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革命精神关系微探
2020-07-14肖潇
肖潇
【摘 要】从根本上来说,中国革命精神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但其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革命精神提供了必要的生成基础、价值准则和发展路径,从这三个方面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革命精神的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中国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革命精神;关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革命精神的生成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时代必然,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产生了開天辟地的创党精神,才有了中国革命精神之始。创党精神是共产党人在创立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伟大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濒临灭种的危亡之秋、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生死关头诞生的,体现了审时度势、敢于创新、不怕牺牲、勇于担当、拯救危局的伟大精神。这就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开篇之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具体实际的开端,遵其逻辑可以推理出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因此也不会有中国革命精神的产生。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秉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具备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这些作风和品质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铸就中国革命精神不可缺少的“神经元”。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革命精神的的生成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条件和理论基础。中国革命精神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发动机”,社会矛盾不会消失,革命自然不可避免也不会消失。从身份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已经是领导人民长期执政的党,但就其本质来说仍然是带领人民建设新世界的革命党,是具有革命精神的执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革命理想高于天”到“不忘革命初心”,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的觉悟、情怀、意志溢于言表。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用旺盛的革命精神来进行自我革命,并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在这过程中,势必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精神,必然将持续丰富中国革命精神谱系。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革命精神的价值准则
中国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独特政治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政治表达,它的确立和发展始终都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准则,有着崇高的价值追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追求,这也正是中国革命精神所必须坚持的价值准则。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坚持运用唯物史观观察中国发展形势、解决中国发展问题、思考中国发展目的、动力和趋势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为中国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确立了重要的价值准则。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一生,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日起便将人民立场作为其根本政治立场,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重要思想成果,体现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党性原则,反映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凸显了实现人民幸福的目的和归宿。中国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精神成果,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中国革命精神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审查,否则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被人民所抛弃。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革命精神的发展路径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革命精神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思维。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恪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也就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历史反复证明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发展事业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就会遭遇挫折和失败,给党、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巨大伤害。同样中国革命精神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首先,中国革命精神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其次,中国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思想成果,因此必须恪守真理,以科学态度正确合理评价中国革命精神,既不拔高其理论地位也不贬低其真理价值;最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革命精神也必须遵循规律而发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升华为理论后通过实践的检验进而又指导实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革命精神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形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取得胜利,中国革命精神才能够熠熠生辉。中国革命精神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基因是革命精神丰厚的文化滋养。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革命精神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特征,形成伟大的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苏区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改革精神、抗洪抢险救灾精神、新时代的伟大抗疫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鲜明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新时代我们必须继续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肩负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使命,我们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中国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栾雅璐.“红船精神”:中国革命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精神原典[J].领导科学论坛,2019(09):12-16.
[2]辛鸣.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N].光明日报,2018-03-01
[3]郑齐猛.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N].学习时报,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