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文献综述
2020-07-14张慧雅
【摘 要】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研究,基本围绕着科技观的内涵、发展进程、与我国各代领导人科技思想的比较、科技观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探究,研究成果丰碩。本文就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近十年以来的部分学者观点、资料等进行归纳整理,进而推测未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旨在推进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毛泽东;生态
引言
马克思科技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功能的系统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论和认识论。当前,科技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纪元,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呈现日益多元化的趋势。然而,随着大量新技术发明的运用,出现了生态破坏、环境恶化,人类的主体性地位逐渐丧失等科技异化现象。面对科技的双重作用,如何使其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我国经济的腾飞,有效防范科技异化,实现人的解放,成为新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基本概况
国内相关研究大多从经典著作出发进行理论诠释和概括,在他们的研究中阐述了马克思科技观的基本内涵及发展进程。
1.1基本内涵
王宁①指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认识。关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内涵的认识,李柯霏②等人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主要组成要素科学与技术之间关系做了深入研究,并阐释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肯定了科学在历史上对革命的推动作用。刘大椿③教授严格从马克思科技观点立场出发,研究了马克思的科技审度,给出科学技术的恰当定位,分析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多重关系,揭示了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科技的,即马克思科技审度对当代科技论研究所具有的标杆意义。虽然就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基本内涵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学界缺乏对其的统一性认识与完整的概括。
1.2发展进程
马婧④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当代价值》一文中梳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脉络,说明其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汪宏燕⑥在《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探究》一文中,对马克思科技观进行了全方位探究,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背景即自然科学基础进行了论述和总结。总的来说,学者们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比较了其思想内涵的联系与创新之处,但是对于马恩经典著作本身研究仍有欠缺。
2.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的实现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传入中国,并经过一系列的论战,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传播开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的实现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科技救国、科技建国、科技富国、科技强国。不同阶段策略的转变都是随着时代特征与状况不断变化的,与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2.1科技救国阶段(1949年以前)
在此阶段,学者们主要研究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科技思想,由于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状况,国民经济极度落后,使得科技发展只能作为一条救国途径。周士跃⑤在《毛泽东科技思想及其现代启示》一文中提到:“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他从反抗压迫、突破封锁、建设发展等方面充分阐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号召向科学进军。”汪怡冰⑦等学者则是以毛泽东科技思想与实践为主线,论述了毛泽东科学思想形成的背景、理论基础、主要内容、科技思想在建国以前的具体实践、意义价值。总而言之,学者们对于这种阶段性的分期研究不够深入,不能够从某一历史阶段现实出发,具体得研究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发展状况。
2.2科技建国阶段(1949年-1978年)
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杠杆,建国以后我国科技在我国得到重视,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围绕我国的国防民生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政策,一方面巩固了新建立起来的政权,另一方面使我国经济得到明显的提升,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3科技富国阶段(1978年-2012年)
我国各代领导人根据国家的国情,对于科技的发展方向及侧重点作出了具体的部署,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并高度重视科技发展中人才的培养;江泽民则是在邓小平关于科技思想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同时也提出了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核心的观点;胡锦涛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自我创新,并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民生的角度发展科学技术,而且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带给人民的实惠。这一阶段学者们主要研究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的科技思想,绝大多数学者都从领导人思想产生背景、内容、目标、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学者们对科技与其他方面相结合的具体化研究是以领导人的政策为出发点,并将此与时代任务相结合的产物。
2.4科技强国阶段(2012年至今)
十八大以来,对于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数量较多,其中黎昔柒⑧等人阐释了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的主体内容,提出新时代科技创新更加注重“人”的培养,注重制度体制建设。此外,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战略性地将科技创新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有机联系起来,也更加强调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郭铁成⑨认为,“习近平的科技创新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进行了创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具有中国国情的、较为系统的理论成果,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的研究,国内学者多从历代领导人的科技战略思想为主要内容,阐释领导人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科技思想,但缺乏这些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实践价值的研究以及在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分析。
3.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当代价值
关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当代价值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方面入手。
3.1理论价值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关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当代价值的研究,一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我国科技政策方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这一部分的研究既包括对“科技是生产力”这一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也包括对科技滥用所造成的经验教训的汲取,石玉昌⑩就因此提出,马克思的科技观启示我们有必要对资本进行合理规制,警惕“人工智能”的滥用问题,最终实现“人工智能”帮助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的目的。科技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的研究,学者们向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理论借鉴,认为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并要求我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汲取经验教训,树立生态文明观点。
3.2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当代中国所呈现的面貌并非是单一的科技层面,它与其它领域的发展相结合,共同促进我国各方面的融合发展。主要表现在生态、互联网、人的全面发展等领域。
