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学生对思政课教学逆反心理表现及疏导路径

2020-07-14来敏方学军

西部学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中学生思政

来敏 方学军

摘要:伴随多元文化与微媒文化的立体冲击,部分当代中学生表现出认知导向的偏离,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内容的逆反心理、对思政课教师权威的质疑及对主流媒体宣传榜样的否定等逆反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源自 于受教育者特质、家长观念、教师教学思维、教学艺术等因素。因此,尊重受教育者独特性,重视家庭思想品德养成 教育,贯穿永无止境学习理念,优化教学策略,打造魅力课堂就成为疏导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必然路径选择。

关键词:中学生;思政课教学;逆反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9-0096-03

一、当代中学生对思政课教学逆反的主要表现

当前,中学生正迈入青春期,独立意识和好奇心逐渐 凸显,在复杂社会化的大环境下,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 生,由于社会化负面影响,受教育主体的元认知与政治教 师教授的内容相背离,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我 们通过书面问卷调查、网络问卷发放及个人访谈的方式 对汉中市实验中学汉台二中、龙岗中学的中学生进行抽 样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 500 份,回收  498 份,有效问卷494 份,有效回收率 98.8%。

(一)认知导向的偏离

思政课教学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意识 形态,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并将思想观念、政 治意识、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意识与认知,外 化为行动。”[1] 而“意识形态性与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 本特性。”[2]

通过调查可知,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有 35% 的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及历史漠视, 无法产生认同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缺乏辩证思维,无法 从自身的认知结构分析判断事物。加之学校更为注重教 育的选拔功能和工具价值,在单向灌输的模式教学中,学 生扮演着接受信息的角色,课程理论色彩浓厚,内容泛化 空洞,教学过程中,授课内容过分强调“知识本位”,[3]40% 的学生认为政治课仅仅是为了分数,教育者忽视培养学 生的政治情感、政治意识。教师教学综合评价方式单一 化,学生的政治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有 15% 的 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15% 的学生认为政 治参与度低,使学生感觉政治与自己遥远,加之海量新媒 体信息的影响,分散了中学生的政治认同感,难以鉴别复 杂的政治问题,而做出迷失主流价值的选择。自主性与 独立性意识更为凸显的部分 00 后学生开始对社会主流 价值观产生冷漠、反叛心理。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心理逆反

新时代背景下,很多教师未能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模 式理念的束缚,31.4% 的学生认为教师以单向说教的方 式传授知识,单一性地完成教学任务,23.6% 的学生认 为部分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和综合技能水平有限, 不能将多元化的教学艺术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发挥学 生的自主性;不能将当下的时事政治与课程内容紧密结 合,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45% 的学生认为不能根据 自身的实际特点彰显个性化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消减了 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枯燥、排斥心理。

(三)源于信息对等产生的对教师权威的质疑

“教育者的感召力来自教育者的威信”,[4] 思政课教 师的权威性一方面来自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鲜明政治 性,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传统意义上的尊师重道理念,而教 师的权威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尤其重要。从根本上讲, 思政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 品质、渊博的知识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

在自媒体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教师的权威正受到较 大的冲击。调查结果显示,48.6% 的学生不再墨守陈规 地通过单一特定的方式获取学习信息,他们可以通过多 种渠道获得丰富的信息,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会因此 冲击中学生的心理,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即世 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威胁。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 思政课的价值引导,打破了思政课教师对教学信息的垄 断,使得思政课教师丧失威信;同时,使得传统的尊师重 道理念受到巨大挑战。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大谈仁义礼智, 课后自己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么学生将会反感他 的言行不一,进而对教师产生更大的怀疑。这样一来,教 师的权威在学生面前就会荡然无存,而教师权威性受到 冲击必定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对宣传榜样的质疑否定

榜样是“社会对个体的规范,个体社会化为他人行 动的示范,为他人的人生取向提供参照性”。[5] 青少年处 在“自我认同与同一角色混乱期”,[6] 传统的榜样教育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使得青少年难辨真伪,选择处理信 息的难度增加,30% 的学生对榜样概念意识逐步淡化, 更难理解认识到榜样教育的核心价值,甚至出现厌恶抵 触现象。在教学中,25% 的学生认为教育者常采用传 统的英雄案例作為榜样素材,而实际中,中学生常把偶像 明星作为自己的榜样对象,34.8% 的学生认为教师忽视 学生的心理问题,11.2% 的学生认为榜样案例脱离时代 性特点,导致学生无法对榜样产生认同与关注。社会生 产力的持续推进,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了社会的主流价值 观,尤其是错误的价值观对中学生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 比如,在“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本位论”的影响下,[7] 使得部分学生对榜样产生偏见,产生质疑,否定榜样精神。

二、中学生对思政课教学产生逆反的成因分析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 影响因素也是多维度的,逆反心理的特殊性是寓于普遍 性之中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教育者特殊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质

青春期是青少年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和性成熟的 发展阶段,容易“产生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8] 渴 望亲身体验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是非曲直,期 待能够和周围的人进行思想上的平等交流。由于身心发 展的不平衡性,许多中学生受多元思维的影响,在缺乏理 性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容易出现认知片面性,更加注重自 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开始对教育者教授的教育内容、引 导及教育者的权威产生对立、抵触心理。他们不再盲目 轻信长辈的教导和书上现成的结论,对人、对事、对社会 他们往往会提出自己的质疑和看法;家长、老师若依旧采 用传统说教模式,则会激起中学生的反抗、逆反心理。

