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成长彩色童年
2020-07-14黄蓓
黄蓓
【摘 要】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载体,学校通过学科实践活动、少先队实践活动、社团实践活动、假日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开阔眼界、释放天性、感受快乐、激发兴趣、提升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规划多彩童年,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个性发展;能力提升
当我们有了孩子之后,经常会回忆自己的童年,回忆当初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有些让我们引以为戒,发誓在自己孩子身上绝不再重现。有些却让我们感慨,那些快乐都去哪儿了?到地里帮助家长干农活、在老师的带领下勤工俭学、春光明媚时的全校出游。这些经历成为我们美好的童年回忆。并在我们的人生留下烙印,再看看时下的教育现状,总是让我们唏嘘自己的孩子难以再拥有这份快乐与充实。
近些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我们看到了大洋彼岸和我们不一样的教育。一些专家学者归纳出中国和欧美国家学生的差异。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刻苦学习两方面优于美国学生。而美国学生在适应能力、协作精神、创造力、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身体素质等六方面优于中国学生。为什么在社会综合素质方面中国学生的表现普遍较弱呢?这和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美国,有一所受到大众追捧的学校——high tech high,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普通家庭,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三十,而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百分之九十八考入大学。在十几年间,发展了13所分校。在教育界掀起一股浪潮。这样的一所学校,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学校的概念,它更像一个大工厂:操作间、实验室、博物馆……在这里,教育与生活如此接近,孩子们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浑然一体。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乐在其中。学校教师运用项目责任制管理学生学习,要求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自主选择的项目展开合作,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生们要经历思考、选择、沟通、合作、失败、反思、克服困难等种种历练。如此学到的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定义。而是包含着自己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的鲜活内容。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生可能只花了十分钟就背熟了某个原理。但它只是书本上的枯燥无味的理论或是又一个考点而已。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在做中学,“做”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增长智慧的过程。而如果仅仅囿于课堂、书本、考试的狭小天地,我们的孩子集12年的光阴,可能仅仅掌握了靠记忆手段完成考试任务的能力。
中国伟大的文学家陆游曾告诫儿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载体。只有将实践教育活动融入学生的课堂、生活中、融入老师的教育教学中,才能让孩子们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现代人。
一所学校的实践教育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学科实践活动、少先队实践活动、社团实践活动、假日实践活动。
一、学科实践活动
学校各学科应在反复实践过程中,形成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学科实践活动框架。以语数英为例,语文学科可以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突破口,一二年级进行讲故事比赛、三四年级进行诵读表演、五六年级展开演讲、辩论赛等活动。数学学科注重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开展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数学。英语学科注重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通过表演经典剧目,让语言和文化的种子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萌发。如某学校在五年级召开校级辩论赛:共享单车的利与弊,引爆全场,唇枪舌战间,孩子们的思维力、自信心、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淬火成钢。又如:数学老师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模拟购物情境,开设小小商店,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观察、选择、判断、与人沟通等多种能力。各学科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爱上知识、爱上学习。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内驱力,如果我们的孩子学习自带动力,那还用我们费力劳神吗?
二、少先队实践活动
立德树人是国家的教育大方针,学校在构建德育教育框架时,要始终把实践活动作为最有效的手段与方法。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开展节庆及假日游学活动,充分展示孩子们的才华和个性,各显其能、各尽其才、各美其美。如有些学校利用地域优势,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歷史文化基地,自然生态基地等,每学期,利用实践基地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有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活动。冬至包饺子比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亲手制作美食。中国年文化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渡过了一个不止吃吃喝喝的有味、有根的中国年。新华社小记者采访两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田里播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还有些学校利用假期进行假日游学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这么大,背上行囊就出发,原来事事靠家长的乖宝宝也学会了自理与自立。即开了眼界,又锻炼了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在一次次活动中,孩子们不断磨练、不断成长。
三、社团实践活动
社团活动是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社团一般分为文化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这些社团,在弥补课堂教学空白的同时,让志趣相投的孩子通过走班集中到一起学习。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最佳学习环境。在这些社团中,通过游戏、动手操作、表演、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们的特长爱好得到充分的关注与发展。孩子们不断去发掘、实现、超越自我。这样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是充满欢笑的、是教学相长的。孩子们也在这样的活动中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四、假日实践活动
寒暑假及周六周日,一直是学校开展实践活动的黄金时间,每学期的冬令营、夏令营及周六周日的体育俱乐部,是学生们翘首以待的欢乐时光。学校可以开发一系列受到家长和孩子欢迎的实践活动课程,如戏剧表演、活字印刷、制作美食、学习织布、茶道插花、蔬菜养殖。击剑、搏击、制作香皂等、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开阔了眼界、释放了天性、感受了快乐、激发了兴趣、提升了能力。
家长朋友们,几尺讲台、几张课桌已不再是孩子们学习的全部,实践活动为我们打开了社会这座大课堂的门。在实践活动中规划多彩童年,快乐成长、展示自我、提升能力,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绚烂的色彩,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