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运动
2020-07-14崔雪梅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救亡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赋予传统秧歌新的时代内涵和艺术表 现形式就成为了党和文艺工作者们當时的迫切任务。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新秧歌运动从萌芽到广泛 开展。其内容上反映边区的实际生活,形式主要表现为文艺工作与革命工作相结合,使文艺作品服务于工农兵, 在宣传方式上与人民群众贴近,积极展开与群众的互动,增强其革命积极性。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运动创新了 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方式,体现了民族化、大众化、科学化的特征,坚持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它以独特的艺 术表现形式和满载时代特征的鲜活主题,将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拧成一股绳,鼓舞了士气,为抗战起到了推动作 用,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留下了宝贵遗产。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新秧歌;人民群众;文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9-0111-03
一、陕甘宁边区新秧歌运动的兴起
秧歌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说唱舞蹈,在北方地区广泛 流传,具有群众性和代表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和 风格样式。在陕北,秧歌起初是以驱鬼神、保平安为目的 的原始祭祀歌舞。戏剧是以叙事为目的的舞台表演的总 称,有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多种形式。秧歌是 戏剧的一种,是以传统民间舞蹈为主的戏剧表演,而新秧 歌正是在原秧歌的形式上加以改造而形成的,符合当时 人民大众的文化需要,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支持。加之 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深入民间生活,创作出反映人民群众 生活和需要的文化作品,从而开启了陕甘宁边区新秧歌 运动的先河。
(一)发展背景
1941 年,随着日本的侵略加剧和国民党的经济封 锁,老百姓面临生存困难的状况。为了发展经济坚持抗 战,中央下令开展大生产运动。在参与大生产运动的热 潮中,老百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距离 还是很远,“看不到政府的工作,党的工作在哪里”。[3] 由于宣传不到位,所以群众在政治上、文化上对革命工作 了解甚少,并不知道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在这种相对和 平的政治环境中,人民对革命的前途持不关心的态度,遇 到问题就选择逃避,这样趋于保守的思想使得乡村的落 后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群众 的思想觉悟,中共中央决定用“秧歌”的符号,开展对传 统民间艺术的改造。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 指出:“反对教条主义,废止洋八股,提倡新鲜活泼的,为 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4]。之所 以用秧歌的形式,一方面秧歌本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文化活动,用秧歌来宣传党的政治思想和革命意义是能有效 并很快地与群众发生互动。另一方面,考虑到当地群众 的文化水平,对于理解理论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及 政治革命前途来说是很困难的,而秧歌的民俗性就使其 成为最佳的宣传方式。
(二)发展过程
1.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新秧歌萌芽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知识分子深入农村地区,从事
抗日宣传工作。他们通过搜集民间的音乐舞蹈,以旧瓶 装新酒的方式创作文艺作品宣传抗日思想,鼓舞民众投 身于抗日活动中,但这些音乐舞蹈资源的改造并没有对 秧歌加以重视。随着陕北抗日根据地的形成,人民生活 水平有所提高,对文化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需求,《张九才 造反》演出后,就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它采用传统 秧歌形式增添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思想感情方法,反映 当时群众生活,受到欢迎。此后的几年中,新秧歌的数量 逐年增加,1939 年演出《新开荒》《九一八》等;1940 年演出《新阶段》《救国公粮》等;1941 年演出《反对 摩擦》《保卫边区》等。西方舞蹈表演艺术形式注重力 的幻想与线条审美,中国的舞则注重实在与示意,受西方 舞蹈艺术形式的影响,大多数文艺专业人士或多或少对 “舞”的认知带有西方艺术审美的色彩,这种潜意识的限 定就将秧歌的开发脱离了革命意识形态。也正是由于大 多数文艺工作者没有足够地重视这种民间自发形成的新 秧歌萌芽,只是在群众中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当时没能 广泛地发展起来。直到 1942 年,知识分子在延安整风运 动中历经了重大的改造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号召后, 才彻底去掉了原来那种独有的艺术情趣专赏,转而奔向 为革命事业发展而奋斗和创作的热潮中。
2.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新秧歌发展期