(二)部分家长观念的偏差

思维方式的高度成就行动的效度,家长的思维方式

(三)部分教师教学思维固化

思政课的突出特点是思想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紧跟 时代潮流,坚持反映時代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 观,实现思政课教学时代性与知识性协调,这就需要教师 了解掌握国家方针政策、思想观念,走进生活,融进社会 大课堂。而部分教师以课本为中心,并未结合当下学生 的思想实际状况,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不灵活,教学方 式、手段单一化,教案设计沿用陈旧的、熟悉的案例,单纯 向学生灌输知识内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透视、反思 并未得到深度升华,只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长此以往, 学生对思政教学形成无用论意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四)教学艺术的一元化

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形式应该变化多样,而对于大 多数中老年思政教师群体,由于多年的教学习惯,惯用说 教式的教学方式,而在多媒体的冲击下,需要更多的新形 式的工具来辅助。当代中学生在多元化文化思潮中思想 具有复杂性,这就需要思政教师发挥护航的引领性,而惯 用一元化的教学思维就会显得势单力薄,不能满足学生 的求知需求,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这就导致教师难以 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激起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让 大家觉得思政课是一门枯燥、死板的课程。

三、应对中学生思政教学中逆反心理的疏导路径

(一)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特性

青春期的学生进入同一角色混乱期,思维活跃,具有 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增强的个性化特征,在认知和行为方 面难免存在误区,出现逆反心理。但教育者不能全盘否 定与抨击,通过对受教育者实施高压政策,施加以高期望 值来改变学生。思政课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心理实际 需求,创造一定的自由空间,引导启发学生的认知,促使 其发生自我调整。此外,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 流,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使学生从教育者那里得到人 文关怀。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有出人意料的言行时,教 师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故意和老师作对或者是哗众取宠, 从而对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批评;更不能一味采取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部分家长唯分数论,  “冷处理”原则,而应当把握教育时机,采取适当的方式只关注孩子的成绩高低,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及良

好习惯的养成,认为政治课就是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的 科目,学生无需花过多的时间学习,片面理解思政课的课 程价值性,并且家长的思维模式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到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10] 是需要学 校、家长及学生自身发挥整合效力的关键期,思政课提供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部分家长所不及重视的,而 家长效应会影响孩子成长目标导向发生偏移。

与学生沟通,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压力,消除学生的疑惑心理和对立情 绪,理解他们的情感,从而纠正他们的错误认知,帮助学 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要遵循青春期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受教育者的 个性化表现,宽容对待学生,要认真做好疏导工作,对 学生的逆反心理疏导要反复抓、抓反复,实现课程教学 “知”“行”合一。

(二)重视家庭思想品德养成教育

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除了发挥学校老师的教学 智慧之外,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对思政课的重 要作用,“重视家庭思想品德养成教育”,[11] 这样才能 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创新思政教学方式,扩大思政课平台,让家长走进思 政课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也同样发挥了思政课 课程的实效性。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出发点,是中学 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学校也应 重视家庭教育的“后台”作用,以学生为本,让更多的家 长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中来,这样,不仅仅使家长、老师、 学生情感得到升华,还能发挥家长和学校的思政课育人 合力。

(三)教育者贯穿学无止境理念

随着网络多元化的发展,思政课教师面临着更多的 挑战,要想让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就必须提高教 师的专业素质。首先,思政教师就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 理念,学会终身学习,这符合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更新的趋 势,也是教师补偿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教育教学中,思政 课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思 政课教师可通过观摩优秀案例或开展“微格教学”(即 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 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笔者注),反思教学中的偏差,不 断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发展;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利用反思 去捕捉教育灵感,要善于发现与创新,拓宽教学思路,要 及时总结得失,扬长避短,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 新的高度。同时,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层次地理 解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四)优化教学策略,打造魅力课堂

思政课教学要深度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以学生为 中心,将思想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增强学生主体性与 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主动建构知识体 系,提升学科素养,内化价值引领。思政课教师可采取多 元化的教学艺术,将课程內容与学科目标相融合,将社会 热点问题与学生实际相结合,采用情景教学、活动教学、 辨析式教学、探究法、实践活动法等,引领学生“知”“行” 统一,彰显学科的内化性,改变一贯教师主导“灌输式” 教学法。例如,教师在讲授《通货膨胀》时,可以从理论 出发,解释通货膨胀的具体含义,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去收集资料,了解通货膨胀的具体表 现、国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采取通货膨胀的政策及具 体又如何实施的等等,这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激发了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学习 思政课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刘强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 第 2 版 )[M]. 北京 : 高等教 育出版社 ,2009.

[2] 宋慧敏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之有效 途径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1).

[3]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J]. 党建 ,2019(4).

[4] 曹钧 .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相关因素分析 [D]. 南京 : 南京医 科大学 ,2008.

[5] 左康茹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 [J]. 教育科学论 坛 ,2016(17).

[6] 高彩荣 .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及对策研究 [D]. 太 原 : 太原理工大学 ,2018.

[7] 谢杜坤 . 从中学生视角看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 [J]. 法制 与社会 ,2017(7).

[8] 谢锡銮 .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转化—以思想政治课的视角透 析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9).

[9] 李英瑞 . 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其疏导策略 [J]. 中学政治教学 参考 ,2016(12).

[10] 王龙玉 . 思政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 [N]. 金华日报 .2019- 06-12.

[11] 王宇 .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研究 [D]. 新乡 :

河南师范大学 ,2016.

作者简介:来敏(1994—),女,汉族,陕西安康人,单位为 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学 科思政。 方学军(1974—),男,汉族,陕西镇安人,陕西 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 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思政课中学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