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2020-07-14王东旭
摘要:应用型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具体来说,一是以立德树人为课堂教改为根本任务;二是以提高学生语文关键能力为课堂教改的要求;三是教学模式集“传统”与“改革”之长;四是构建与课堂教改相匹配的新型考核方式。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用型
基金项目:本文系津桥学院2018年度第二批教改项目研究成果。
随着众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为了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许多基础之课程都在进行改革。而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很多院校都在勇敢尝试改革和科学创新,笔者在此以津桥学院为例谈谈对课堂教改的见解。
一、以立德树人为课堂教改的根本任务
教育是一项育人的事业,育人之根本在于立德。特别是当代国际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根本在于人才的争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大学语文做为一门全校的人文素质课,首当要承担重任。虽然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在某一方面动手能力强的技术人才,但只有内在的精神根基才能产生持续不断的动力。
大学语文课堂如何立德为人呢?首先,一方面到经典文学中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其爱国情怀和正直的高尚情操。如《谋攻》教给了学生由作战而延伸到职场、生活的智慧;《段太尉逸事状>中段秀实的不畏强权、见义勇为、仁义爱民、清廉正直教给了学生这就是中国精神,靠着这种精神,中国今天终于成为了一个强国;《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可以让学生学到革命文化,珍惜今天的一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经典文学对民族文化的审视和批判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精神内核的培育。《中国人之聪明》就是其代表。其次,课前三分钟的演讲也是实現德育的一个途径。演讲的内容必须积极向上、思想健康,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工作者更是如此。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不仅要贯穿到高等教育的课堂上来,也要融入考试评价过程中。坚持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引导,能够帮助其加强品德修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理想信念,从而培养人才为祖国所用。
二、以提高学生语文关键能力为课堂教改的要求
大学语文是建立在高中语文基础之上的,是高中语文的进一步提升。总的来说,高中语文偏重知识的学习。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应该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的培养要因校制宜。对于以理工类为主的应用型高校来说,大学语文要以提高学生的六大关键能力为主,即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应用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
(一)独立思考能力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说:“好学生不再是像过去那样把已有的知识烂熟于心,而是能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人的心智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过程。”[1]独立思考就是不人云亦云,敢于突破陈规,大胆创新。思考是想什么,思维是怎么想。要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除了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逆向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聊斋志异》是借助花妖狐媚之事批判社会黑暗,这在今天是我们统一的观点。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在于我们生活在科学的时代,科学是近代社会的产物。但蒲松龄生活在清初,在一个周围相信鬼怪之实的环境里长大,他自己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吗?假定蒲松龄本人相信迷信,那么我们重读《聊斋志异》会发现一个怎样的蒲松龄呢?其次,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聂小倩》中的聂小倩是一个美丽乖巧柔顺的女子,这是一些参考资料上给的答案。但这种答案是蒲松龄的,蒲松龄生活在男权思想浓厚的封建社会,他从男性的角度对聂小倩持赞美之情。可我们生活在女性主义发展的今天,聂小倩又可以怎样解读呢?对于同一篇作品要常读常新。最后,批判性地看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段太尉逸事状》中的第一件事是“勇服郭晞”,这个概述准确吗?“勇服郭晞”强调的是段秀实凭借勇气征服了郭晞,这也是对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运用。但孙子在《谋攻》中更多强调的是智谋,所以段秀实的大智大勇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智取郭晞”比“勇服郭晞”要更恰当。
无论以哪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目的都是为了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帮助他们拓展思维,以引起思想的碰撞。只要思维能力提升了,独立思考能力就会跟着水涨船高。
(二)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能力是21世纪所需人才必备的一个基本能力。大学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人才培养,培养的是善于与人合作的高情商者,而不是孤僻自傲的孤军奋战的“斗士”。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开合作学习,这是大学语文课堂上常用的形式。其中一种形式是教师课堂上布置任务,小组成员每人都有不同的分工,课下让他们去做。等到再次上课时让小组的其中一个同学以课件的形式讲述给全班同学听。另一种形式就是课堂上展开讨论。要想一场成功的讨论课,除了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充分准备外,适当选择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非常关键。笔者认为,讨论话题的选择既要考虑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又要与学生生活较贴近。比如《聂小倩》这一课文在内容讲述完后,可以让学生讨论“这篇课文属于爱情小说还是伦理小说呢”。在讨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辅助作用,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学生参与到里面,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应用实践能力
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之一。大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呢?一方面,教师在课文分析中多联系生活实际。如《中国人之聪明》的最后一自然段,所谓“糊涂大汉”恰是民族的脊梁,他们在任何时代都有。像抗击武汉新型肺炎中昼夜研究病毒状况的钟南山院士、为救病人不幸感染的十五名医护人员等。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事例。如:假设你乘坐公交车时遇到一歹徒,如何学习段秀实的大智大勇进行处理呢?很多学生都会误认为只有专业知识才会对实践有帮助,其实大学语文也在不经意间提升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四)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是建立在思维基础上的,但思维又离不开语言。语言表达就是把自己思维所用的语言用日常所运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规则。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平时多读、多听、多思来培养语感。其次,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语言表达的微观套路,如表达句式、关键词、语言套路技巧等。大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可通过回答问题来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而书面语言则可通过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等来训练。