1942 年 5 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 东发表了讲话,指出“: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 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 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 德地和敌人作斗争。”[5] 号召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文艺 工作者应深入农村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艺术情趣,收集 和整理当地流行的文艺作品,探究劳动人民内心的向往 和需求,积极改革创作出既包含革命意义导向又不失群 众喜爱的民间戏剧形式。这一时期正值延安整风运动的 高潮期,艺术家们下乡改造,与群众一起闹秧歌。“1942 年至 1945 年间,解放区的秧歌剧共有 169 篇。”[6] 此时 的扭秧歌已不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而是以劳动为荣的 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改造活动。以 1943 年鲁艺秧歌队 创作演出的《兄妹开荒》为例,该剧采用了一男一女的 旧式民间秧歌的形式,去除了以往容易产生的低俗的夫 妻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兄妹关系,这种以新人物、新关系 营造的一种新社会环境,呈现了具有积极向上精神面貌 的根据地群众形象,成为陕甘宁边区新秧歌运动的新起 点。此外,这一时期的新秧歌剧也展现了农民阶级要求 解放和翻身的强烈愿望。1945 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创 作的歌剧《白毛女》其中第五幕“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表达了农民阶级对新社会的向往, 每次演出观众都达到三四千人,很多农民跑十多里来看 戏。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始重视这种 民间自发形成的秧歌文化,将文艺创作与人民群众的生 活实践相结合,宣扬党的革命思想,鲁艺秧歌剧从 1943年 1 月到 1944 年 5 月就有 48 个,新秧歌运动呈现蒸蒸 日上的发展态势。
二、秧歌剧与群众动员
“秧歌具有又說又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多半短小 精悍,情节简单,易于扮演等特点,是我国最为普及,植根 最深的民间艺术。”[7] 闹秧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群众 与革命相结合,以组织根据地的劳动力。而这种借以闹 秧歌的方式宣传和动员群众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需深入 考察群众生活的特点,使得新秧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 喜爱,成为群众支持党工作的契机点。
(一)宣传方式的可接受性
首先,提高群众对秧歌改造的积极性,不仅要宣传思 想,更重要的是注重方式。由于群众的思想觉悟参差不 一,思想觉悟较高的人能够很快地融入中共领导的抗战 活动,而对于思想觉悟不高的人,就需要采取切合的方式 方法。边区政府集资鼓励群众成立秧歌队,政府以政治 指导与技术帮助为主来布置工作、培养典型、组织竞赛。 “以葭县店镇宋家山村秧歌队为例,‘伞头张存发是一名小学教员,在绥德分区文教会上得了丙等奖;另一‘把 式张承绪是减租会委员,11 岁就开始闹秧歌,能编, 能唱,能演。”[8] 这不仅激发了获奖者对扭秧歌的积极性, 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样良性循环式的组织秧 歌队活动势必迎来新秧歌创作的红火场面,也体现了新 秧歌创作的民族化。
其次,通过媒体报道新秧歌的一些成就来鼓励群众 继续创作秧歌的热情。例如有媒体报道:“延安县川口区 六乡秧歌队的伞头郑月旺是个攔羊的雇工,他一边放羊 一边编唱新秧歌。”[9] 以这样的方式宣传能够快速地波 及整个边区,缩短新秧歌运动蔓延的时长。激发老百姓 自己创作艺术的灵感,打破艺术创作独为文艺知识分子 专利的传统偏见,使得新秧歌戏剧的创作面向大众化。 这种朝着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的宣传方式毫无疑问 是人民群众可接受的,调动了老百姓对改造秧歌的热情。
最后,文艺工作者在下乡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 挖掘到如何抛弃原有文艺思维的模式,打破了“高大上” 的虚无词句,深入老百姓的生活实践,留心老百姓的一言 一行。张庚在《我在鲁艺学到的》一文中感慨到,我们 之前对民间艺术总认为是“粗鄙浅陋的,这回下乡,才初 次认识到它原来是个奇瑰绚丽的宝库。”[10] 这表明文艺 工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态度较之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 改造就秧歌的过程中不仅使党的方针政策在其中体现, 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贴切,以生活化的艺术形式进 入剧本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支持。
(二)内容上反映边区的实际生活,与人民群众贴近
边区秧歌戏剧的改造差不多和边区大生产运动同时 兴起,反映农村生产自救的内容。秧歌剧《兄妹开荒》 反映的就是当时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据《解放日报》通 讯员观察,老百姓们看到自己的亲人在演出备受欢迎的 时候,眼里充满了别样的亲切,可想而知,当时他们的心 情是激动的、欣喜的。这便把红红火火的闹秧歌与烈火 一样的革命联系起来,参与者的革命激情也在沸腾,从而 点燃了乡村社会的革命热情,为根据地的生产和斗争服 务。此外,还反映了改造二流子、减租减息、锄奸反霸、反 对封建迷信等内容。《文二起家》《刘海生转变》等剧反 映边区社会对二流子的改造;《二媳妇纺线》《一朵红花》 等剧目反映新型民众家庭生活;同时还创造出了如《拥 军花鼓》歌颂军民关系的剧目。铁匠工人所编排的《二 流子改造》剧本表现了工农大众对创作新秧歌的能力, 人民群众深入改造秧歌的氛围中。新秧歌运动无论是在 内容方面还是思想方面都服务于根据地生产、斗争的需 要,焕发乡村革命热情。取消丑角的脸谱和调情的舞姿, 全以工农兵持镰刀斧头劳动的画面,不仅创造了积极健 康的文化氛围,而且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有效地调动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
(三)群众在新秧歌运动中积极互动
