课程前,学生们已经了解了植物细胞的特点,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差异,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在实验中加深理解。实验开始后,笔者将时间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根据实验流程独立进行实验,这个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发挥课堂实验作用,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发展的必要路径。所以,每个初中生物教师都需要具备清醒的观念和认识,直面传统教学的问题和不足,通过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利用教材构建情境、发挥课堂实验作用等策略的运用,来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高越.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3(05):53+45.
[2] 尹来梅. 初中高效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