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的有效做法

2020-07-14蒋显菊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蒋显菊

摘 要: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营造开放高效的课堂,已经成为了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而趣味游戏刚好可以实现这两个方面的目的。所以,需要数学教师对这种教学手段形成深入理解,并且有效渗透到教学之中。本文基于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的有效做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有效做法

引言: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维、个性、习惯等培养的黄金时期,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作为思维活跃的这一特殊时期,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法,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数学思维的提升,让学生在玩中做、做中思,从而实现教师教学效率的质性发展。

一、游戏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单纯的数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容易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因此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善教学课堂的氛围。如可以通过一些必要的硬件设施以及游戏内容,进行展示,让学生容易参与,方便学生操作。让学生在快乐、自由的环境中,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正方体,如果教师单一地讲授知识,学生很难理解,也不能够掌握全面的知识。因此需要将游戏与教师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正方体的立体图,也可以通过学生进行手绘,做一个立方体图形。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然后把画出来的平面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通过评估生活当中常见的物体,加以引导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反复的、亲自的实验,学生能够亲自感受到正方体立方体图形的特点。另外,在学习千克作为物品的重量单位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称重,反复地练习,能够感受到实际1kg产品的重量,从而增强学生的体验生活的能力。并且对数学知识能够产生情感,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对物体重量的目测程度得到有效提升。

二、明确教育游戏的作用,创新数学游戏教育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我们需要明确教育的重要作用,根据数学教材的具体要求,创设各种数学游戏活动,形成良好的教育模式,选择合适的游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快速学习数学知识。

三、利用游戏展开分层学习,优化学生数学思维

游戏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置,既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运用之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原则,从而使得这一游戏教学得到实质性的发展。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数学内容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是手工小能手”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进行长方形、正方形这一平面图形的裁剪。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在游戏中我们还可以为学生进行实质性的物质奖励,如文具盒、笔记本等实用性物品,使学生在游戏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通过裁剪游戏使学生对这一图形特征有一个基础的了解,继而为学生展开分层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让差等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展开特征总结分析,让中等生对长方形的长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概念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让优等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展开实验探究。通过游戏活动以及分层学习任务的设置,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以互动趣味游戏讲解知识

趣味情境游戏作为课前导入比较有效,但是整体而言学生的互动性不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的趣味游戏,以此来实现知识的讲解。不仅如此,通过互动趣味游戏,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交流,从而让课堂氛围更加优良。比如,在教学位置和方向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互动趣味游戏:每个学生将自己作为中心,教师随机让一名学生站起来,其他学生要快速说出这名学生在自己的什么方位。然后教师可以让站起来的学生闭上眼睛,再说出另一个学生的名字。让站起来的学生说一说这名学生在自己的什么方位。通过这样一个游戏,便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通过游戏对方位相关知识实现有效掌握。

五、运用多媒体激趣

多媒体是集视频与音频于一体的教学工具,能够吸引学生,刺激学生感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呈现数学知识,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由枯燥变有趣,由抽象变形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几何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时,学生对于“圆柱体”的概念较为模糊。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直接给出答案,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制作了Flash动画,先出示一个彩色的长方体,再围绕某一边进行动态弯曲,直到对边与对边重合,就会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个圆柱体。通过色彩、动态的过程演示,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的本质,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了学生想象与分析能力。

结束语:

目前游戏化的数学应用的程度比较广泛,也带来了一定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教学水平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通过合理化的、科学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轻松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等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增强小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进而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向玛措.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设计游戏的重要性[C].教育部基礎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72.

[2]古丽努尔·阿努尔别克.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55.

[3]张人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运用[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25-52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