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德育因子在高中社团活动中的渗透

2020-07-14王文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因子社团德育

王文

2016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改革措施第2条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中学团学组织格局,即以团组织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手臂延伸”;“学校团委切实承担起对学生社团的归口管理职责,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规范发展”;第10条中明确“建立健全以志愿服务及社团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制度。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支持學生社团、学生兴趣小组开展活动,促进社团活动健康发展”。

所谓“德育因子”,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目的,逐步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

而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以相同或相似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把学生凝聚在一个个集体中,形成一种积极的暗示和向心力,是学校课堂文化的有力补充。抓好校园社团建设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对学生健全的心智、完整的人格、高雅的情操、正确的价值观等个性品质的形成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学生的成长永远不可能只在教室完成,把握现代化学习的脉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高中三年,是人的一生中是最宝贵,最有特色的黄金时代,它是一个人充满生机、蒸蒸日上的兴旺时期,但又处于尚未成熟、尚未定型的时期,尤其是当今00后高中学生具有思维灵活、观念前卫、崇尚独立的个性等特点。

将德育因子逐步渗透进学生的社团活动,既可以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也能够帮助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因此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德育功能迫在眉睫。

目前各高中学校的社团活动,受到经费和社会的压力,往往形同虚设或沦为学生发展艺术特长考取大学的工具。但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共青团中央的指示精神下,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

在仔细研究团中央对学校社团建设的要求和校园德育工作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深入学习、探讨中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对学校实际情况做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高中学校对学生社团进行了创新性德育实践活动,以达到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成长,实现“德智并举”。以学生活动为窗口,使社会与家长正确认识学校社团,支持并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主要做法和成果如下:

1.拓展社团广度与深度

在原有文体社团的基础上,新发展诸如社会学研究类社团、社会实践类社团、国旗仪仗队等新型学生社团,借此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社团活动,发展壮大学生社团的规模与影响力。以培养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为目的,在训练以及活动中,不断尝试添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借此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达到德育的目的。

2.从教师入手优化社团课程

社团指导老师统一思想,改进措施,摆脱传统社团“重智轻德”的模式,提升了社团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品德养成。将德育无声的引入到学生的社团活动之中,使得学生在培养兴趣提升能力的同时,也保证了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在活动中收获成功,也在活动中获得自信,保证了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指导教师需要积极备课,相互探讨交流经验,既要将德育因子渗透进社团活动的各个方面,又不能流于枯燥的说教形式。

3.提升学生加入社团的积极性

推行“低门槛、多元化、分层次、高输出”的新策略,即放低基础要求,让大部分学生可以加入社团,扩大社团规模,实现社团多元化;将社团内基础较好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分类,每个社团指定2-3名指导教师进行分层指导,旨在让新入团的学生先提升兴趣,掌握基础,逐渐提升个人水平,发展个人爱好。

4.加强社团德育因子的渗透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新增社团和开展活动时,注重学生品德素质提升,以期达到将德育与文化技能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体育类社团不仅是在室外训练,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还可开展体育理论教学,不仅在运动场挥洒汗水提升体质,还需要在课堂上了解体育知识,并加入中国体育史的串讲,增强了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民族自豪感。

而艺术类社团如音乐、美术、书法社团在社团活动时间开展专业训练班与兴趣培养班相分离的创新模式,使得水平不同,目的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还添加我国优秀歌曲和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和讲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还提升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文化类社团调整了自己的目标定位,不再执着于奥赛培养,而是专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基础提升;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吸引学生前去动手做实验,探索实践的真理;开放图书馆,指导教师可以为给学生讲解国学经典;开放计算机室,让学生了解最新国内外局势,指导教师可以加以讲解,提升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

社会实践类社团指导教师可在活动时间给社团成员开展信心教育的校本课程,通过展示过往优秀毕业生的成长轨迹,提高学生永超自我的信心,树立学生坚持不懈、刻苦奋斗的精神,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提供更多的指导。

在周末期间则积极联系社会公益组织,让学生走进敬老院、特教中心献爱心,让学生走上街头、广场义务劳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境界同时也扩大社会影响力。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高中社团也需要与时俱进。让社团改革发展,焕发光彩,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和科技的进步,是我们目前高中社团最应该体现的价值,所以将“德育因子”渗透进社团,充满社团活动的每个角落,就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因子社团德育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图的齐次因子分解
巧解难题二则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社团少年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