(1)科技与经济。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任何地区的有效实践都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真正达到提升民生科技含量、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提升、人才队伍完善等效果。周晓敏、杨先农就从现实实践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我国欠发达地区——西藏的实现,他们指出“科技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随着科学技术在西藏普及率的提高,科技进步对西藏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对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也不断提升。科技事业发展为谱写雪域高原中国梦的新篇章奏响的铿锵旋律,充分演绎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真理性。”王慧则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核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相结合,阐释其现实价值,提出“马克思科技观作为马克思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上体现着马克思对科技发展所寄寓的人本情怀。马克思批判了科技异化与以人为本的悖离,这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要避免科技异化带来的危害,就要做到科技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和谐统一,进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
(2)科技与生态。科技不论对于人类、社会还是自然来说本身就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极大地便捷了人类的生活,另一方面,科技高速发展也为社会生活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在如何看待技术与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上,蒋谨慎否认了西方绿色主义思潮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因于技术进步本身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所持的西方绿色思潮最终会落入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提出人们“应从整个社会系统对于技术的制约性看待技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丁桂馨提出“资本科技创新的主观动因导致科技的实践形态缺失人文关怀,阻碍社会的整体进步”,主张马克思的科技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厘清了科技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二者的不同点在与前者的着眼点在整个人类社会,进而引申到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而后者则是以科技—经济—自然—社会为研究思路并与当代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联系,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积极作用。这些学者观点的共同点就在于,科技与生态两个领域的结合研究,对解决中国科技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有借鉴意义。
(3)科技与互联网。“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人类走进了信息社会。这股汹涌澎湃的信息化浪潮大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個方面。”孙琪从互联网的背景下,探究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我国的发展,并对历代领导人的科技战略思想进行了简要阐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的不断发展。
(4)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中叶,尤其是在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之后,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相关学者的研究论述既有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科技发展带来的对伦理道德的冲突,又有对科技现代化的强烈发展所导致的技术至上主义的担忧,特别是对人的发展的意义的忽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王芳、于少青等人所提出的“科技的发挥,虽然促进了的解放但异化力量也会造成人的发展的困境,只有从人本身出发来改善调整人与科技的关系,才能真正激发实践主体和科技主体的本质力量”。并指出在推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下重新考量互联网与生态治理在价值层面上的融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进而提出“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对待科学技术问题上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文科技观,同时揭示了科技发展的生态维度,即科技发展最终应以实现人的解放为目标,这对于重新审视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价值所在具有新的意义。让互联网融合到生态治理的每一方面,将有助于完成传统生态治理向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人的解放的路径转变。”马克思认为,科技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科技是生产力,实质上与道德一致;科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成为异化的力量。马克思的科技伦理思想对于我们走出当今社会的三大科技伦理困境,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观有重要意义。
4.小结与展望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在悄然崛起,因此对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及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要对其发展规律不断深化,进一步明确科学技术在当代的显著作用。通过对上述学者的观点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内涵及历史发展状况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较多,很多内容存在着重复性研究,缺乏统一性认识,特别是在科技观的内涵上缺乏完整性观点。国内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的实践价值研究成果丰硕,在科技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的指导性价值也有了极大的重视,但具体研究成果不足,对当代中国的理论意义的研究内容较少、梳理与概括稍显不足,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与探讨。对此,我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研究趋势提出以下观点:第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研究要在达成一个学科共识,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具备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第二,在研究方法上,要以马克思的原始文本为依据,系统地探究他的科技思想及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加强实践性研究与总结,加强科技观与各领域的关联性认识,从科技的双面作用出发,以不同视角认识科技的实质性作用;第三,对科技观的研究与现实问题深刻联结,充分研究科技观在与某一具体领域的的作用发挥,更加主动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跨学科研究,实现科技在各领域的发展。第四,另外对于各领导人科技思想的研究还是初步的,内容多但缺乏系统性。论文较多,鲜有专著。以上不足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化的科技思想留下了很大的空间,相信未来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研究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与进步。
注释
①王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中国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23):112-113.
②李柯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4.
③刘大椿.马克思的科技审度及其意义[J].教学与研究,2018(04):28-35.
④马婧.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当代价值[D].四川农业大学,2017.
⑤汪宏燕.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探究[D].安徽大学,2010.
⑥周士跃.毛泽东科技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18(05):16-20.
⑦汪怡冰.毛泽东科技强国思想与实践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
⑧黎昔柒,龚蕾,王广赞.论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9-15.
⑨郭铁成.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J].人民论坛,2017(28):30-31.
⑩石玉昌.马克思科技观及对“人工智能”的审视[J].甘肃理论学刊,2019(06):58-64.
周晓敏,杨先农.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西藏的实现[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04):120-125.
王慧.马克思科技观的人本意蕴及现实价值[J].世纪桥,2008(10):7-8.
蒋谨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决定论的生态批判及其启示[J].江汉论坛,2018(10):70-74.
丁桂馨.马克思科技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科技发展问题的启示[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03):1-7.
孙琪.“互联网+”视野下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中国化研究[J].新丝路(下旬),2016(11):203.
王芳,于少青.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视阈下的互联网与生态治理[J].理论导刊,2017(03):93-96.
作者简介:张慧雅(1996-),女,山西长治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