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0-07-14韦毅和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策略

韦毅和

摘要: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使目前小学教育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小学学习阶段中,教师通常会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并自发的进行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各方面能力发展的还并不完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通过改善教学形式来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将如何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作为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增长的摇篮,教育部门对教师与小学阶段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观念,让学生能够明白学习的乐趣与重要性。因此,创新教学方式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学校与教师需要根据当前的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状态,以寓教于乐为教学理念,为学生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采用寓教于乐教育的意义

1.1锻炼学生集中注意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认知能力较差,但自身好奇心极强,不具备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由于这些特征,学生在课堂学习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1]。但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边玩边学习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也达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2促进教学目标的推进

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小学教师推进教学目标。目前小学的重点教学任务是从多当面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并且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学习知识与能力。使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

二、如何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时的注意力维持时间并不久,且思维跳跃度较大。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性,再根据学生的日常兴趣喜好,设计一些可以活跃课堂的小游戏穿插在教学之中。例如在学习分数的乘除法时就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注意力,两名学生组成一组,每人分别报数,然后询问对方的数字是自己所报数字的几分之几,又或者是两者之间的乘除结果是什么[2]。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分数的乘除法,既减少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乏味枯燥感,还让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为深刻,让学生在今后学习时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进学习之中。

2.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若是想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应当丰富自身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采用情境构建的方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疑问并进行探索解答。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关联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圆形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到圆形的特征。以这样的方式逐渐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观察、探索新的事物,长久下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3]。

2.3加强课堂实践活动

学生对数学课堂是抱有一定刻板印象的,他们潜意识里认为数学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不愿意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并且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才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直接对学生展示动手操作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有更直观的理解。在教师讲解过后应当留有空余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活动,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数学的枯燥感、加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构建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课前预习、主动提出疑问等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只有高效便捷的学习习惯才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不但是向学生传输知识,更是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4采用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学习成就感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样也可以应用于生活之中。尤其是按照目前新课程所指明的方向,教师需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到数学知识对于实际生活问题的价值。例如在学习百分数这节课时,首先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感兴趣的状态下对百分数有初步的认知,在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有百分数的出现,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和讨论,各自交流自己所收集到关于百分数的信息,并对百分数的意义进行大胆猜测,进而发现百分数的规律。最后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问,尝试着在组內进行解答,这时教师需要关注小组的讨论情况,若是陷入瓶颈状态则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快速找到答案[4]。通过这种合作方式,给予了学生较大程度的学习空间与实践机会,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2.5通过设计作业形式来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作业也是教学设计的一环节,作业的完成程度能够直接体现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教师不但要注重课堂上的教学,也要注重学生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选择图表较多的形式来引发出学生的答题兴趣。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知识的一种补充形式,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做作业时学生能够学会对自我学习能力进行判断,加深自我认知能力,进而有意识的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教师将作业当做帮助学生打捞基础知识的工具,能够帮助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根据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方向来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搭建出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平台,以这样的形式展开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问题探索、解答的能力,同时也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随着教师教学的不断深入,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也达到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艳利.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83.

[2]彭爱新.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才智,2019(35):45.

[3]雷文慧.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174.

[4]潘小琴.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初探[J].教育观察,2019,8(18):111+113.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策略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