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坐狱最早最苦的同志”

2020-07-14张晓飞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邓中夏共产主义斗争

张晓飞

1924年11月,中共中央领导工人运动的主要刊物《中国工人》专门刊登了一篇文章,称赞一位刚刚出狱的同志是“一个无产階级的先锋,劳动运动的健将”,他就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李启汉。

李启汉是湖南江华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结识了毛泽东、邓中夏等人,并在他们的影响下,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加入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

李启汉坚信“共产主义不是空口谈谈就可望实现的,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奋斗”。1920年,他到上海从事工人运动,领导创立了党领导下的上海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帮助工人组织工会,指导工人开展斗争,把工人团结起来争取改良生活,“凡是对劳动阶级有利益的事,他无不尽心尽力地去干”,很快成为工人群众的挚友,这引起帝国主义者和资本家的怀恨。1922年,李启汉因参加支持香港海员罢工、上海邮差罢工等工人运动,先后两次被捕。在牢狱中敌人“大镣大铐地锁着他的手脚,比待遇杀人放火的大盗还要严酷”,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依然为着共产主义信仰和为劳工服务的信念坚持与敌人斗争。1924年10月,他获释出狱。两年四个月的监狱生活,使他的身体遭到极大的摧残,刚出狱时骨瘦如柴,连亲人们都难以辨认他的模样。邓中夏曾感叹道:“坐狱最早最苦的同志,要以李启汉同志为第一人”。

1925年,李启汉来到广州,继续从事工人运动。他是省港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罢工斗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作为罢工的组织者,虽然负责筹措并管理大量罢工经费,但他严于律己,生活非常简朴,穿着和普通工人一样的衣服,脚上穿着草鞋,头发也总是很长。在李启汉等人的领导下,省港大罢工坚持了16个月之久,这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属罕见,这次罢工有力推动了广东革命形势的发展,为准备北伐战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当天,李启汉即被反动派逮捕。他被捕后尽管受尽酷刑,但始终大义凛然,毫不屈服,蒋介石乃电令“处极刑”,李启汉牺牲时年仅29岁。1928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对李启汉等为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给予高度评价,指出他们的牺牲,“是中国革命很大的损失。他们都是全国的伟大的革命领袖,他们为了中国无产阶级与贫苦工农的解放流血。我们要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以完成他们未了的志愿!”

(摘自《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邓中夏共产主义斗争
邓中夏:“最后胜利终究是我们的”
邓中夏:“我邓中夏烧成灰也是共产党的!”
在斗争中走向胜利
领导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狱友回忆:邓中夏的最后时刻
艾滋病之役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儿女醉心救国事,两心脉脉如牵系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