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笛进课堂?生动感悟音准和节奏
2020-07-14严雪菁
严雪菁
摘 要:音准和节奏是构成音乐的最基本要素,也恰恰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难点。在诸多辅助教学小乐器中,竖笛具有音色柔和、易于吹奏等优点。竖笛进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引导学生生动感悟音乐的音准和节奏,有效提高学习音乐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 竖笛进课堂 音准 节奏
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竖笛音色柔和、轻盈,被称为“柔和的笛子”“像鸟唱歌的笛子”。它以自然呼吸的力度即可被吹响,特别适合低年龄小学生练习。我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竖笛,有意识地把竖笛吹奏和视唱相结合,培养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感悟、把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竖笛欣赏,初步感知歌曲的音准节奏
人的感觉和知觉是一系列心理反应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主要来自视听,这种最初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是产生对音乐注意和兴趣的基础。在竖笛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竖笛的形制、结构,反复聆听和感受其音色、音高固定等特点,在愉悦的体会中引发学习兴趣和动机,进而初步感知乐音的音准和节奏。
例如,教学歌曲《我爱我的家乡》时,教师首先出示歌词,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不仅有最高的山峰,还有最长的城墙……”当学生进入歌词所描述的我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竖笛版的歌曲,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思考:你能体会到旋律的线条吗?你能感受到歌曲旋律所带来了怎样的情绪?带着这种情绪你能跟着节奏哼唱出来吗?学生在多遍欣赏中能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对学生而言,这比一般抽象的音准和节奏教学要来得有趣得多。
小学生的认知以感性为主,感性在音乐欣赏中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对音乐的理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竖笛欣赏教学的重要之处,就在于从感性认知入手,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感知歌曲的音准和节奏,进而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有逐步深入地了解。
二、竖笛独奏,深入体悟歌曲的音准节奏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但在音乐教学中,视听只是初步的感知过程,且比较抽象。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感受歌曲内涵并体悟内在意境,才是音乐教學的目标。所以学生首先要掌握一定音乐技能,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而在若干辅助教学中,竖笛吹奏是最好选项之一,它能很好地解决音准节奏这个教学难点。
我在教学歌曲《小白船》时,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船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初步具备了船的形象后,再用竖笛示范演奏,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感受竖笛主旋律音高的线条与小船荡漾的画面,同时观察吹奏的方法和技巧。在聆听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演奏的冲动,纷纷跃跃欲试。为了确保演奏的效果,在演奏之前,教师和学生一起了解歌曲的音准节奏、旋律特点及演奏的注意事项等。这些准备活动为歌曲学习奠定了基础,彰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运用竖笛教学,不仅仅由于其易学易懂,更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实践。学生吹奏竖笛和理科教学中的实验一样,其“动手”作用于大脑运动中枢,能最有效地促进记忆尤其是动作记忆能力的发展。而动作记忆最难遗忘,反过来又促进逻辑记忆的稳定和巩固,故指导学生学习吹奏的意义十分重要。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一定要做好示范,增强多元互动的效果。
三、竖笛合奏,基本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
竖笛独奏是一种学习方法,能够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把握横向音准能力,而两人或多人一起合奏,则能提高纵向音准能力,体会和声的和谐。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他们的协作能力。
《红河谷》一课,我们利用竖笛来辅助教学二声部合唱歌曲,乐谱中大多是以三度为主的音程,如果学生纵向音准能力较弱的话,在演唱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和声的和谐无法达成。我在教学时,先引导同学们用竖笛分声部吹奏,对音准和节奏也是一种加深和巩固;再用竖笛合奏,感受音程的和谐和乐曲旋律的和声之美。在合奏的基础上再进行吹奏和演唱合作,最后合唱学习,变得轻松而高效,同时学生们也能关注聆听其他声部,感受和声。这种多元化学习活动不仅夯实了学生的音乐基础,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演奏技巧,还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艺术审美水平。
竖笛合奏的最大好处,是使单一、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灵动,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当然,由于学生音乐天赋存在差异,演奏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音准和节奏教学虽然贯穿学校音乐教学全过程,但强化小学阶段的练习尤其重要,而越是低龄化儿童,其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的作用越大。竖笛进课堂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提高儿童学习兴趣,掌握一定音乐技能,提高审美情趣。当然,竖笛进课堂辅助音乐教学工作还有很多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如何让小器乐在辅助学生学习演奏、生动感悟音准和节奏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对音乐的情感理解,提升鉴赏能力,是我们音乐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工作。