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和表现

2020-07-14叶丝鸣

文存阅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表现中国困境

摘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进入我国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扎根发芽,话语权逐渐合法,成为一门显学。不过,在中国文学创作的大背景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传播时始终面临着困境,新时期中,要十分重视困境的突破,使女性文学创作更为良好的发展,构建与中国文化特色相适应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其困境表现与原因的分析,为突破困境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困境;表现;原因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传入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极大的影响了中国文坛,促使人们对文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做出全新的审视。历经多年发展,已经于中国批评界占有一定的地位,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具备的冲击力逐渐丧失,甚至陷入到了困境当中,使发展受到直接影响。

一、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表现

(一)“看”与“被看”的双重身份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也随之营造了自由宽松的意识形态领域氛围,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如果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刚传入中国时的姿态为“犹抱琵琶半遮面”,那么在90年代中后期时,遮掩已经不复存在。众声喧哗的文化语境下,“身体写作”这一现象出现在女性个人化写作中,并广受瞩目,埃莱娜·西苏提为一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法国人,“身体写作”的最早由她提出。埃莱娜·西苏提表示:对于写作,妇女必须参与其中,而且要写自己、写妇女,与被驱离自身身体一样,一直存在妇女被暴虐的驱离出写作领域的现象,原因、法律依据、目的均是相同的,妇女创作文本时,必须将自己写进去。埃莱娜·西苏提认为物质化自身想法后,自身的思想可利用肉体表达。实质上,“身体写作”所强调的内涵中,除了女性生理感受外,对更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更为注重,因这些文化内涵被男权文化及历史所掩盖,挖掘时,视角应为女性自身。

(二)理论立场与价值判断的矛盾问题

如果前面两个困境得到解决后,那么“怎么说”的问题就是批评家们将要面对的问题。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在相应理论的基础上,判断文学作品的价值应是其题中具备的。但大量的涌入商品经济后,逐渐的盛行“文学的消费”,并产生了数量众多的媚俗文学,如“身体写作”、“私人写作”,尤其是“身体写作”的代表性作家棉棉与卫慧,文学创作时毫无忌惮,以极致疯狂的低俗来写作,使男性猎奇心理得到满足,这种写作方法极大的困扰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们,她们不能站在美学视角上判断棉棉、卫慧等人作品的一般价值,导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有的价值失去。实际上,卫慧、棉棉是因为误读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所提出的“身体写作”,造成她们作品的出现,属于媚俗以男权话语为中心的现象。针对该现象,杨飏曾在其文章中指出,对于私人化写作与私人性,一旦做出过度强调,甚至对立此二者,必然造成文学与社会脱节,导致作家不再反思与批判社会,并只对自己予以关心,淡漠、疏远一切自己以外的。相对于“身体写作”作家,批判理论发展呈现出滞后性,此种背景下所形成的话语系统成为两套互不关联的,最终,导致困境的出现。

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困境的成因

无论是哪种批评,主要导致困境出现的原因均为理论本身。女性主义文学批判产生于西方,经横向移植后,传入中国,这也导致问题的复杂性提升。在西方国家中,阶段性、多元性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呈现出的特点,而进入中国后,批评家“译介”时存在不确定性,且女性主义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理论上,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的发展过程包含两方面,一方面为纵向历史过程,一方向为横向理论过程。从纵向历史过程来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阶段可分为三个,第一阶段将文学实践中存在的“厌女现象”揭露出来;第二阶段发现父权价值观主宰的文化掩盖了女作家文学的价值;第三阶段除了要求人们给予妇女作品承认外,还号召对文学研究的本质概念做出思考。

三、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困境的突破

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存在的困境,引起了多数作家及批评家的关注,而且他们一直立足于中国文学创作环境,做出突破困境的尝试。由他们的实践及研究成果可知,中国的批判家们可从三个方面突破困境:第一,避免过度的依赖理论,将中国文学特有的审美内涵挖掘出来,批判家应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发展经验做出全面的了解,并认真总结,吸收其可借鉴之处,与中国历史及现实相结合,对女性主义价值诉求做出明确,坚持立场与审美属性,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性别文化视域标准,促进话语体系的重建,逐渐摆脱依赖理论的困境;第二,本土化构建过程中,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的对话性、兼容性做出强化,通过与社会各个阶层的沟通、交流、对话,使其理论、包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同时,女性主义表达时,对各方意见认真倾听,将自身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不盲目的对父权文化与男权文化做出颠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男性及男性文本,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并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第三,当前社会中,依然存在质疑、批评女性的声音,批评家们应正确的对待这些声音,对于合理化的给予接纳,博取众家之长,促进自身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渐的摆脱困境,实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良好发展。

结论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传入中国后,在发展中陷入了困境,表现出一系列的困惑,使其深化发展受到直接的影响,批评家们应在充分分析困境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合理的对待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实现二者之间的良好沟通、良性对话,促进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批评理论,保证理论与实践并行,使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健康、繁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鑫.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语境分析[N].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71-73.

[2]孙桂芝.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三十年的思考[N].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6,(02):30-33.

作者简介:

叶丝鸣(1989—),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江西工程学院,教師,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国文学。

猜你喜欢

表现中国困境
跟踪导练(一)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