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多样化课堂建构研究

2020-07-14李西英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建构策略初中生物

李西英

摘要:多样化课堂建构是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最为明显的阶段,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掌握水平不同,在生物课堂内外教学与活动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多样化生物课堂的建构,成为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生物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初中生物;多样化课堂;建构策略

多样化是针对传统单一的课堂形式而言的,应试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课堂比较偏向于传统单一的课堂形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能力以及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因此,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受限;如何借助多样化生物课堂,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环境,成为当下生物课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生物课堂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初中生物多样化课堂建构重要性分析

首先,多样化课堂的建构能够丰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理论下生物课堂枯燥单一的教学现状,将新课程标准以及其他优秀的教学理念融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其次,多样化课堂建构的关键就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能够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合作课堂的探究性等等,让学生在同一堂生物课,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收获。

第三,多样化的课堂还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生物知识和活动体验,内容的拓展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知识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点,还能够与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建构起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由此可见,多样化的生物课堂的建构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必要途径,是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初中生物多样化课堂建构策略分析

(一)融——多样化教学理念的融合

多样化教学理念的融合是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生物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生物课堂的建构,在探究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收集、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的素养。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也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是主导作用,两者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一个师生互动、合作的课堂模式。

比如,在生物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合作课堂的形式展开教学,传统理念下教师就会作为旁观者和监督者;然而,多樣化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就成为了合作课堂的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加近距离的发现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缺点和疏漏之处,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学生课堂学习能力的完善。

由此可见,多样化的教学理念的融入,能够改善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为初中生创设更多课堂探究机会。

(二)拓——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贯穿

多样化教学方式贯穿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多样化是针对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方式提出的,板书教学、讲说课堂等等,虽然能够带给学生知识收获,但是对于学生生物探究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足够的帮助,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多样化课堂应运而生。

例如:《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教师结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等仨方面对实验进行分层目标的制定;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通过探究实验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推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科学的生活观念……从这些实验目标分析,在实验之前,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思路,保证探究实验的方向能够朝着目标发展。课前几分钟的时间,教师结合初中生熟悉的一些场景,借助多媒体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接下来的实验思路:

·本次实验小组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们小组决定用什么养的方法进行探究?依据是什么?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能够说明那些问题?

……

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对于实验目标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按照问题的提示制定本小组的实验计划。《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自的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完善,首先确定实验材料,制定出不实验设计;然后各小组假设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际实验操作,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点评,完善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经验。

在小组研究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各小组中,观察唾液的搜集、温度的控制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适当的指导保证实验效果。

除了探究生物实验课堂之外,教师还要结合生物教学内容以及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生物课堂的需求,提升学生不同方面的生物学习能力。

(三)延——多样化生物活动的延伸

生物实践活动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比如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由于种子发芽率需要观察一定的时间,学生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实验数据,小组每一名同学都要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完成自己的实验任务。

·实验器材的准备:培养皿、纱布等根据需求将相关材料准备齐全。

·完成实验计划。

·学生开始实验。

由于每个小组选择的种子类型不同,同一种种子的自身条件也是不同的,因此,探究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同现象,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要创设分享的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分享探究实验的过程。

总而言之,多样化的活动延伸主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手、口、脑合一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借助活动过程,满足学生生物探究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生物综合素养,为将来更加复杂、专业的生物课堂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课堂基础。

三、结论分析

综上所述,多样化的生物课堂的建构是综合性的教学任务,教师从初中生物课堂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结合多样化的教学理念,拓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组织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更好的应用与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学敏.导无定法,贵在得法——浅议初中生物课堂有效导入的几点方式[J].学周刊,2019(19):87.

[2]夏小明.初中生物作业的多样化设计[J].中学课程资源,2016(05):61-62.

[3]王明颖.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109.

猜你喜欢

建构策略初中生物
论叙事视角下的新闻编译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建构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