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班主任队伍建设要实现三个转型
2020-07-14刘伟
刘伟
在学校管理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从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最主要的组织管理形式而言,班级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最基本的方式,班主任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最重要的执行者,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导师和引领者的作用。因此,学校要真正把教育的使命落到实处,培养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势在必行。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学校教育面临新的要求,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笔者以为,新时期班主任队伍建设至少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型。
一、从经验型班主任向学习型班主任转变
时代呼唤学习型的班主任。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世界,信息拥堵,创新为上,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如果还是站在经验的角度、依赖经验教育学生,肯定是不适应当今学校教育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如果我们还是用过去的认识、过去的方式来对待今天的学生,那我们的教育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要敏锐地察觉到我们面临的新问题,不断研究今天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现象,思考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全国优秀班主任杨兵老师讲过一句话: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我们同样可以讲:学习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总结全国很多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经历,共性之一就是他们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学习和积累。网上曾经有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破解沁心荷难题》,是全国著名班主任张万祥老师对广东开侨中学黎志新老师(网名沁心荷)事例的介绍。黎志新老师在连续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课教师,承担着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坚持学习,三年时间仅读书笔记和随笔写作就达60多万字,成为享誉全国的优秀班主任教师。这样的案例很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一直鼓励老师们养成写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可以说,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这是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必备的品质。
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向本学校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同行学,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优秀的专家学者学,还可以通过读书写教育随笔、网上与同行交流、利用专门时间封闭式学习等方式学。不管哪种学习,只要我们愿意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你总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成长。当然学习不等于模仿。实践证明,优秀的班主任不是模仿来的。为什么呢?因为教育情境是复杂的,教育对象也是复杂的。我们听到的一些教育故事,有些你可能碰到过,但也只是相似。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件。每一个类似的事件背后,它发生的原因、发生的过程、产生的结果都有很多差异。如果忽视了教育事件中的差异性,可能就会因为某个微小的差别,导致最后的教育结果出现巨大反差。所以说我们要向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习,但绝对不是简单模仿。我们要通过他人的实践经验学会反思比较,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理性的逻辑分析面对各种教育事件和教育对象,形成自己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我想,这才是正确有效的学习。
二、从职业型班主任向专业型班主任转变
为什么班主任要实现专业化?这是由教育的特殊使命决定的,也是由班主任本身的工作特点决定的。教育的使命是立德树人,要实现这一使命,要求我们的老师们既要热爱教育,更要对教育规律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对于班主任队伍而言,这种要求更为迫切。班主任队伍要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和学校有目的的培养,掌握教育原理,把握教育規律,这样才可以担当起培养“四有”新人、实现立德树人的重任。可以说,没有一支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我们的教育使命就难以落到实处。我们必须通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成长,让学校教育的使命真正落细落实,否则,学校只有宏观的理念,没有专业化的育人队伍,那我们的任何理念都可能变为空谈。当前,我们要让教师队伍走向专业化,就是要让教师不再仅仅知道怎么教出好成绩,而且要成为能够引领学生实现精神站立、卓越成长的领路人,从一个简单的管理者转变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从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上来讲,我们要通过学习培训、实践引领、知识积累、经验反思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和实现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
当前,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很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从1988年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条例》到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2009年颁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都高度重视,其中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问题。当前,我国班主任队伍建设总体的发展是好的,涌现出一批懂专业、有情怀的优秀班主任,但整体上讲,班主任工作还存在经验型、盲目型、随意性的特点,需要走向科研型、规范型、智慧型,实现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对于学校而言,我们不能再把班主任工作当成一个一般的职业,更不能简单地以是否胜任来衡量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学校要实现卓越发展,要培养学生健康成长乃至实现卓越成长,我们的班主任队伍就必须是专业化的队伍。
三、从权威型班主任向智慧型班主任转变
中国历来讲“师道尊严”,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高高在上、不可冒犯的。对于教师而言,因为有了相应的身份,也就成了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师生关系按照传统的逻辑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二元关系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所以更多时候,从管理者的角度,教师往往习惯于要求学生“服从”,这种服从的基础是教师身份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
但是时代正在逐渐消解这种传统的二元对立关系。我们生活在一个“祛魅”的时代,随着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包括自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力量不断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渠道去了解身边的事物,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身的个性,表达独特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意义上仅仅因为身份所致的权威正在逐渐隐退。今天大众对权威的衡量表现为其行事和人格魅力等方面是否被接受和信服,因此,传统意义上因为身份而具有的“师道尊严”正在被逐渐消解,学生不再仅仅因为我们是教师的身份而听从我们的教导,学生相信一个老师、喜欢一个老师是因为佩服这个老师的专业,是因为这个老师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让学生信服,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我们了解一下,可以发现,在学生群体中间,有他们自己的网络空间,微信、 QQ,这些空间是学生自建的,是拒绝老师进入的。在这些空间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完全突破了身份的限制,对佩服的老师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对不喜欢的老师也毫不隐讳地进行批判甚至挖苦嘲笑。因此,今天做教师,意味着我们不再仅仅因为我们具有教师身份就能够赢得学生的认可,而要求我们具有更多的教育智慧。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晓春老师在批评传统权威式教育的时候指出,有的教师“没有研究学生的愿望,只有管理学生的冲动”,批判矛头直指一些缺乏教育智慧,单纯依靠教师权威来实现压制性管理的教师。在王晓春老师看来,教育有三种类型:权力型教育、道德型教育、智慧型教育。好的教育应当是“把权力型教育限制在最低限度,让道德型教育走向神坛,努力研究智慧型教育”。那什么是智慧型教育呢?就是要“学会运用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冷静分析学生,进行诊断及治疗,或者从其个性特点出发,引导他们进步”。这就是智慧型教育。同时也向我们指明了一种方向:智慧型教师一定是研究型教師,研究型教师不是一味地管理学生,也不是一味地把一些“爱”“表扬”“闪光点”“赏识”等词汇挂在嘴上,而是侧重于理智诊断面对的教育问题。智慧型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通过学习掌握教育学生应当具备的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概而言之,智慧型教师是爱学生、善学习、懂研究的教师。因此,今天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实现从权威型班主任向智慧型班主任的转变,这样的班主任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对教育有深深的理解。他们愿意为了学生改变自己,善于研究教育对象和教育规律。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班主任。
正如李镇西老师所指出的,“当教育之爱失落时,我们强调爱心;当绝大多数教师并不缺爱心而缺智慧时,我们渴望智慧”。
愿我们的教育充满了智慧,而不是简单、粗野或肤浅的爱的泛滥!
(作者系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