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2020-07-14张蓓蓓
张蓓蓓
【摘 要】在新课标的落实过程中,提高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全面培育学生学科素养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也被列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当中,教师需要抓好课堂教学,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并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之下设计教学活动,调整教学方法,拓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途径。初中历史教师要做好核心素养教育要求的分析,有效冲破历史教育改革当中的挑战,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将着重就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顺利实现历史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伴随国家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初中历史教学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也日益增多,从过去的应试教育到如今的素质教育,不管是教学思想还是教育思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如今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同的学科承担着相应的核心素养,教育任务需要教师加强学科研究,始终把握学科教育要求,加强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当中的渗透,让核心素养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初中历史教学自然担当着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责任,所以需要教师对此提起高度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有效达成历史教学目标。
一、渗透时代背景知识,培育时空观念素养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其他素养的发展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表层上进行分析,时空观念指的是针对时间和空间序列的认知,也就是基于时代背景和空间角度剖析和把握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核心素养教育要求,引入时代背景资料,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建立,保证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可以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的把握上进行综合考量。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的日本投降这14年的时间就是抗日战争的时间序列。而在战争期间,中国不少省份沦陷,发生诸多重大会战,比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涉及到的是时间序列的内容。从深层角度进行研究,要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育,就要指导学生从特定时空角度出发理解历史。就拿评价历史人物来说,在对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必须改变割裂时代的情况,要根据时代背景立足特定时代环境和空间做好客观分析。
二、恰当引入史料资源,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增强学生史料实证能力是提高学生历史研究能力的重要方法,而史料实证能力也是历史核心素养当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历史研究当中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消除学生历史学习和研究当中的盲点。史料实证需要将丰富多样和涉及面广的史料材料作为重要根基,运用实证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因此可以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带来巨大助力。对此,在历史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引入丰富的史料资源,提高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果。在收集整理史料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获取一手和二手史料,并接触不同载体的史料信息,通过接触文字、图片、实物等不同的素材补充历史知识。比方说在教学二战时就可以展示二战战地记者拍摄的图片,让学生借助直观史料感知战争残酷,强化和平观念。
三、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研究需要综合把握主观与客观这两个方面。从客观视角进行分析,历史研究将理清历史脉络,还原历史作为重要目标,始终保证历史研究的求真性和科学性。不过历史研究又不仅局限在史实探究上,还包含着历史解释与评价的内容,不过不管历史解释还是评价都会不可避免的受主观要素影响。历史解释作为历史核心素养内容,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成因,探求历史事件关联和表达事件影响。例如,在教学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基于客观历史事件进行阐释,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最终得到国家政策制定一定要与国情相符的结论,促进核心素养教育升华。
四、巧妙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历史是一门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该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家国情怀素养。家国情怀就展现出了历史的人文性特点,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塑造学生完整价值观的动力。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提高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把握情感属性是非常重要的。家国情怀的历史基础非常深刻,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就是家国情怀起源所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家国情怀内涵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要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先要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家国情怀。比方说,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近代屈辱史,让学生从近代战争以及中华民族所遭受重创当中总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核心素养在素养体系当中居于核心位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历程当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素养内容,将核心素养教育作為核心,促进教育事业改革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向。核心素养的培育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要增强学生终身发展的素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就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具体到历史学科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选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牢牢把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永红.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J].赢未来,2017(22).
[2]周永红.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