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组诗)
2020-07-14鲁北
鲁北
春雨,春雨
我们这里的春天,是很少下雨的
纵是下雨,也很小很小
一滴一滴的,没有力气
早上醒来,雨滴打在窗台上密密麻麻
我坐起来,望着窗外
看到了百里之外弟弟种的那30亩小麦
正在春雨里扭动着身姿
想到这些,我有了无与伦比的幸福
春雨啊,就这样继续下去
足以让小麦返青、抽穗、开花、灌浆、
成熟
二月二十二,母亲生日
昨天是母亲生日
我们从不同地方,赶回家
围拢在母亲膝下
远在重庆的外孙、烟台的孙女
不能抵达,分别打回电话
席间,我坐在母亲身边
母亲摸摸我的头,对小妹说
“看你大哥,也有白头发了”
母亲的话
让我的眼里噙满泪花
其实,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父母在,纵使白发苍苍,也是花样年华
喝 茶
父親是个农民
喝了大半辈子茶
一直是花茶
前些年,上等的红茶、绿茶
他都不喝,他说那不是茶
其实是他喝不惯那个味道
如今,父亲喝红茶,也喝绿茶
却很少喝花茶
大雪被拒之门外
大雪不期而至
小路不见了,草垛模糊了
树低下来,房子矮下去
我好怕下大雪
但大雪似乎一点也不知道
还是该怎么下就怎么下
全由着自己的性子
在这样漫长的黑夜里,一盏煤油灯下
母亲不停地摇着纺车,我一页页翻书
雪落无声
几声犬吠,打破夜的宁静
我很困、很困,但不敢睡去
我怕黑夜里的大雪,会把我们淹埋
到后来,我还是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满屋子里都是阳光
老父亲
一日三餐
吃不了多少
午饭时的二两老烧
总忘不了
一晃十几年
不耕种,不收割
不披星戴月
父亲闲不住
几只小山羊围着他咩咩叫
早上牵出去,傍晚牵回来
一天就没有了
羊也不听话
有时候,父亲牵着羊儿走
更多的时候,羊儿拽着父亲跑
弟弟和妹妹都是种庄稼的
已经把自己种成了高粱或水稻
父亲仍免不了去地头转转
指手画脚
天天看新闻联播,看天气预报,
看戏曲频道
喜欢吕剧《王小赶脚》、豫剧《朝阳沟》、京剧《打龙袍》
时常是一曲未终,呼噜声已绕梁三遭
坏消息
中年之后
时常听到一些坏消息
2013年10月,二婶去世了
2016年6月,二叔去世了
今年9月,三姑的肺部又出现了问题
我的叔伯奶奶90岁了
我的叔伯大爷80岁了
我的大姑也80岁了
他们都是一些上了岁数的人
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
我愿意很多年以后还能听到这样的坏消息
当永远听不到这样的坏消息的时候
我就成了坏消息
逝去的
早上6点,手机自动开机
10086提醒
弟弟十几次给我拨打电话
我打回去,弟弟说
“二叔昨夜十一时,走了”
眼泪一下子流下来
模糊中
我看到二叔就坐在我对面和我诉说
二婶走后的孤独、病痛
以及对死亡的无奈与无助
人世间没有天堂
我还是固执地认为
二叔去了天堂
天堂里,二叔与二婶
幸福而慈祥
五大爷
初冬,我看到五大娘
在门前并不平坦的路上
用轮椅车推着五大爷,晒太阳
我挥挥手,打个招呼,没有反应
我叫一声:“五大爷。”
他听到了,叫出我的小名
他的眼睛看不见了,糖尿病后遗症
年轻时,当生产队长,雷厉风行
在家里,脾气暴躁,喜怒无常
大半生,自私、酗酒、喜赌
五大娘一辈子干重体力活、做家务、生儿育女
连微弱的声音,也很少送出喉咙
如今,五大爷在黑暗的世界里
像一个顽童
五大娘弓腰推着轮椅
心甘情愿做五大爷的一双眼睛
黄河之水
黄河以西南到东北的走向贯穿全县
130万亩耕地,需要她
17万亩林地,需要她
60万亩荒碱地,需要她
40万亩草洼地,需要她
30万人饮水,需要她
16万头牲畜、600万只家禽需要她
连我阳台上那盆小小的文竹,也需要她
春上,黄河之水以微小的力量流向大海
却没有一点点力气,爬上岸来
流到远离黄河100里弟弟种的那60亩庄稼地里
干裂的广袤无垠的大地,不说话
奄奄一息的大片大片小麦,不说话
一颗寻找泥土的种子,不说话
一向少言寡语的弟弟,也不说话
黄河之水,就在不远的地方
以微小的力量,不急不慢地流向大海
流成生态
老 妪
我们住在一个大院里,二十年了
她胆怯、自卑、小心
一辈子没有生育
抱养了亲戚的一个女孩
视为掌上明珠
丈夫在的时候
微薄的工资足以让老两口衣食无忧
忽然离去
她成了这摇摇晃晃人世间的遗物
我经常看到她的女儿偕夫君前来探望
但那总是有始有终
大把的孤独属于她一个人
上下班路上,
我无数次看到她佝偻在院子里的垃圾桶边
捡拾什么,我大多视而不见
有时目光躲不开,我像一个罪人一样
看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