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0-07-14柴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提升初中化学

柴丽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教学逐渐呈现出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并逐渐由过去单纯的知识灌输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转变,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就需要以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基础和支撑。对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开展实验探究、设置提问环节和构建合作小组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新课改下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和科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强调并指出,教师要将学生从原本被动接受的地位和状态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实现教学方法、策略的调整与优化,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方面发展。由此可见,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彻底摒弃落后的观念,把握新课改的核心与实质,全面推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以贯彻落实新的任务和要求,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目的。

一、开展实验探究,拓展学生探究深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知识形成、发展的基础,自然也就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和替代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提高实验探究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体系中的比重,积极组织与开展各种探究性、验证性和趣味性的实验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自主提出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设备、观察实验现象、操作实验设备并探究实验结果,从而就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探究深度,促使学生强化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时,本节课程的内容涉及到了大量实验,只有通过实验探究,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性质。所以,在本节课程中,笔者根据课程特点,为学生们开展了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们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具体来说,笔者在本节课程中设置了两个实验,首先是金属与酸的反应,让学生们比较镁锌铁铜四种金属分别与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程度,使学生学会探究,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取信息,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然后是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让学生分析金属铜、金属铝的活动性顺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汇报的机会,提高学生吧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对比、总结、归纳的能力。这样,笔者通过开展实验探究,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探究深度,而且切实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设置提问环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提問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对于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初中化学教师需要转变过去单方面传输的教学倾向,巧妙设置提问环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对教材课本展开深入细致地研读,以把握其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而后在此基础上来确定和设计问题的内容,保证问题的启发性和开放性;其次,教师需把握恰当的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营造和创设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具备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展开对问题的分析与探究,从而就能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高效进行。

例如,在教授《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本节课程的内容相对较难,不仅需要学生们理解相关的概念,同时还需要学生们经历探究过程。所以,为了切合教材的要求,促进学生们的思维发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提问环节。问题如下:“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有人说,铁生锈后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对吗?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提出问题后,笔者将时间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结合教材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验证,以化学反应的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课件用分子模型演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使学生明白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样,笔者通过设置提问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构建合作小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合作小组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与重点,目的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实现共同发展与进步。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实施小组教学方法,重点构建合作小组,将原本存在个体竞争关系的学生们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形成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学习关系。这样,教师可以更进一步地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某个问题或者知识点的沟通、讨论与交流,实现学生间思维碰撞、交流和互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与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课时,在本节课程前,学生们已经掌握了酸和碱的性质,对本节课程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笔者决定开展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分析本节课程的内容。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将学生们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然后,笔者再安排讨论任务,如:探讨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再然后,让各小组成员对任务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促进他们掌握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这样,笔者通过构建合作小组,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掌握,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就需要广大的初中化学教师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树立科学的观念和思想,结合现实学情来推进开展实验探究、设置提问环节和构建合作小组等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以促进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就能全面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助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金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175-176.

[2]  王艳峰.浅议新课标下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161-162.

[3]  王海云.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16,000(016):P.92-92.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提升初中化学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