在旧秧歌剧中,群众只是舞台的配角和映衬,而在新 秧歌运动过程中人民群众成为了舞台的主角,一些“翻 身秧歌”“胜利秧歌”“斗争秧歌”等名词在老百姓中传开。 开始从被动地接受哑剧小丑到自觉地演绎生活,在闹秧 歌的过程中逐渐接触“教育”“翻身”“共产党”等词语, 并渗透到日常的语言中。1945 年,鄜县、延川两县分别 举行秧歌比赛,两队不再是旧式秧歌的那种以挣钱为目 的的利益之争,而是彼此尊重、相互恭喜。比赛以考试问 答的形式展开,奖品是进城的“门票”,这种竞赛方式多 了些趣味性,少了些斗争性。同年 2 月,劳动英雄吴满有 带本乡秧歌队来到杨家岭。毛泽东专门请秧歌队吃了顿 饭,秧歌队员们脸上洋溢着对领袖的尊重和敬爱。领导 人的这种亲自关怀必然会激发民众对新秧歌运动的更大 积极性,革命热情更加高涨,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并迅速 蔓延至整个根据地。由此可见,新秧歌运动从延安文艺 座谈会之后蓬勃发展到 1945 年时,群众已经熟悉了这种 由旧秧歌形式演绎革命秧歌新内容的创作方式,从中实 现了自我认知和自我改造的目的,也表达了群众对中共 领导的信赖与支持。
三、历史启示
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无论从文 化创作的角度还是从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方式上, 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满载 时代特征的鲜活主题,将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拧成一股绳, 鼓舞了士气,为抗战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留下了宝贵遗 产。总结其历史启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新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方式。毛泽东在延 安文艺座谈会上对文艺创作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以及 工作对象问题都做了明确的阐述,即对敌人,文艺工作的 任务在于揭露他们的残暴和欺骗;对军队、政党,我们应 当歌颂,文艺工作的任务在于坚持革命立场和宣传革命 思想;对人民群众,我们应当赞扬,但人民也有缺点,他们 保留着一些落后思想,文艺工作的任务在于赞扬的同时 还要长期有耐心的教育和引导。以前的文艺工作者由于 脱离群众生活,作品夹杂着一些晦涩难懂的词句,不能为 人民所理解,无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而新秧歌运动则 展现了一种政治革命与文艺形式相结合的党领导人民群 众的文艺方式,使得深奥难懂的革命理论在老百姓日常 生活中生根发芽,这对现今创新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方 式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第二,文化创作需体现民族化、大众化、科学化的特征。在秧歌的改造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本着一种文化形 式与革命内容相联系的目的,巧妙地运用了人民群众可 接受的方式实现了军民一起抗战的局面。在保留了民间 传统秧歌形式的基础上抛弃了原有的庸俗化和落后性的 内容,添加了积极健康的劳动主题,宣传了中国革命思 想,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支持抗战。文艺创作不再 是少数人的特权,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创作出新秧歌戏剧 在民间流传,通俗易懂的新秧歌戏剧则引来大众的追捧。 唯物史观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艺是属于人 民的。正是这种民族化、大众化的趋势决定了它的科学 化趋势,也只有当文化创作具有民族性、大众性的时候才 能称得上是科学的。对于今天我们文化创作而言,要坚 持文化的民族性,内容可以深奥但形式需通俗易懂,采取 大眾化的方式,推动文化的发展。
第三,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新秧歌 运动就是党与人民群众的积极互动,党在互动中学习,在 实践中总结经验,才使我们走到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要实现其目标就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深入人民群 众的生活实践,了解群众的语言和习惯,反映时代发展的 要求,从而推动历史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 ) 冈瑟 · 斯坦 . 红色中国的挑战 [M]. 上海 : 上海译文出 版社 ,1999.
[2] 萧军 . 延安日记(1940 - 1945)( 下卷 )[M]. 香港 : 香港牛 津大学出版社 ,2013.
[3]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 延安整风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M]. 北 京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
[4] 毛泽东 . 毛泽东选集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51.
[5] 安荣银 . 对旧秧歌的改造与利用 [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 刊 ,2005(3).
[6] 蓝海 . 中国抗战文艺史 [M]. 济南 :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4. [7] 老百姓的新秧歌(葭县店镇宋家山村的秧歌队)[N]. 解放日报 ,1944-10-13.
[8] 延县各区新秧歌活跃 [N]. 解放日报 ,1945-03-02.
[9] 张庚 . 延安鲁艺回忆录 [M]. 北京 :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8).
作者简介:崔雪梅(1995—),女,汉族,甘肃山丹人,单位 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 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责任编辑:马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