(五)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语文重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厚植家国情怀,熏陶真善美的心灵,所以教师课堂上所讲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学生课下大量阅读一些经典篇章以开拓视野。大学生不仅仅要拓宽自己的阅读面,而且还要理解。对于一篇文章,他們能够体会出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够有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一是在原有文本基础上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如《中国人之聪明》讲完后,学生可阅读《林语堂眼中的中国人性格》以加深理解讲解的文本。二是在教材非讲解文章里面圈出几篇课下必读篇目,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穿插讲解或特意抽出时间进行检查。三是引导学生泛读中外文学名著,教师在给予阅读方法的前提下开出必读书目。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后感或者教师可简单介绍其书的可读之处和难懂之处,师生可线上交流,以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六)写作能力
当代大学生应当规范使用现代汉语,针对各类文章的不同文体特点进行规范写作。对于应用型本科生来说,写作文体上的实用性是大学语文优先考虑的因素。不少应用型院校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讲述一些与日常生活或未来职业发展关系密切的文体,如借条、求职信、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课堂上讲练结合的方式是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最佳方式。另外,教师也可让学生写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等来提升写作能力。笔者所在的津桥学院是让学生写一篇影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物质奖励,以更好地驱动学生写作的动力。
三、教学模式上集“传统”与“改革”之长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往往形成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忽视掉了。在信息化时代,为了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席卷而来。这种模式确实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抨击传统教学模式之声铺天盖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之声一呼百应。但对传统教学模式全盘否定或者颠覆的做法,笔者在此是不认同的。
传统教学模式中也有优势,比如倡导启发式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教师的总结概括要比学生全面等。所以对待传统教学应该扬弃而不是抛弃。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不能一概“拿来主义”,而应该因校制宜。混合式教学不仅需要现代信息技术,还要看班级人数、学生的学习程度等。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所录取的都不是拔尖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良好的学习基础,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意志不强。以翻转课堂为例,课前线上看视频、看课件,大部分学生课堂上还不认真听讲,指望他们课下学,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课堂上的师生探究合作方式适合小班化教学,而对于超过三十人的班级,教学效果会降低。
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应集“传统”与“改革”之长,利用现代教学理论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改造,汲取先期课改的一切营养,提炼校内外课堂“成功碎片”,建构适宜校情的本色课堂。以津桥学院为例,大学语文以线下的课堂教学为主,线上的学生自主学习为辅。线上的学习内容有:中学语文中接触到的作家作品、文体、习题、对课文的拓展阅读等。线上的学习内容要有趣味性,轻松感。课堂上对线下学习内容进行快速回顾,教学中以提出问题思考为主,以师生互动或学生相互讨论为主,避免了教师“满堂灌”。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一个探索过程,需要挖掘课堂的基本元素,遵循教学规律,回归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不走极端创新之路。
四、构建与课堂教改相匹配的新型考核方式
要达到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新型考核方式。这事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事关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质量。大学语文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如下问题:首先,考核形式单一。做为一门全校的公共课,大部分院校都采用开卷或闭卷的“一刀切”的形式进行期末考核。这使得学生过于注重考前突击而不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其次,考核的试题过于注重对内容的记忆考查。有的院校的大学语文试题题型有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等。翻译题是对文言文的翻译,这种题型早已过时;简答题是对艺术特色、写作特点的考查,大部分学生考完也就忘掉了;写作题就是写篇作文,而题型却是沿袭高中语文并没有创新。总得来说,考核上还是应试教育的结晶,与时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差距太远。
从国际视野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是对应用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2]。大学语文的新型考核方式也要围绕这一目标定位。首先,考核形式多元化,构建“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大学语文测评模式。“一个中心”指以能力和素养提升为中心;“三个结合”即过程测评与终结性测评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非标准化答案考试与标准化答案考试相结合。过程测评可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三部分。以津桥学院为例,为了落实对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考核,一是将过程测评由原来占总评成绩的50%调为60%。二是在考核内容上把课堂内外联系起来,降低对记忆内容的考查。在终结性测评中,既有对基础文学常识的考核,也有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既有对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考核,也有对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考核。试题的题型有选择题、阅读理解题、问答题、应用文写作题等。选择题中部分试题是对文章鉴赏的考核,阅读理解题中注入了探究性试题,问答题中纳入了材料分析题,写作题中有应用文病文诊断题等。总得来说,题型多样化,纯记忆内容的考查只占很小的比例。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个热点,其还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无论怎样改,都要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都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腾讯网.清华校长陈吉宁:行大学之道成君子之风.[2014-08-29]https://edu.qq.com/a/20140829/034557.htm.[EB/OL].
[2]李玉静.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13(25):1.
作者简介:王东旭,硕士,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刘贵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